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博友刘友才相册里一个很震撼人心的故事,图文并茂地述说了一位孤寡老人如何度过她的人生最后时间。 其实就算没有作者形象的文字说明,那图片已让人落泪,心酸难受……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老人? 她让我再一次地想起小时候,上学路上经常看到的那位白发苍苍在朔风中颤悠悠随时会倒地的拖着筐去捡柴的老太婆…… 一样的孤身一人,一样的孤苦伶仃,一样的孤立无援…… 那情境让我明白了什么叫艰辛…… 现在,看到了她,感觉一如当初,一样地哀伤和绝望…… 一个劳累了一辈子风烛残年的老人,本当享受生活颐养天年的时候,却活得这么遭罪,连基本的温饱都没有保障…… 生活,你凭什么如此地对待一位历尽人世沧桑的老人? 生命是什么?生之何恋?为什么有的人活得如此地艰难还要苦苦挣扎着求生?我不是说她们该死,而是,活成这样子也太可怜了…… 难道那些身边的人就不能发一下善心关心一下她们? 而且这样年老孤苦的老太婆居然还有人给她假钱,真是禽兽不如! 我们的社会到底在做些什么?我们真正应该关心些什么? 看着她那双无告的眼睛,看着她那张无助的脸,看着她无奈的表情,看着她那无依无靠无精打采瘦弱的形同木乃伊的样子……心里很痛很痛…… 感到无助绝望的不是她,而是我,而是我们这个社会…… 每一次看到这样的图片,我就不自禁地问自己: 生活,到底是什么?生存,是为了什么? 从友才那儿看到这些照片后,到我转贴到我的博客上,一直象背了个很沉重的包袱,压在心中,闷闷地酸楚着难受…… 相信每一个善良的人看到了这样的情形都不会无动于衷! 图片完结时,故事也似乎完结了,可是心中的悲痛仍然如初…… 还有多少象这样默默挣扎在生与死边缘的老人仍然在痛苦地上演着同样的故事? 有人关心他(她)们吗?我们是不是该为此做些什么? 当那些贪官污吏拿着百姓的血汗钱数以万计地在饭桌上大肆挥霍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想到那一张张饥饿的嘴一双双无助的眼神一个个瘦弱的身躯一缕缕受难的灵魂?正从四面八方控告似地瞪视着他们? 一直有个愿望,如果我有能力,我要办养老院,给这些无家可归无人供养的可怜老人们一个温暖的家园,让他们好好享受生活,安度晚年,带着笑作别人间…… 虽然目前我没有能力做到,但是我会尽自己所能来帮助我能帮助到的孤寡老人们,我相信,善良的你,也会这样做的,对吗? 我们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也许,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有一首歌“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附上博友刘友才的图片故事说明,图片没有了,只能传上文字……
一个孤苦老人的最后几天
第一次见面——捡柴……第一次看到老太太在竹林里捡柴的时候,我就怔住了,她很瘦、很虚弱, 每捡一支干柴,每一次蹲站,仿佛都快支持不住了,仿佛都要倒下去了。 她回家的路上,一个围观的十岁左右的男孩竟然向她投掷土块,我跑过去狠狠地给了他一耳光,还真想掐了他! 第二次见面——一个人的清贫生活/第二次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在潲水桶里捞米饭粒,我不知道她从哪里弄来这么好的潲水,也不敢问她,只听她说够吃两餐了 …… 这是她的厨房。你能想象它有多脏就有多脏,你能想象它有多穷就有多穷。就一个铝锅一个铁锅,十只八只碗,一张发霉的木台,一个发霉的破烂的竹盖。最令人不忍目睹的是那水缸的水,几个月甚至半年或一年都没洗过的水缸里,隐隐约约浮动着令人毛骨悚然的……。 每天她捡柴需要近一个小时(100米距离),每天她提水需要近一个小时 (150米距离/ 半桶水)为什么没有一个正常人帮助她10分钟呢,亲情何在?人性何在?我不禁想起了那二十年前的那些岁月。那时还有一些做好事 的小同学给老人挑水捡柴呢。 第三次见面——离去之前的假币/第三次见到她的时候,她更虚弱了,连走路都很困难,她也许再也不能去捡柴提水了。唯一的远嫁的女儿也不可能回来照顾她。 临走时我们给了几十块钱给她,她收下放进袋里,却从袋里掏出另外一张破烂不堪的10元钱“我这10元钱别人说是假的,买东西别人不肯收,好心人再帮我换一张吧。”看着那张破烂的钱,我们一时无语,老人太可怜了。 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她很勉强站了起来,全身发抖,嘴里要说的话也说不出来,其实我们在心里听到了,唉,一个老人快死了。 第四次见面——逝去的伤感……当我第四次去拍摄她时,她已经死了。屋前长满杂草让人伤感。她的死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她生活的环境就会让她活不长。 她死了,在村子里永远消失了,再也没有任何人提起过她。在她遗留下来的破屋前的那座宽敞的宗祠里依然很热闹,很喜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