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卡门之歌 | 吉普赛爱情,炽热的情欲,烫伤的心

 alayavijnana 2018-04-22

我爱上你时,你可要当心

你不爱我时,我偏爱上你

我爱上你时,你可要当心

——《卡门:哈巴涅拉》

比才:歌剧《卡门》第三幕间奏曲
夹竹桃花 拈花一笑摄

古印度有一本借用了佛祖大名编撰在一起的故事集——《佛本生故事》,在这本故事集里,每个故事的主角都被认为是轮回转生的佛祖。不过,500个故事其实并没有太多说教的意思,倒是红尘滚滚,别有趣味。其中有一个叫《夹竹桃本生》的故事,特别让人浮想联翩。

故事说的是,一位英俊的大盗,被国王抓住,戴着夹竹桃花游街示众。正好国王最美艳的妓女玛莎在城头看到了他,一见倾心。为了救出大盗,她不惜和城防官一起欺骗一位富商的贵公子,让他代替大盗去死。玛莎终于救出大盗,从此放弃接客,专心养狼,一心要作大盗忠贞的情人。然而,大盗却并不领情。他把玛莎骗到盛开的、有毒的夹竹桃花下云雨一番,让玛莎昏死过去,然后夺了玛莎一身的珠宝,远遁他乡。

失去情人后,玛莎念念不忘,日渐消瘦。她写了一首歌,交给流浪艺人,到处传唱。终于有一天,大盗听到了这首歌,歌中唱到:春晚桃花开,玛莎报平安,昔日花树下,双臂永交缠。大盗听后,却回了一首无情的歌给这位痴情的女子:何必恩爱换薄情,勿以忠贞求轻浮,你以他人换我身,我身远走不肯归。流浪艺人把这首歌带回给玛莎,女人痛哭一番后终于醒悟,重操旧业。情爱是什么?其实只是人生虚幻的泡影。你不断地用自己的所有去换你所欲,最后却发现,换来的仍是两手空空。

我为何说这个故事,因为我一位朋友爱上了一位年轻的女孩,爱到几乎抛妻弃子,结果女孩还是无情地离他而去。说实话,我很惊奇:都快不惑之年,到底是什么点燃了这位朋友的疯狂。我曾见过他爱的女孩,那闪亮的大眼睛里,总跳动着不安份的火焰。我说:你爱上了一个吉普赛的心,但你沉重的躯壳,注定跟不上小鸟的飞翔。

人生有时就是很残酷,当你在黑暗中和命运交换着你全部的底牌时,小鸟已经飞走了。命运之神是一个奸诈的商人,他不会为你退款,你也不可能为你的爱情事先购买一份保险。你恨不恨那让你输得精光的女孩呢?其实,我看也没什么好恨。

19世纪初,法国作家梅里美在西班牙旅行,这位会多国语言,甚至精通吉普赛语的作家,在一个小酒吧里,听到了一个关于吉普赛女孩的爱情故事,一位西班牙军官爱上了酒吧里的吉普赛女郎,他不顾一切地去追逐女孩的芳踪,甚至不惜按照吉普赛人的传统,放弃了官职,加入到出没在丛林里的吉普赛部落。然而这一切,却依然无法换来姑娘的芳心,当他发现女孩和一个英俊的斗牛士交往时,他怒火中烧,杀死了女孩.....

生命的狂喜与追逐,残暴与破坏,最终是一无所有的宁静。这个典型的吉普赛故事,让这位一直优雅地徘徊在爱情游戏里的法国人深有感触,他用这个故事原型写下了中篇小说《卡门》。这个伟大的故事后来也成为了法国歌剧家比才同名歌剧的角本。歌剧《卡门》,甚至比梅里美的小说,更煽动人心。而这部不朽的音乐经典,也成为至今为止古典歌剧史上,被演出最多的一部歌剧,没有第二。

俄国伟大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也是歌剧《卡门》的忠粉,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当我看着最后一个场景时,总是不能止住泪水涟涟,观众为斗牛士的登场狂呼,而两个主人公却倒在了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之中”。柴可夫斯基一生都将自己异色的情欲,深深地隐藏在难以探测的黑暗中,然而,舞台上激情而盲目的火焰,仍然唤醒了他的心灵。那炽热的爱情,跨越了语言与性别,仿佛是划过暗夜星空的闪亮流星。甚至,它留下的寂寞都如此迷人。

出演歌剧《卡门》女主角的名伶很多,其中最经典的还要属意大利美声皇后玛丽亚·卡拉斯,她在剧中高歌的那支经典咏叹调《哈巴涅拉》一直是我的最爱,它是卡门出场时所唱的。这支咏叹还有一个名字叫——爱情是一只不羁的鸟儿。歌中唱道:

爱情是一只不羁的鸟儿
任谁都无法驯服

比才 歌剧《卡门》咏叹调 哈巴涅拉

这支激情的咏叹,也唱出了卡拉斯自己对爱情最炽热的渴望。在现实中,卡拉斯就象剧中那位痴情的军官唐·豪赛一样,试图用自己一生的所有去换取船王轻薄的爱情,结果落得人财两空,美人迟暮。她一生都在“为艺术,为爱情”而歌唱,最后却只能独自躲在巴黎简陋的公寓里,默默吟泣。听着自己年轻时的唱片含泪而死。人生与事业一片凄凉,两手空空,艺术与爱情一个也没能成就。

勿以忠贞求轻浮,你说,这又何苦呢?

