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的自然书单来了...... 上周写了篇《大多数爸爸还不如个鸟......》的文章,很多妈妈说这文章涨知识、超有趣,就是标题太拉仇恨了,老公肯定不会看。 哈哈,我是有意把标题取得“过”一点,不过,真不是故意拉仇恨的,就是想把科普文章的调性弄得轻松有趣点,让大家笑着笑着就能够多了解一点自然。 开始做科考营活动,接触了很多很多热爱自然科学的孩子,常常被他们的热情和专注所感动。再仔细分析就发现,这样孩子的背后总是有一对(位)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父母。 当他们对自然心存向往,对科学充满仰望之情,才会在孩子的教育中有意或无意地强调这一方面,才会有事没事地带着孩子往户外跑。 他们心里明白:在钢筋水泥的工业化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让孩子什么都不缺,却拉远了孩子和自然的距离。他们需要自然科学教育,帮助他们了解我们生存的地球,理解万物生长,学着保护自然生态。 有位妈妈在文章后面留言,希望我能推荐一些自然科学的绘本。 这几年,陪着小川看、筛选出版社寄来的书,我真的阅书不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自然科普类的书。可能本身我们也比较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小川几乎一半的书都属于这一类型。 这些自然科普类的绘本,有的图片精美,有的擅长讲述不为人知的科普秘密,有的严谨周密,有的饶有趣味性…… 随着我们开启科考营活动,接触越来越多热爱自然的孩子、一次又一次带着他们去野外探险,我也一直在思考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自然科普书。 看着孩子在野外,惊叹于萤火虫的闪亮、惊叹于猎豹的速度时,我发现,接近孩子生活,有感情、充满生命气息的书才是孩子需要的。 这些天,为了帮大家整理出一份不错的自然书单,我翻箱倒柜把自然方面的书都找了出来。 这只是一部分~ 还拜托出版社的朋友给我发来最新出版的书。 研究了好久,终于整理出来了一份这样的自然书单。 ♥ 《我的自然科学课》 作者:[日]三枝博幸 绘者: [日]松原岩树 译者:李奕 出版社: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适读年龄:5岁以上 这套书一共有四本,分为《如何养水生动物》、《如何养昆虫》、《如何养小动物》、《如何种蔬菜》。 这些事,我小时候都干过,现在回忆起来,嘴角都会不自觉的往上扬。所以,看到《我的自然科学课》时,一下子就被它的打动了。 没想到,小川也非常喜欢,光是《如何养水生动物》,我们来来回回就看过3遍,有些部分反反复复地看过,在我们养乌龟、寄居蟹遇到困难的时候。 这正是这套书最大的特点,它把相关的知识融入到种植、养殖动植物的过程中,既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比如,在《如何种蔬菜》里,介绍了黄瓜、南瓜、西瓜、丝瓜等20余种植物的种植方法。 告诉孩子怎样育苗、田间准备工作、照料、采摘:
顿时觉得生活竟然可以如此“细致”,种菜怎么如此有情调。 现在,在我家的院子里,有韭菜、生菜、番茄、葡萄、石榴、连翘、玫瑰、竹子等等。我们总是带着小川一起,浇水、抓虫、剪枝...... 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小小的努力,让他在生活中就能感受万物的变化、自然的神奇,同时培养他的爱心和动手能力,一举多得。 ♥ 《法布尔昆虫记》 原著:法布尔 文:高苏珊娜 图:金成荣、李明淑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适读年龄:5岁以上 《法布尔昆虫记》是公版书,存在很多版本,这个版本是众多版本中比较好的一个,插图曾经获得过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插画金奖,是当当网上的五星畅销图书。 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就像在听一个老爷爷讲故事一样,感觉特别亲切,他的文字,充满了爱意和温暖。 在他的笔下,蝉不是那些晦涩难懂的科属、类种,而是一个精灵,在夏天的树上蝉鸣。 他的文字非常灵动,好像重现了我的童年一样。 跟着他,循着小时候的足迹,寻访搬家的黑蚂蚁、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勤劳的小蜜蜂,还有那调皮的金龟子……好像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昆虫世界。 这真的可以说是一部虫虫世界的“荷马史诗”。 ♥ 《三色墨镜绘本》 著绘:阿尔贝托·博尔戈、马特奥·戈勒 译:爱科维特 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适读年龄:3-6岁 川妈分享:先给大家看一个视频,你们就知道我是怎么被吸引的了。 怎么样?很有趣吧,当初我和小川用三原镜看的时候也被震撼到了。 虽然它的知识点不多,但是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让孩子清楚地观察到“演变”的过程。 感受到毛毛虫变身蝴蝶的美丽。 感受到一年四季的流转。 非常震撼和有趣,能让孩子不断地在惊喜中收获知识,探索世界。 