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富莱嵌入式周报》第51期:2018.04.16---2018.04.22

 remag 2018-04-23

 

说明:

2、泪奔,又是凌晨四点了才整理完。




1、Eclipse基金会做的2018年物联网调查报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这里选择几个大家关心的进行说明,另外由于参数与调查的程序员使用多个编程语言,所以总体结果是大于100%的。

    去年的发帖:Eclipse基金会做的2017年物联网调查报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涉及编程语言,RTOS,云端等关心的问题
(1)、物联网编程采用那种语言,C/C 依然是首选。
 (2)、物联网网关采用的编程语言,相比去年,Python超越了C。
 (3)、物联网云端采用的编程语言。测试结果中首选的是JAVA,JS,Python和PHP。
 (4)、物联网设备采用的操作系统,测试结果中首选的是Linux,Windows和FreeRTOS,裸机也占了较大的比例,后面就是大家熟悉的Mbed OS,Contiki等。
 (5)、物联网网关采用的操作系统,这个基本就是Linux和Windows的天下了(Windows含Windows IoT core, Windows Embedded和WinCE),其它的小型系统只适合做些小玩意了。
 (6)、Linux作为物联网首选的系统,具体采用的发行版本占用比例如下,Raspbian和Ubuntu旗鼓相当。
 (7)、用作物联网网关的硬件平台主要是X86架构。
 (8)、云服务器厂家,主要是是亚马逊,微软和Google。
 
(9)、物联网协议。


2、 微软联合MTK也推出跨界处理器,内置安全技术,连网功能等,搭载自家Azure Sphere物联网系统提供一条龙服务,年末批量上市
视频演示1:


视频演示2:


    目的是提供单芯片的物联网一条龙解决方案,从芯片设计,软件设计,云端,开发环境全包,而且定位超低价芯片。


    在国外的一个网站还展示了这个芯片如何抵御攻击,实现高度安全性。


    虽然BlackBerry的QNX和英特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VxWorks在工业,汽车和医疗行业雄霸多年,但是Azure Sphere也不甘示弱。

下面是一个照片,芯片仅有指尖大小:



 通过微软的VS提供芯片开发调试
 各大厂商均将参与进来


3、 FatFS升级到0.13b版本(更新日期2018-04-07)
    更新记录如下:


4、TouchGFX又拉拢了一家智能家居厂商Niko,为其提供界面设计服务
    之前做的详细报道:TouchGFX从只有几人的团队,发展到11-50人的团队,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不成功都难,这是技术团队创业成功的励志故事



5、英特尔再次带来的数百架四轴的极炫show 
视频演示:

截图:






6、 Micrium为STM32H743制作好的最新版 uC/OS-II V2.92.14和 uC/OS-III V3.06.02例程
    仅支持TrueSTUDIO和IAR,看来Micrium已经彻底跟MDK分道扬镳了,详情看此贴:FreeRTOS按耐不住,也加入MDK软件包大阵营,Micrium不鸟他们了,另立山头


7、STM32H7综合性能测评
    既然是测试综合性能,就得来个花式的应用,要不没法装X。首先上我个人比较喜欢的RTX5,然后就是emWin和最新版的RL-TCPnet网络协议栈,H7另一个重要的16位ADC,等后面有时间了测试。这里我直接将H7内部512KB的AXI SRAM作为空间,虚拟出一个480*480的VNC远程桌面,实际测试性能爆表,几乎可以跟F429外接显示屏性能媲美。


    不过实际测试过程真是把我坑惨了,这个功能刚做出来的时候以为做好了,谁知测试了20分钟竟然死掉了。害我从前天早上8点就开始搞,一直弄到昨天下午5点才搞定,搞的我简直怀疑人生,真是一把辛酸泪,做应用最怕这种运行一段时间死机的。

    STM32H7内部SRAM虚拟480*480的远程VNC桌面,界面数据更新速度1MB/S以上,流畅度顶呱呱。

数据信息:
 

界面:
 

流畅度,任性的拖拽控件(GIF格式图片)
 
    彪悍的波形刷新效果,全程无撕裂,无闪烁,实用价值大大增加。看效果,GIF是做的10帧,波形刷新速度配置到了30帧,而且是用的性能捉急的Graph控件,如果采用二代示波器的波形刷新方案,将再有一个极大提升。


后面有精力测评其它外设了再跟大家汇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