分享

四煤城“脱煤”之旅:这些路子你可能想不到

 奔跑在成长路上 2018-04-22


黑龙江有4个煤城,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很大,是真正的老工业基地。但现在这四座煤城正改变以往单靠煤炭“过日子”的局面,在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行……
“小桔梗”要成鸡西大栋梁

鸡西,作为东北地区的煤城,正改变以往单靠煤炭“过日子”的局面,在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一片小小的桔梗正逐渐成为鸡西发展的“大栋梁”。

北药种植基地远景。张明新 摄

民间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不管是城市还是小村镇,大街小巷内到处都洋溢着新年的喜庆。当人们都在忙着置办年货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人还在路上奔波,只为能让农民辛苦一年换取的劳动成果卖个好价钱。

加工后的桔梗。张明新 摄

今年60岁的臧胜利是村民眼中致富的带头人,现任鸡东县东保村党支部书记的他,这几日正与某药企洽谈合作经营模式,让村民们地里种的药材不但不愁卖,还要买个好价钱。


2011年,臧胜利联合村里其他14户农民筹集资金300万元,成立了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全县率先规模化种植中药材,当年一共种了300亩桔梗和450亩丹参。十几位种了半辈子粮食的农民,种药材还是第一次,结果当年就碰了“钉子”,不仅部分桔梗未成活,就是成活下来的,质量也不高,一下子就损失了10多万元。


这件事让臧胜利深深体会到,要向技术要效益,彻底改变传统落后的种植管理模式。第二年,由于技术措施得当,不仅亩产量较上年相比提高了30%左右,药材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2012年秋天,他带着收获的丹参样本,到北京康云堂制药、河北“三九”制药等企业主动登门拜访,联系销售事宜。经过专业部门鉴定,东保村种植的丹参,由于土质、气候、光照、雨量等自然条件比较适宜,加之种植和管理比较科学,含有效药物成分丹参酮达到0.6,是安徽、山东产丹参酮含量的1倍。这些制药企业当即拍板,他们种植的中药材有多少要多少,全包了。


通过近几年的科学种植,药材质量有了保障,销路也不断拓宽。合作社先后与“三九”药业、吉林长白山药业、百灵药业、世一堂、哈药集团等药企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了供销合同,年定单数量在1000吨左右。目前,东保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成员已由最初的15户发展到现在的81户,其中贫困户入社18户。合作社种植中药材的亩纯收入稳定在3000元以上。


据了解,2016年,合作社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0000亩,成为牡丹江和鸡西地区最大的北药种植基地。臧胜利说,要带领合作社不断向七台河、鸡西周边市县和乡镇扩展,成立北药协会,协会对有种植意向的农户进行培训,并提供种苗和全程技术服务、统一销售,2017年已培训向阳村农户70户,东海镇农户25户,签订意向种植合同1000亩,带动全县发展北药生产,合作社成立2016年成立鸡东县华雨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中草药饮片,预计全县年产2000吨左右,到2020年,中草药面积达到8万亩,产量达到6000吨。


过去五年,黑龙江省鸡西市凝聚各方力量,积极应对各种压力挑战,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以项目建设为支撑,转型发展蹄疾步稳,工业“双轮驱动”提档增速,“两黑一绿一药”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的80%以上。推进北药产业化发展,建设鸡东、绿海林业等5个万亩北药种植基地,种植北药7.1万亩,做活做强北药“大文章”。


“花菇”当家打造双鸭山转型发展新引擎 

“每栋花菇大棚可放置菌棒1500个,按照每棒净利润3元算,4个月的周期每栋棚收入4.5万元。”指着长势喜人的花菇,双鸭山市岭东区花菇产业园基地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账。

花菇

双鸭山市岭东区将目光瞄准营养丰富、附加值高、市场需求量大、易种植的花菇。重点打造了岭东区花菇产业园,并以建设中国“花菇之乡”为目标,以产业化为龙头,以园区化为载体,以公司化为治理结构,集产业发展、吸纳就业、农民致富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目前,已经形成AB两个区建设格局。

花菇产业园区

A区,2015年投资兴建,目前已完成投资3100余万元,建成199栋出菇棚、11栋育菌棚和菌棒加工(灭菌)车间。已安置双鸭山矿业集团分流人员207人,采收花菇34万余斤,累计收入200余万元,职工人均收益在2万多元。


