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核雕,让我想起一篇古文——《核舟记》。文章洋洋洒洒的精细描述了明代奇人王叔远在径寸之木桃核上的大作为,文末总结道:“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桃核,王叔远便把大苏泛赤壁的著名典故事无巨细的雕刻出来,并且惟妙惟肖十分精致,让人叹为观止。 壹 核雕这门技术 核雕堪称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绝,今天,这项古老的技艺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明代达到艺术巅峰,已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人们的追捧。不仅是在文玩市场,也在最广大的普通人中间,成为一项小而美的收藏门类。 有人形容核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粒芥子纳须弥三千”,说的就是它的文化价值。作为民间工艺之一,核雕的选材以杏核、橄榄核、桃核等为主,这些果核本身没有价值,但经过雕刻师加工后,所呈现出的艺术价值让核雕身价倍增。 贰 核雕收藏 近几年,随着文玩手串等收藏品的走热,核雕市场也逐年火爆。几年前,一件橄榄核雕的价格还在50到200元之间,如今至少也要在500元以上,名家代表作品则要数万元。如果是古人遗作那更是另当别论了,2005年6月,在北京翰海春拍上,一件清代核雕先贤人物串估价120万至150万元,最终以132.4万元的佳绩拍出。 叁 核雕价值判断 判断一件核雕作品的价值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1,雕工;2,核子尺寸;3,原核种类与材质 ;4 ,存放时间。 ![]() ![]() ![]() ![]() 好的核雕作品不仅要刀法流畅,核上雕刻的图案毫发毕现,而且要包浆乌光锃亮。由于制作工艺繁复,流传于世的核雕精品数量较少。因此,与书画作品的收藏一样,如果出于投资的目的,应选择名家的精品下手。 ![]() ![]() ![]() ![]() ![]() 名家的精品才是收藏的最好选择,这也是保值增值的关键。原因在于名家的核雕作品雕工更为细腻、生动,加上每枚果核都形态不一,其核雕作品也不会有重复,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 ![]() ![]() ![]() ![]() 此外,名家作品本身反映的内涵、布局、雕工以及材质等都是个中翘楚,而且数量有限,极难模仿,所以具有极强的升值潜力。一旦人们认识到核雕的精美和艺术性,相信核雕精品会有一番较强的走势。 ![]() ![]() ![]() ![]() 【雕刻艺术】 |
|
来自: 大山图文书馆 > 《根艺 雕刻 衍纸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