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泡汤品苏式味道,三天两夜的“佛系”小短途

 Star_dawn 2018-04-23
江苏的冬天很是湿冷,明显的感觉到刺骨的寒风,明明最适合宅在家的,不知道什么念头想跑出去浪几天,去哪都行哪都想去的我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好吧那就去苏州吧,反正90后流行佛系旅行。
第一天:来树山温泉感受暖暖冬日

中午到达苏州火车站,推荐大家在火车站购买苏州漫游卡,18元1张,有效期到年底,公交地铁景区都能用,可以在地铁站充值,三天的行程觉得用这张卡蛮方便的。

苏州火车站有直达树山风景区的公交车不过不在火车站里头,背着大书包好不容易找到了火车站里的公交车站,一圈一圈绕的晕头转向结果发现没有316站台,打开手机看了导航才发现要下负一楼才行,在底下找到316公交站,公交车约一小时的车程到达树山,苏南最好的天然温泉就在树山了,树山景区可以选择的温泉挺多的,比较了价格环境等因素提前在网上定了原社云泉温泉酒店,每个房间都单独配了浴池,私密性比较好,每天下午3点到10点提供温泉。另外如果喜欢露天温泉也可以选择室外的,有几个小池子可以尝试哦。

酒店不提供晚餐只能出去觅食,临近树山有一片农家乐,价格都还蛮划算的,因为来的这天天气不怎么好外面风比较大所以我就没出去找农家乐了,而且下午泡的温泉实在太暖和了,脚根本迈不开大门。前台给了一份附近的外卖店合集,我打电话随便点了一份糖粥一份糖芋苗,外卖送过来大约半个小时,还是热乎的!

糖粥是苏州著名的小吃,红豆跟粥都是分开做的,红糖选的也比较精细,口感真的是很甜的那种,如蜜糖一般,“甜粥”果然名不虚传,抿一抿就在嘴里化掉了,糖芋苗口感很细腻,芋头软烂不粘牙,甜食热量高,但是味道真的很赞,减肥什么的我早就忘记了。

第二天:太湖湿地享受自然,老街感受古朴风味

清晨打车前往太湖湿地公园,约半个小时的车程,买门票的时候是连着船票一起买的,湿地比较大加上今天又是大风,选择船出行是个比较明智的选择,要注意的是船不走回头路,想要从中途的某个地方会大门要先坐到终点才行,码头有专门的人检票,20分钟一班。

湿地公园有个挺大的熊猫馆,离大门口挺近的所以一进门便去找大熊猫啦,一共两只,一只正在睡觉一只正在津津有味的吃竹子。

不过···大熊猫你是不是该洗澡啦?身上脏脏的呢!作为国宝呢可要注意形象哈哈哈,这样脏兮兮的可不好。

看完大熊猫便搭上小船去看候鸟啦。有客不多所以整个船上除了我也没有别人了,有一种土豪包场的感觉!今天运气超好看到了大群灰鹭,远望它们都站在那边似乎没什么动静,船一靠近便扑腾扑腾飞起来了,开船的大叔说每天冬天它们都会来这里过冬。

小船继续开,碰到了岛上的几只小鹿,现在都是放养的状态,听大叔介绍,它们还会游泳,有一年冬天下雪,他开船见到小鹿都在水里游,刚开始来的时候只有几头,现在已经二十多头了,今天的运气真的太好啦!

离开码头在湖边转转,阳光洒在湖面上闪着光,景区里的树叶红彤彤,冬季里的一抹鲜红。

一上午的时间过得很快,附近能吃午餐的地方感觉就只有景区的餐厅了,于是便打车回了市区,半个小时的车程睡了一觉,午餐选择了山塘街附近的餐厅,因为回到市区已经一点多了,肚子早就饿的咕噜咕噜直叫了,便点了一份汤面以及一份炸猪排,这家店叫新梅华,是一家地道的苏州美食,大概开了三四十家分店吧,这家店以点心、小吃为主。

最喜欢的滋滋的煎炒声,伴着冬天的油星悄悄端上桌,炸猪排火候掌握的很好,不会觉得油腻,自幼喜欢炸物,从街边巷子的炸串,到日式天妇罗的精细,每一种都让我深陷其中,肉食动物对于肉肉的需求永远都是不够的,几块猪排下去才微微有满足之意,咀嚼时汁水在嘴里翻腾,这大概是冬天最让人享受的一件事。

之前大学期间就听室友念叨着苏州的汤面,说每家都有每家的独特味道,她可以连续打卡一个月吃不同的汤面,昨天就有点馋了,想吃面条,但是害怕外卖时间长会影响面食的口感,便忍到了今天,虾仁大肉面似乎是店里最出名的,当然价格也不美丽哦36元一份,然而喝起第一口汤才明白室友为什么总是夸赞家乡的汤面,地道高汤,很是醇香,油跟面汤融合的很好,入口能觉察到油的香气但不觉得油的腻人,面条很劲道,就着汤水吃很满足!虾仁比较小,Q弹极佳。一份猪排下肚,看到面里的大肉心想完蛋了这怎么吃得下,不得腻死我,但是吃起来觉得啊啊啊怎么这么好吃!!甜甜的口感我能吃三块!

