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似春天的第一个周末,好多人去香雪海踏雪寻梅,也有人在古城中去寻访一碗赤蕾赪尾的白玉盖珊瑚面! 即使是苏州人,也不大会知道锒丝面是啥?! 锒丝面!是以前老苏州人对一碗好面的形容,指硬朗挺刮的上白粉面条,看相好口感亦好。这家店之前被报道过“姑苏锒丝面”,本来以为是一道面呢,才知道是一种对好面好做工的称赞。 对锒丝面有这样的传神描述:一碗热腾腾的锒丝养生面上,复一层赤蕾赪尾(赤蕾:形容虾仁溜得像朵朵花蕾;赪尾:以前的浇头上要放几只红尾全虾,既好看又代表虾仁绝对新鲜)的清水虾仁,恰似珊瑚盖白玉,其汤味竟然像极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苏州昆山阿双面馆的老风味。俗话说:好面全在汤。红汤,白汤于伴而配,精美的各式浇头,味美鲜洁的老汤,油而不腻,锒丝面滑爽挺括,过桥小碟色配,营养合理,食欲顿开。 店名:馨琪阁养生膳食馆;地址:新市桥东堍西大街口
醇香仔排面 老法八鲜面:蹄筋、虾仁、香菇、蘑菇、冬笋、黑木耳和菌菇等 黄金大排好诱人 中午听听评弹,尝尝苏帮正味,典型的城中生活; 建议11点半前来,否则就基本客满上菜慢了。 苏帮菜馆哪能没有弹眼落睛的松鼠桂鱼和珠玉清香的清炒河虾仁 炝腰花、粉蒸肉和松鼠桂鱼点单率极高 时令的水八仙中的水芹,还有响油鳝糊和糟溜鱼片 这里还有5元一只的萝卜丝肉汤团,一天可以外卖上百个 赤蕾赪尾,珊瑚盖白玉 赤蕾:形容虾仁溜得像朵朵花蕾;赪尾(chēng wěi):赤色的鱼尾。以前的浇头上要放几只红尾全虾,既好看又代表虾仁绝对新鲜。 下面这些文字已然是一卷活色生香,然而网上一张图也看不到,呵呵 “话说三十年代初,昆山阿双以清汤鸭面驰誉苏常一带,有鉴于沪西发势迅猛,抢先在拉都路开张分店:红汤熏鱼面、荠菜虾仁豆腐、素炒杏边笋(竹笋以生在银杏树旁者最佳),或谓阿双的清汤鸭面,当列为中国“国面”云。近大中华酒店,有“大发”者,本是绍酒馆,后聘苏州松鹤楼主厨,研制出虾脑酱汤面,热腾腾的银丝面上,覆一层赤蕾赪尾的清水河虾,恰似珊瑚盖白玉。” 可惜,这次没能看到赤蕾赪尾,珊瑚盖白玉的惊喜,猜测三虾面或是失传的虾脑面该是这样的场面吧! “靠近大中华饭店有一家叫大发的,本来是一座黄酒馆,后来他把苏州松鹤楼掌灶的请了来,因为顾及同行义气,不好意思,也买松鹤楼拿手的三虾热拌面,(虾仁虾子虾脑所晒出的酱油叫三虾油)跟松鹤楼来比,可是到了清水虾盛产时期,他研究出卖虾脑汤面,一碗热气腾腾的虾脑面端上来,赤蕾赪尾,简直是一碗白玉盖珊瑚面,有人楞叫他珊瑚面。此外菜肉蒸馄饨,大闸蟹上市时候的蟹粉汤包,更是名闻遐迩。有一个时期笔者跟金融界朋友,在大中华饭店开有长房间,上海名琴票陈道安哲嗣青衣名票陈小田,因为大发啾仄嘈杂,所以一到河虾旺市,总是来到大中华我们的房间吃虾脑面,这时候倪红燕还没有跟郑小秋结婚,她想跟陈小田学平剧落花园,在大中华吃了三顿虾脑面,就把全出落花园学成了。您说虾脑面的效力有多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