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王策65:敬畏人民

 博览众长123 2018-04-23



2700年前宰相管仲写给帝王们治国理政的一部书

它是一位宰相对帝王的私密传授

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悄悄读它


畏民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因此,管子提出了畏民。

       

畏民就要接受人民监督。《管子·小称》说:“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渊,民知而取之。是以我有过为,而民毋过命。民之观也察矣,不可遁逃以为不善。故我有善,则立誉我;我有过,则立毁我。当民之毁誉也,则莫归问于家矣,故先王畏民。操名从人,无不强也;操名去人,无不弱也。虽有天子诸侯,民皆操名而去之,则捐其地而走矣,故先王畏民。”。可怕的是自身不善,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丹青在深山,人们了解并把它取出来;美珠在深渊,人们也能了解并把它取出来。所以,个人可以有错误的行为,人民却不会有错误的评价。人民看问题是太清楚了,谁也不能瞒过他而为非作歹。所以,有好处,人们就表扬;有过错,人们就指责。对待人民的指责与表扬,不需要再回去问自家人。所以,先王总是敬畏人民。持有善名而且听从人民,没有不强盛的;持有恶名而且抵制人民,没有不衰弱的。虽然有天子诸侯的地位,人民都持其恶名而离去,那就只好弃其领地而出走了。所以先王是敬畏人民的

      

君主要保持威严,民畏和畏民是相辅相成的。《管子·形势解》说:“人主者,温良宽厚则民爱之,整齐严庄则民畏之。故民爱之则亲,畏之则用。夫民亲而为用,王之所急也。故曰:''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

      

畏民就要爱民。《管子·小匡》篇记载,一天,齐桓公问政于管子说:“吾欲修政以干时于天”要从那里做起?管子回答说:“始于爱民”。《管子·形势解》说:“人主能安其民,则事其主如事其父母。故主有忧则忧之,有难则死之。主视民如土,则民不为用,主有忧则不忧,有难则不死。故曰:‘莫乐之则莫哀之,莫生之则莫死之’。”


畏民就要厚民。《管子·形势解》说:“民之所以守战至死而不衰者,上之所以加施于民者厚也。故上施厚,则民之报上亦厚;上施薄,则民之报上亦薄。故薄施而厚责,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故曰:''往者不至,来者不极''。”

      

畏民就要亲民。《管子·形势解》说:“莅民如父母,则民亲爱之。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莅民如仇雠,则民疏之。道之不厚,遇之无实,诈伪并起,虽言曰吾亲民,民不亲也。故曰:‘亲近者言无事焉’。”

       

畏民就要责已。《管子·小称》说:“善罪身者,民不得罪也;不能罪身者,民罪之。故称身之过者,强也;洽身之节者,惠也;不以不善归人者,仁也。故明王有过则反之于身,有善则归之于民。有过而反之身则身惧,有善而归之民则民喜。往喜民,来惧身,此明王之所以治民也。今夫桀纣不然,有善则反之于身,有过则归之于民。归之于民则民怒,反之于身则身骄。往怒民,来骄身,此其所以失身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