餐后步行到山塘街大约十分钟的路程吧,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所以叫"七里山塘"。

山塘街是苏州古代的金粉地,跟南京的夫子庙大概有点相似,每个城市都有这样一条“街”,装修的很有特色,卖着差不多的东西,某宝包邮可能还比这里买便宜很多,唯一不同的是历史的差别,唐朝时期白居易为了使苏州的水利交通更加方便,便修了这条虎丘到阊门山塘河,河北边的路叫作山塘街。

其实我也只走了其中的一小段,因为这条路实在太长了,沿河两边有很多巷子,巷子里有住宅也有零零散散的小店,小船慢慢摇,山塘的故事慢慢听。路口一家小店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一排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种书签,都是游客写的,有时候在旅行的路上我也喜欢留下一些东西作为纪念。

住宿定在了平江路附近,恰巧离耦园很近,50米左右的路程,便趁着耦园关门前进去逛了一圈。耦园的位置稍微有一点点偏僻,感觉像在小巷子里,有种隐秘感,傍晚的游客并不是很多,工作人员说来的稍微有点晚了,不然可以听里面的评弹,说这是园里最值得看的,所以提醒大家来耦园的话一定要早些哦。不经意的发现居然还有桂花呢,但是没有什么香气。

玩的时候发现一对情侣正在拍写真,苏州额园林真的是超赞的取景地,随便一张都是可以用来做壁纸。

靠近后门发现了一个旅行团在上船,问了工作人员才明白古代在这附近都是靠水路,这也是为了一种传承,大叔摇着船桨,走的时候还唱起了歌

晚上很想吃肉,然而观前街离自己还要步行一段时间有点不想动,便在附近找了一家火锅店享用晚餐,这家名为熬八年的火锅装修的还不错,不愿吃辣便点了酸汤白肉锅底,口感出奇的好,酸爽带劲!上菜之前先喝了一碗火锅底料!

牛肉羊肉火锅必点,牛肉一不留神多煮就几分钟,原以为会老的嚼不懂,没想到微微带着筋的嫩肉弹而有力非常鲜美,吃起来带有点点层次感,带着酸酸的汤底味,一盘下肚发现自己忘记调调料,难得的美味,没有各种调味品撑场子还是那么香,可见品质。羊肉薄切,大片的肉肉着实诱人,清晰的纹路肥瘦相间,下锅十几秒即熟,一口下肚美味无比,入口即化,从此爱上这只羊!摸摸肚皮圆滚滚了,冬天的火锅永远是让人最幸福的。

晚上的民宿赞的不要不要的,经过这里根本想不到这是民宿,没有半点招牌非常隐秘,三层的小楼层,一楼大厅二楼茶室二楼卧室,安排的刚刚好,喜欢在二楼席地而坐的感觉,时而能听见几句苏州的方言,与快捷酒店的体验截然不同,感觉做了一回地道的苏州人。

第三天:最精致的园林在这里

苏州行的第三日并没有睡到自然醒,一大早就起床了,平江路很是安静。早起的原因是想去吃北寺塔附近的朱新年点心,这也是大学室友强烈安利给我的一家店,上学那段时间我经常去吃学校的芝麻元宵,她总是跟我提起家乡的鲜肉馅的元宵才叫美味呢!作为肉食动物的我吃过肉馅的包子饺子月饼,就是没吃过肉馅的元宵,每次听她说都流了一地的口水,今天一定要来尝尝。

半开放式的厨房让人一眼就能看到里面正在忙不停的阿姨,阿姨们手法娴熟,拿捏得当,十几秒就包好一个元宵。

点了3只鲜肉元宵一份鲜肉生煎,刚开始吃第一口被烫到了,不过里面的汁水真的超级超级鲜!肉肉的分量也很足,一个小肉圆在里头,弹脆好吃!

饱餐过后来到了拙政园,来苏州不能错过拙政园,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景色,冬季的拙政园依旧是满满的人气,淡季70元的门票价位也适中

园内湖面还结着冰,所以看起来非常安静,不由的放慢了脚步,生怕打扰这一片宁静。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典型代表,如果你来苏州有很多园林无法选择,那就来拙政园啦,足足一个上午可以细细逛,拙政园的蜡梅也开花了,金黄一片,寒风中的香气使人更加沉醉。

拙政园的鸳鸯很出名,卅六鸳鸯馆常常是游客的打卡地,但是今天不知怎么回事,只看到一只鸳鸯,咦?你的小伙伴呢?怎么就你孤零零的在水里,湖水那么冷,快叫你的小伙伴一起出来晒太阳吧!

逛园林建议请个导游比较好,不然自己也不太懂,只知道欣赏景色,我是一路上蹭导游嘿嘿,亭台楼阁听着导游的讲解顿时懂了不少。中午我又想吃面啦!附近一家奥灶面似乎人气挺旺盛,进店一看价格真心划算,一般都在10元左右,另加浇头也很亲民,据说苏州的鳝鱼浇头做的很好便点了一份鳝鱼面,拿着相机拍拍拍阿姨好心提醒我你不吃就坨嘞,赶紧拌一拌趁热吃。于是立马把鳝鱼倒进去,鳝鱼是冷的,小碟底下还有冻冻,放进面里拌一拌更加鲜美。

因为下午还要回去便选择了两个小园林,这两个园林靠的也近就面对面,可以买一张联票30元逛两个景点。

沧浪亭景区比较美的是园内的大片假山,假山顶上则是最出名的沧浪亭。

冬天许多树叶都掉落了,所以鸟窝看起来显得很突兀。早上在拙政园看到了一大片蜡梅,下午在沧浪亭也闻到了阵阵梅香。

翠玲珑是园里比较有名的小景点,周边的翠竹密密麻麻,寒风中傲然挺立。难怪这个地方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静观之地。

可园就在沧浪亭对面,不是很大,园里人比沧浪亭稍微少点,瓢亭在其中显得很安逸。

园里的杨柳已经落光了叶子,看着觉得有点冷,相信过一个月又能生机勃勃啦。

逛完两个园林便去火车站啦,园林附近有地铁站直接坐到火车站,回程还是很顺利的,三天的行程不急不赶,泡到了苏州地道的温泉尝到了苏州地道的美味住到了苏州地道的民宿,心情棒呆啦哈哈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