欣赏吉普赛的美丽爱情传说是人生乐事,可陷入一场吉普赛式的爱情,则很可能是痛苦难言。爱这东西,你给它留下空白,它就会悄悄地生长开花,总有一天,你蓦然回首时,会发现爱着你的那个,仍伫立在灯火阑珊处,等你回家。但如果你爱得太恨了,抱得太紧了,飞得太远,它就会象藏在花裙之下的小刀一样,恨恨地扎伤你——你终究还是倒在了自己的血泊中,没有人会为你再唱一支咏叹。

你怪不得他人。


你爱上我时,注定会孤独

她的习性,也跟所有女人和猫一样

召唤不来,不招自来

她停到我面前,跟我亲切地说话

——梅里美《卡门》

罗姆人圣歌:流浪,流浪

大约1000多年前,生活在北印度旁遮府邦附近的一支到处流浪的卖艺人部落,因为不擅农耕被国王驱逐。他们不得不收拾起可怜的家当,带着简陋的乐器和狗,乘着牛拉的棚车,从印度出发,开始了一场漫长而孤独的流浪。这不是什么亚历山大大帝辉煌的远征,更不是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们,扬起信仰风帆征服陌生的大陆。它仅仅是一场持续了千年的、史无前例的流浪演出。他们会为你表演,这个世界最炽热的爱情,最深沉的悲伤,最狂热的舞蹈。

吉普赛人,其实有着我们并不理解的语言、哲学和戒律。他们自己从来不会叫自己吉普赛人、茨冈人,或者波西米亚人,他们只称自己为罗姆人。他们在永恒的漂泊中独自承受着他们自己的苦与乐、痛与爱、寂寞与孤独。他们不与任何外族通婚,除非你自愿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他们的法律是绝对的自由,无论你做了什么,自由都是最后的戒律——你要么和部落一起继续流浪,要么独自被放逐天涯海角。即使成功如指挥大师——切利比达克,他血液中的吉普赛之魂,不也注定了他一生的漂泊不定?切利比达克曾说,他的流浪始于一位吉普赛女巫的预言。

自由这个词在吉普赛人的世界里,意味着从生到死永不停息的流浪,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它的含义——和我们理解的自由,其实是相反的。我们爱上的,或者只是一抹他们路过时留下的——并不真实的幻影。

乐队版卡门组曲:阿拉贡舞曲

可是,这幻影太美了。

无论你多么讨厌吉普赛人浪荡的生活方式,他们依然给这世界留下了最美丽的幻影。从匈牙利舞曲到西班牙热烈而深沉的弗郎门戈音乐,从《卡门》到《巴黎圣母院》,这个浪迹天涯的独特民族,用一千年的流浪,在我们这个纷乱而世俗的世界里留下了一道绝美的咏叹。

一生极少踏出国门的法国音乐家比才,年青时就被梅里美写下的吉普赛故事迷得神魂颠倒。他从西班牙民间那深深印着吉普赛人灵魂的音乐中,汲取了灵感,最终在1875年的3月,将这个伟大的故事,用音乐的语言搬上了巴黎的舞台。可怜的是,当时的法国人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如此炽烫无比的爱情和如此激烈辉煌的音乐。观众愤怒地吵闹着,几乎要把演员们哄下台。


法国音乐家比才

这是比才一生最重要的杰作,他几乎倾尽了自己的所有。首演失败让这位内向的法国人痛苦不堪。1875年的早春之夜,巴黎湿寒蚀骨,比才却整夜独自流连在小酒吧的喧闹与酒精中,一醉不醒。第二天,朋友才从街上拖回了音乐家沉重的身体。4个月后,比才死于严重的肺病。

比才一生没有什么浪漫的故事和炽热的情事,然而那深藏在他心中的火焰,却最终把他的一生燃成了灰烬。这音乐是火,这音乐是灰,这音乐是爱,这音乐也是痛。

只可惜1875年时,故事的原作者——梅里美已经离开这个他深爱的世界5年了,他没能看到自己创作的小说上演。他带着难以弥合的伤痛,独孤地死在戛纳海边。生命都如海上漂泊不定的浮云,更何况人间的爱情。


