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题匾中的“错别字”为啥这么多?

 休闲乐缘 2018-04-22

古人题匾中的“错别字”为啥这么多?

我有靠谱回答

5个回答

所谓古人有“错别字”,其实是我们拿着今天的标准去要求古人。

我们知道,汉字在起源、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雕版时代来临之前,文字的异体现象非常普遍。所谓异体字,是指汉字通常写法之外的一种写法,也称或体。这种字跟通常写法相比较,或在形旁上有所不同,或在声旁上有所不同。举几个今天的例子:

  ①组:杯:盃  迹:跡  敕:勅  唇:脣

②组:捶:搥  桴:枹  裤:袴  韵:韻

这里①是形旁不同,②是声旁不同。形旁不同,所表示的意义必然比较接近;声旁不同,声韵必相差不远。异体字我们一般分为异构字和异写字,以上的例子有不少就是异构字。手写时代,有时候多一笔少一笔并不影响人们对字形的认同,所以这类又叫做异写字。

甲骨文、金文、战国楚简中的文字异体现象非常普遍,一个字有几十甚至百十个异体,比如:

甲骨文中的“隹”字

楚简中的安字

明清刻本中的“归”字

为了便于使用,古人根据当时的需求,制定了几次重要的汉字字形规范:

一、秦代用小篆统一六国文字;

二、东汉许慎编纂《说文解字》来确立解释、书写字形的权威;

三、唐代颜元孙的《干禄字书》;

宋代以后,雕版印刷得到普及,手写异体字的几率得到大大降低。而郭忠恕的《佩觹》、宋代张有的《复古编》对当时字形混乱的纠正,都是对统一字形有力的推动。到了清代,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空前昌明,学者对探求字形标准的热情空前高涨。政府方面,《康熙字典》在明代《字汇》《正字通》的基础上编纂而成,影响了汉字文化圈数百年时间,至今还有国家以该书为字形标准。

清末以降,西方印刷技术传入我国,字模规范化标准程度大大提高。随着印刷品的空前普及和识字率的提升,再一次提升了汉字的规范化。

今天,计算机时代来临之后,各国对汉字字形的规范化程度又进一步加深了,这是因为一方面汉字的字形标准被严格规定,而我们手写的机会又不太多,异写字出现的土壤几乎不存在了。

今天的书法家偶尔也写一写这种“异写字”,有的是为了幅面的布局、章法考虑而有意增减或者改笔调整,这个办法也是有悠久的历史的;但有的恐怕是故作深沉、无病呻吟。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汉字在手写时代是有规范的,但是不能跟今天相提并论,毕竟条件不同,所以留下了一些“异写字”;今天也有一些书法家继承了古人为了章法布局而增减笔画的传统。这是题匾中“错别字”来历的主要原因。不过,今天有些书法家的确是文化修养不够,写假繁体字的情况时有出现。

至于不少景区的导游往往会编一些故事吸引游客,那种解释办法则是要小心的。比如我曾经去参观西安碑林,其牌匾的碑字上面少一点,导游就附会是该牌匾是作者林则徐当年在被罢官的条件下所书,失去的一点是丢掉的乌纱帽之象征。听到类似的故事,您只需会心一笑即可,毕竟要给人留口饭吃。

我们现在所写的字,是从甲骨文一直经历漫长的演变形成的,所以或许古人提的匾中的“错别字”并非错别字。

在古代,提匾可以算作较为重要的一件事,象征着一个地方的地位,所以与其说那是“错别字”,不如说是代表着一定的含义。

例如扬州大明寺平山堂中的一块匾——“风流宛在”。这块匾出自光绪初年刘坤之手,为扬州执政的大文豪欧阳修所作。

其中“流”字少一点,“在”字多一点,心中不免有所困惑,为什么为大文豪作的匾都有“错别字”?

