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用去远方,乳山就有座如诗如画的美丽宜居村庄!

 暮秋残阳 2018-04-22


贾平凹曾在其作品中写到

“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

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亚历山大、以及雾霾充斥的世界

但其实在咱乳山,这不只有海的地儿

就有这样一座古韵悠长的古村落

它于山水之间远离喧嚣

鲜为人知,却值得人们去探寻

它就是崖子镇大崮头村

从崖子镇镇驻地出发,寻着高马公路一直向东

大概在七公里处

眼前的景物悄然间变得开阔

古村落便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它在环山掩映间静静坐落着

连绵起伏的山壑似要将它环抱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进入村落里面

村落的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蓝天映衬着泥墙青瓦

如冬日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穿梭于村中小路之上

置身于拙朴村落之间

祥和的气息扑面而来



在村中有一处巍峨古朴的建筑-李氏宗祠,里面供奉着李姓的列祖列宗

据史料记载,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李姓由陇西郡洼子村徒金乡,后迁至此处建村定局,因位于垛山余脉尽头,故名大崮头。

每逢传统节日这里便会热闹非凡,村民们都会在这里祭祀建村先祖



站在祠堂外,单是看看门外的建筑也足以震撼我们

屋檐上的石兽在眺望者远方,仿佛在告诉我们这座村庄的历史变迁

青砖上的一刻一画也反映着当地的古风古韵,成为研究村落发展史的重要素材




祠堂正门和堂内分别悬挂“奉先思孝” “永言孝思” “尊祖敬宗”的大匾,显示了儒家文化在这里的源远流长

现如今

墙面斑驳,野草生长

岁月在这里留下了沧桑的印记


再往后院里走

青柏掩映下的小院仿佛把我们拉到了历史回廊

碑林,青砖

在历史的沉淀中,成为一部活的史诗




从李氏宗祠出来又沿着乡间小路继续往村南行

终于来到了这座碉楼前

碉楼是民国时期修建的

如今大体上保存完好

从外围看,碉楼分两层

在近百年的光阴里静默地矗立着

在周边青蔬的点缀下

焕发出了另一番生机


如今李大爷就生活在这座碉楼里

每每有客人来访他总会自豪的告诉人们,这是祖上传下来的

从碉楼侧面绕到南面碉楼正门

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地飘落的银杏树叶

......

碉楼正南门上高挂“思德堂”的大匾

李大爷说,这便是碉楼的名字了,这也是祖上传下来的,是先祖对子孙的告诫

正对着南门的是一个“寿”字,而背面李大爷告诉我们是“福”“禄”之意,连起来便是福禄寿了




再正对面就是这座碉楼的风貌了

李大爷说楼上二层就是古代大家闺秀抛绣球的地方了

说是一个碉楼实际是两座,正北一座,西面一座

两楼之间有楼梯可达



随着历史的变迁,碉楼内部也加入了许多“现代”的元素

纸糊的窗户安上了玻璃

剥离的木门又被重新上了油漆

碉楼现在的主人李大爷年轻时做过地理老师

闲暇之余老人自己做了一面特殊的立体地图-爱我中华

用老人的话说,他希望新手展现“华夏风姿”

我们乳山是年轻而充满时尚活力的海滨城市

在当前城市化、现代化的滚滚大潮中

闲暇之余何不带上妻儿来这里来一场穿越之旅,寻一下宝

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这儿的淳朴村民讲述他们儿时的记忆






 

路书

一、自驾,地图搜索“乳山市崖子镇大崮头村,询问村民便到。

二、驴行,从乳山市区坐车(公交330/362/363/368路)可直达大崮头村,下车后询问便到;或者从乳山市区乘坐331/332/359/366/369路公交车到崖子镇,再乘坐330/362/363/365/368路公交车大崮头村的车,下车后询问便到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