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记忆中的故事——小王一家和我

 我就是fenfen 2018-04-22

这里我要说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要说的是小王,小王上海人。我叫她小王,其实她已经81岁了,我和她接触时,我们正年轻,小张,小王的,就这么叫下去了。

那是一个简陋的街道托儿所,只有日托,每月托费只3元钱。一个小院儿,一大间屋子,几张小床,和一些小椅子。孩子从刚出满月的到五,六岁的不等,来来去去的,大约有30来个。固定的三个阿姨,加上所长共四个人,都是四十以上的家庭妇女。

我送女儿去托儿所的第一天,就看见大屋子的人,都在和一个小女孩儿嘻笑,小女孩儿美丽如花,活泼可爱,穿一身漂亮衣服,在地上跑来跑去。大家都管小女孩儿叫小邬萍。小邬萍一岁半。我女儿刚五个月,坐都坐不稳,阿姨用带子,把她固定在小椅子上。因为是第一天,我就一直留在那里。一会儿,一位靓丽的女士走进来,是小邬萍的妈妈!都称她小王。她一眼看见我,便过来和我招呼。

她喜欢我,很快和我好上了。后来我知道,她是街道办事处的干部,共产党员。她爱人是木材厂的工人,也是共产党员。她还有一个儿子,名叫邬飞。

我是右派分子,走在街上,一路都有“小右派”,“小右派”的怒喝声:常有石头子打过来。我女儿稍大,就不断受到各种凌辱。我女儿胆小,不敢还手。

只有小王一家和我家友好。邬飞邬萍兄妹都尊称我“张阿姨!”。

小邬萍,很能干。有一次我去她家,那时她刚七岁,拿着一个墩布,在水桶里涮着,对我说:“我在收拾屋子!”,那个小样子,可爱极了。我一直记着。

好几次,我都看见她双手叉腰,挺身站在那里,一大群小朋友敌对地围着,就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和她打斗。

14岁时,就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为我家换煤气。

我生孩子,区人民政府特优待我,让我从农村回校劳动。孩子十个月时,我又得去农村接受改造。那时我的四川老妈,已年过六十。只好把孩子送回四川由老妈照料。临走时,小王,为我的女儿,缝做了两套小衣服。我坐在她家里,看见她麻利地,裁剪缝制,两个小时就做好了。一边和我聊天。

 

年老以后,有一次小王来我家,不知为何她抱来一个大西瓜。她说:退休以后,她租了一块地,种葡萄。她是镇上有名的会计师,很多人都还在向她请教。之后我写了第一部长篇小说《他们没有青春》特意赠送她一本,那时他的老公已重病缠身,她还要伺候他。邬萍先开了一个渔具店,后开火锅店,并请我们去吃火锅。我们答应了,却始终没有去。 

因为年纪老了,和我来往的人只剩下会电脑的,别的就很少联系了。小王,我却非常想念她和她的一家。 

                                                                写于2017/10/15。2018/4/22修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