法国作家:梅里美


梅里美年青时曾在西班牙旅行,和穷人歌女们同吃同住,还和社会底层的吉普赛人打成一片。不过,他深爱的女人却是一位西班牙贵族的千金。这位千金后来成了别人的伯爵夫人。于是他又爱上了伯爵夫人的两个宝贝女儿。特别是后来嫁给拿破仑三世的欧仁妮皇后。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为了给逃亡的皇后求情,他到处奔走,却没人理他。最后他怀着沉重的不安,一病不起。

生死未卜的欧仁妮皇后就象是他亲生的女儿,在她美丽的身影之后,深藏着梅里美对她母亲深沉的爱恋。他曾说:爱得过度比爱得不够更好。只是他自己似乎也明白,那些过度的爱情,没法为他的一生抓住任何一颗心。相爱,相离,然后孤独,人生如梦,最后那一樽苦酒,都酹了一江的明月。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在破烂的帐篷下
沉睡着痛苦的梦
那是你们飘泊不定的屋宇
荒野里也不能避开穷困
到处是无可逃躲的苦难

——普希金《茨冈人》

吉普赛民谣:黑眼睛

梅里美的爱情故事,其实非常不吉普赛。这个优雅的法国男人,更热衷于小心翼翼地游走于爱情的游戏中。只不过,狂热地相爱也罢,小心地游戏也行,最终每一颗肉长的心,都会被这或浓或淡的情欲磨损。每颗心都有它的答案,每段情都会停息在你生命的尽头,岁月无情,终将会为你揭晓这个唯一的答案,只是当你知道它时,这个答案可能不再有温度。所以急不可耐的我们,才会总像飞蛾投火一般,盲目投身到炽热的火焰核心。

有时我经常在想:不羁而放浪的吉普赛姑娘卡门,到底有什么特质,如此吸引着我们。吉普赛音乐里那天生的炽热与悲伤,为何总是让我们恋恋不忘?

著名俄国风景画家列维坦,曾画过一幅名画叫《索科尼科的秋日》,在俄罗斯的秋天,灿烂的金色中却弥漫着一丝冰冷的忧郁。画家在日记中写道:一位身穿黑衣的茨冈女子,踏着落叶缓缓走在索科尔尼克的乡间小路上。她的歌声令我终生难忘。

在俄国,吉普赛人也被称为茨冈人。黑衣是俄国吉普赛女子的标准打扮,然而,即使缺少了西班牙吉普赛女郎的美艳,她们黑色而闪亮的大眼睛,依然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我不知道列维坦画笔下的吉普赛女郎唱的是什么歌。但我猜,很可能就是那首在俄国传唱百年的吉普赛民谣——《黑眼睛》,歌中唱道:

那双黑眼睛,乌黑又深沉
难怪见到你,宛如丢了魂
难怪见到你,心如烈火焚
可怜一颗心,灼伤有谁问

其实在俄国人的笔下,也有几乎和《卡门》情节一样的故事,那就是俄国国民诗人普希金的叙事长诗《茨冈人(阿列哥)》,爱上吉普赛女郎的诗人阿列哥,不惜风餐露宿,成为流浪吉普赛人的一员,也要和他心爱的黑眼睛成婚。两年后,姑娘却又爱上了别人,诗人愤怒之下,杀死了他心爱的黑眼睛。然而,这首长诗并没有让整个故事和梅里美的《卡门》一样,戛然而止于一次血腥的悲剧。

吉普赛长老埋藏了可怜的姑娘,他告诉诗人:离开吧,我们无法惩罚你,因为吉普赛人从不剥夺一个人的自由。对于这个奇特的民族,自由是每一个吉普赛人一生最高的戒律与权利,爱与不爱都是自由,谁也不能剥夺。驱逐就是他们最后惩罚。世人总是因为被远方诱惑,不安的心灵才冒险漂泊,去寻找生命的答案。但对吉普赛人而言,漂泊才是生命最终的宁静。

乐队版卡门组曲:卡门出场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你是在等待那蓦然间的回首,还是准备接受这人生永恒的宁静?在波涛汹涌的大海深处,寂静而黑暗,也许只有巨大的鲸鱼从黑暗的梦中浮游而过。

在吉普赛人的世界里,爱情花开开落落,生命却从来不会失去它永恒的节奏,炽热与悲伤,就象春天的花,都不会为你而作片刻的停留。当相爱的人拥抱的时候,就尽情地去爱吧,相爱是一支火苗,燃烧,然后熄灭。当离别的时间已到,放下所有的恩怨,静静的离开。春天百花灿烂,那属于你的,也许只有一朵。

在昏暗的小酒吧里,我只能这么劝朋友:你没什么好后悔的,爱就爱了,但你必须知道,一切都已经结束。夜深了,我很想劝他早点回家。但这一次不需要我劝,他的妻子发来了短信。我目送着他上车,如释重负,心想:他还真的很幸运啊!

夜色苍茫,灯火阑珊,你生命的答案,是在路上,还是在家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