Δ欧阳修

其实不然,欧阳修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后心态释然,认为只要一心一意对百姓好就足矣,自己的生活也就变得风流。所以这块匾的含义是希望欧阳修少点风流,多点实在。

那些被写错的“错别字”,不但具有深刻意义,还对研究文字的演变有巨大帮助。

西安“碑林”,迄今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宝库,而它的“碑”字中的“卑”上面却少了一撇。

说起这个卑,用小篆写出来上方本是个甲,随着汉字的演变,又在上面加了一撇;杭州“花港观鱼”,乾隆皇帝下江南所题,鱼字下面本应四个点,在碑上确是三点。

是由于象形字下面四个点,并不代表火,而是像鱼的尾巴,在一些汉代文献中,鱼下面也有写成两点、三点的都存在。

综上所述,古人在提匾时会比我们考虑的周全,更加严谨。不仅会体现文化氛围的浓厚,更能代表匾中的寓意。

从古到今题匾中的错别字现象很普遍,(也不光是牌匾,古代铜钱中的字也偶然有,康熙通宝中有一批是熙字下面少了一点的,传说是打葛尔丹时,军饷不够,用寺庙的金佛铸造的,此铜钱含金,为了和以前的辨别,所以少了一点)。并不是题匾书法家们粗心,有的是书体混用,四个字中三个字是一书体,为了突出效果,另一个字用草书的法度写行书或楷书的样子。

有的讲究意境,如流字,一些书法家书写时少了最上头一点,此水无尽头,源远流长之意。
北京大学的学字下面应是“子”字而写丁字估计是有园丁之意。

泉城济南趵突泉的突字少一点,而大明湖的明字多了一点,是说趵突泉的水流到了大明湖,泉水少一点,湖水就多一点,相互连通的意思,真是意境深远。

古人题字上匾的很多,现在不少的古迹及旅游热门景点都能看到不少写”错“的字。

为何古人写了错字还好意思挂门上给人看呢?有的是真的不小心写错了而无察觉,大部分的却是有意写错来表达另外的含义。

咱们找几个有名气的看一看:

  • 承德避暑山庄—— 天下第一错字(”避“字右边的辛多了一横)

避暑山庄四个字是康熙亲笔书写的。这个写错的字倒真的是康熙粗心写错了,可因为他是皇帝,就算发现错了,下面的人也不敢指出来。于是就这么将错就错挂上去了,估计康熙就算事后发现也不好意思拿下来改正了。

  • 杭州西湖”花港观鱼“—— 有说法的错字(”鱼“下面四点变成三点)

这也是康熙老人家的题字,不过这次的错字是有意为之。古人认为四点为”火“,三点为”水“,鱼不能用火烤,只能水里游。于是康熙慈悲心怀,有意写了三点,救鱼于火。

  • 南京明孝陵 —— 出现次数最多的错字 (”明“字左边的日写成了目)

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保护碑以及陵墓石砌墙体上都有写错的”明“。这个字写错有两种说法:一是清朝时期写错的人很多,都是为了避讳前朝,避免被文字狱,所有的”明“都写作”眀“;还有一种说法就其字义而言,用目代替日代表用一双慧眼看世界,更加明事理。

  • 山东曲阜孔府对联 —— 最叫绝的错字 (“富”字少一点,“章”字竖到头)

孔府门口挂着对联“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里的错字别有含义。“富”字少一点表示”富贵无头“,“章”字竖到头代表“文章通天”,显示了孔府的不同凡响。

  • 秦皇岛山海关“天下第一关” —— 最壮观的错字(“第”字竹字头变成了草字头)

山海关这幅牌匾体型庞大,每个字都是一米多,明代书法家萧显书写。将“第”的竹字头改为草字头简化了字的笔画,减轻视觉上的分量,将所有重量压在最后繁体的“关”字上,牢牢压住城楼西角。

这些“错字”考验我们眼力的同时,也为今天的旅游增加了趣味,同时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说这种话的人,古文化知识浅薄的很。

因为我们建国后所使用的汉语文字都是简化字。各大旅游景点和寺院上的牌匾上写所写的字都是古代汉文字的原始的写法。

有时间可以多看看这方面的知识,学习古代文化,也是一种享受。

中国汉语,魅力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