B区是针对双鸭山矿业集团二批分流职工再就业安置而量身定制的项目。已完成投资1.6亿元,建设完成109栋育菌棚和44栋出菇棚主体钢架;完成4900平方米钢结构厂房施工建设;原料堆放场地硬化3000平方米;制作完成120万菌棒。

近年来,双鸭山将花菇产业园确定为双矿集团职工组织化分流实现转岗就业的重点示范项目,着力推进食用菌产业。据了解,到2021年双鸭山将形成年种植花菇1亿棒以上,食用菌及配套加工产值实现3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构建起以岭东区为中心,辐射全市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格局。


双鸭山因煤而兴,煤炭勘探储量居黑龙江省第一,建矿开采历史近70年。但近年来,“一煤独大”也给经济带来巨大挑战,如何走出新路?


2017年,双鸭山市在转方式调结构、抓转型促振兴中,深度谋划和推动了现代煤化工、粮食和绿色食品深加工、石墨及新材料、旅游、电商、畜牧、特色种植七个新增长领域,正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这些领域引领双鸭山经济发展模式新的变革,也为城市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资源型城市双鸭山转型发展备受瞩目, 2018年1月25日,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哈尔滨召开。双鸭山代表团的省人大代表们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建设现代煤化工基地,加快推进“煤头化尾”、“煤头电尾”建设,进行了热烈讨论,纷纷献计献策。


大项目落地为双鸭山市注入新的活力。粮食和绿色食品深加工产业项目集群初步形成,宝清县万里润达150万吨玉米深加工、友谊县北大荒龙麦30万吨玉米特强粉、集贤县鸿展30万吨和威克特10万吨特优食用酒精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


在加快传统煤炭产业提档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以“煤头电尾”“煤头化尾”为抓手,启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推进龙煤天泰芳烃、神华宝清露天煤矿和电厂一期等项目投产达效,全力推动神华煤化工项目落地开工,煤炭就地转化能力达到600万吨。


发展新能源产业,完成汉能太阳能薄膜电池技改项目,加快推进扶贫村光伏电站建设全覆盖;扎实推进新材料、新业态发展,开工建设中双石墨公司采加项目。如今,产业项目真正成为了拉动双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生命线”。


2018年,双鸭山市将通过项目支撑,全力抓好“三篇大文章”,围绕“七大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电商架起七台河振兴新桥梁

七台河因煤而生,缘煤而兴,煤化工一度辉煌。近年来,在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压力面前,七台河市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牵动力量、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和便民利民的重要平台抓在手上,鼓励和引导全市人民积极投身到创业创新的大潮中来。

七台河团省人大代表审议。

聂孝梅,曾经是龙煤集团七台河矿业公司向阳煤矿的一名分流待就业女职工。几经思考,聂孝梅选择了自主创业。去山东、广东考察一番后,聂孝梅的眼界开阔了。“外边的世界很精彩,只要肯吃苦、敢尝试,电商产业不拒绝任何人。”

省人大代表,七台河市委副书记、市长贾君。东北网记者 周秘 摄

花了1000块钱,进了10盒面膜,聂孝梅开始在微信上当起了老板。可没成想,一星期过去了,1盒也没卖出去。生性不服输的聂孝梅凭着一股钻劲儿,开始努力学习美容知识和营销策略。再次面对客户时,聂孝梅的专业素养让客户们惊叹:“你比美容师都专业。”就这样,聂孝梅的销售量与日俱增,经销区域也逐渐扩大。如今她已成为注册资金1000万元,拥有员工140人的电商公司总经理。

七台河电商谷。

七台河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以电子商务为引擎,实施“千名网商”培训计划,制定出台《七台河市促进创业创新若干政策》,全面推动“双创”。2017年,全市电商及相关企业达160户,线上交易额突破3亿元,吸纳创业就业超过7000人;认定“创业孵化基地”10家,入驻企业200余家,带动就业1100余人。


通过招商引进规模电商企业,结合本地实际培植特色电商,形成“互联网” 农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 商业等发展格局,不断增加发展电商的底蕴、多元和潜力。


