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是保证人体代谢中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人体的呼吸系统主要包括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气管和各级支气管)及肺泡组成。而呼吸运动则是借助主要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辅助吸气肌(胸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背阔肌等)、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壁肌)驱动。 人类其实存在两种呼吸方式: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腹式呼吸以膈肌活动为主、腹部随呼吸起伏;胸式呼吸以肋间肌活动为主,胸部随呼吸起伏。一般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成年人为两者混合,但女性偏重胸式呼吸,男性偏重腹式呼吸。 1、运动健身时肺通气量增大 运动时,我们需要更多的氧气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以维持代谢,体现为肺通气量增大。一个呼吸周期内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体积之和能达到安静状态时的4倍以上。呼吸的频率也随之提高,达到安静状态的3~4倍。 2、运动健身时肺换气功能加强 运动时呼吸细支气管会扩张,使得通气肺泡的数量增多;另外,肺泡毛细血管也会扩张,使得肺毛细血管增多,从而使呼吸膜的表面积增大。整体上增大了组织血流量,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不锻炼的人,在20岁以后,肺换气功能将日趋降低,而经常性的运动健身,则能推迟肺换气功能的自然趋势。 3、运动健身时合理呼吸能提高锻炼效果 运动时以口代鼻或口鼻并用,能更容易呼吸,减少缺氧的可能性。 针对训练动作的特点选用腹式呼吸或胸式呼吸,使动作更标准、身体更稳定。比如卷腹练习时宜采用胸式呼吸,而引体向上练习时宜采用腹式呼吸。 针对动作的开合、起伏,进行合适的呼气、吸气或憋气,比如“俯卧撑”的身体下落时,两臂外展,胸扩张,应采用吸气,而撑起时则应呼气。而在负重深蹲的起身是为了更好的发力,可考虑采用呼气或憋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