如果每一本自然科普书都能做到这么生动、有趣,还有哪个孩子会拒绝亲近自然呢? ♥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作者:高春香、邵敏 绘者:许明振、李婧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适读年龄:4-9岁 川妈分享:这套书我们前几个星期刚团过,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要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因为这是目前为止,我见到的一套最好的书写二十四节气的书,能让我感受到热气腾腾的生活以及这个民族伟大的传统。 故事从牙牙跟着爸爸回山东老家过年开始。 他们要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爸爸说,那里是黄河中下游,一年四季变化分明。古老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在那里产生的。” 翻开下一页,是对节气的具体讲解:从这一天是怎么来的,中国历史上如何庆祝,古人写过的应景的诗词,到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在这个节气会发生的变化,以及人们在这个节气中会做哪些农耕、吃什么食物,等等,一一道来。 每一个节气都讲得很全面,但又不复杂,都是点到即止,刚刚好。 四本书,四个季节,24个节气,周而复始,万物循环,一年过去又迎来新年。 每一幅扉页都是一幅美丽的水彩画卷。同样的场景,不同的季节,有规律又各相异。时间都去哪儿了?答案就在这里。 春~ 夏~ 秋~ 冬~ 这样,让孩子跟着二十四节气在时间的脚步里成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细微观察,在探索大自然、探究科学事物、辩证学习古人智慧中获得真知。 比起那些一成不变的玩具,这看上去更弥足珍贵。 ♥ 《自然通史》 作者:[英]克里斯托弗·劳埃德 绘者:[英]安迪·福肖/图 译者:方哲卿 出版社: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适读年龄:7-14岁 从来没有哪一本书,能让我有一览众山小的既视感,但这本书,它用一张纸就尽显了45亿年自然的气韵、生命的肌理,让我一眼就能看穿45亿年生命的历程。 小川很喜欢跟我一起玩这本书,玩着玩着经常就玩high了,我们会各自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然后研究它的前世今生。 比如,一条鱼到底要经历怎样的艰辛,才能成长为一条鱼呢? 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的问题很傻,一条鱼就是一条鱼嘛,还会有怎样的艰辛?但是,从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它生命蜕变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 《亲亲自然》 摄影:[日]久保秀一 文:[日]七尾纯 译者:李丹 出版社:希望出版社 适读年龄:3-8岁 《亲亲自然》是一套由真实照片组成的自然科普绘本,充满大自然的气息。 它的表现方式很特别,用摄影的方式把那些平时我们很难看清楚的小虫子,一下子清晰地展现在面前。 随手拿出一本都能够听到高山流水,看到自然百态。 《落叶纷飞》,坑坑洼洼的黑岩石,被溪水一浸润,亮晶晶的。石上静静躺着的落叶,褐红色中还泛着黄绿,铺在细小又美丽的纹路上。 里面的小动物也都特别调皮可爱,像极了我们的孩子。 比如,《寻找春天》里小瓢虫好奇心重、又没耐心。蒲公英乖巧懂事,遵守和小瓢虫的约定,说话算话准时开花~ 《亲亲自然》非常打动我,透过他,我看到了美的精华。 其实,大自然本身是绝美的,就看我们会不会观察,能不能体会得到。希望《亲亲自然》也能够打动你,带孩子走进自然。 跟三毛一样意识到,“孩子们的童年很快就会过去,我要他们有一点点美丽的回忆,我不怕麻烦。” ♥ 《我的收藏》 文/图:[日]盛口满 译者:杨媛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适读年龄:3-8岁 小川很喜欢在大自然里收藏各种东西,石头、树枝,每次我们去公园,他都要捡一些回来。 有好一阵子我不太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喜欢把这些东西捡回来,后来,看到这本书,我才感受到,看到自己收集了很久宝物在那,是一种多么的满足和充盈。 第一次翻《我的收藏》的时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美。 打开书就仿佛发现了一个新世界的窗口,看着盛口满笔下充满野趣的画面,立刻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美妙的气息。 这是一种具有田园散文般质感的东西,一接触便恨不能一下跳到书里,去过那种自然朴素的生活。 在他的眼里,大自然到处都是值得收藏的宝物。 在筛选这些书的时间里,跟着这些书,读着这些文字,童年那些关于自然的记忆又一遍一遍地浮上心头。 我很庆幸,现在有这么多好地书,字句间的人情味儿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 让他们在最敏感、最好奇的年纪,有机会注意到平凡世界里的神奇事物:昆虫和鸟类,风、雪花和雨.....并籍由此发现事物的神奇之处。 希望,每一个孩子,能从这些书中看到自然的魅力,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