七台河在与京东、农村淘宝、邮乐网、供销网、工行融e购、一亩田、黑龙江大米网等第三方平台合作同时,高度重视本地平台建设,截止目前,有东北煤炭交易网、酷游网、珍食惠商城等综合、行业平台16家在运行。市政府引导自建电商平台---“七台河电商谷”和地方农特产品上行平台---“七台河大米网”已建设完成,并于2017年9月初正式上线试运行,服务功能从电商谷综合商城到农特产品专业平台,逐步扩展到O2O线上线下结合,成为本地有一定带动力和影响力的专业性电商平台。


电子商务园区是决定电商产业发展的最重要载体。园区是优惠政策的落脚点,是行业信息的交汇点,是价值服务的汇聚地,是互联网文化的新社区,是电商快速发展的孵化平台、信用平台。七台河大米网目前已集中全市相关合作社42家。利用闲置12年的原昆仑商城建设了3万平方米桃山创业园,可入驻创业企业100户,现已入驻40多户,成为我省最大的政府扶持、民企运营的创业园区。


1月27日,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七台河市委副书记、市长贾君表示,七台河将打造“龙江东部电商谷”,优化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运营和管理方式,整合现有资源,提升电商园、创客空间承载和服务能力,积极引进第三方支付平台落户七台河市;做大做强“七台河电商谷”等自主平台,培育电商领域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同时,加强互联网创业和营销培训,扩大电商、微商数量和规模。

璀璨石墨烯撑起鹤岗转型腰杆

从卖几百元一吨的煤炭到卖几百万元一吨的石墨烯,从事煤炭销售20多年的单永宝历经煤炭行业多轮起伏。在鹤岗,像单永宝一样转型转身投资石墨烯产业的人正在增多。

省人大代表张恩亮。 东北网记者 王忠言 摄

作为曾经以煤炭销售和生产煤矿井下救生舱为主的“原字号”企业,华升公司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在企业困境阶段,董事长单永宝把目光转向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上。


华升公司的成功转型,仅是鹤岗城市转型的一个缩影。


石墨作为一种特殊材料,广泛应用在航天、电子、冶金、机械加工等领域。储量12.06亿吨、储量亚洲第一的石墨为鹤岗转型提供了新机遇。作为资源型城市,鹤岗一直在奋力探索转型发展之路,如何将亚州第一的石墨储量变成发展优势。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经营,石墨产业在鹤岗初具规模。2017年1-9月份,实现产值77780万元,同比增长63%;实现税金6593万元,同比增长94%。


曾受资源困惑的百年煤城鹤岗市,拒走“重原料、轻加工”的老路,大力开发石墨高精尖产品,延伸深加工产业链条。从石墨精粉到石墨烯,再到石墨烯润滑油、导电浆料,鹤岗石墨产业发生着裂变。从开采到深加工,形成了新能源材料、石墨烯材料、密封和散热材料、超硬材料、冶金耐火材料等5大产业链条。到2020年,力争石墨及相关产业产值超过一百亿,把石墨产业发展成又一支柱性产业。


看好石墨经济的,不仅仅有本土企业,外来企业也纷纷进入,广东中山国信通集团总投资60亿元的动力电池和智能手机项目已完成一期20亿元的厂房建设,正在安装生产系统,计划上半年投产。


非煤产业的强力驱动,让鹤岗与世界的距离更近。鹤岗市在打造石墨新材料产业基地方面,突出石墨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建立石墨新材料研发中心,谋划建设大型石墨基础材料产业基地和中高端产品基地,重点打造新能源材料、石墨烯新材料等产业链,大力推进华升公司年产200吨大尺寸石墨烯、年产5万吨石墨烯润滑油、年产1000吨石墨烯重防腐涂料等项目的建设,加快三年总投资60亿的国信通动力电池和智能手机项目等推动鹤岗加速转型发展的龙头项目,也是黑龙江省打造“石墨新材料产业集群”的标志性项目。


“2018年,鹤岗市将以‘三地一区’为发展目标,‘五大产业’为转型发展的支撑。大力发展绿色矿业,重点打造‘煤头化尾’示范基地;发展生态农业,打造‘两江一岭’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打造石墨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龙江三峡’中俄犹文化旅游集合区;发展外贸物流产业,加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加快建设生态强市、旅游强市、工业强市、农业强市,为加速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鹤岗而努力奋斗。”1月27日,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鹤岗市委书记张恩亮告诉记者。


来源:东北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