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棍球 莫力达瓦.曲棍球之乡 莫力达瓦 国家曲棍球 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 曲棍球是达斡尔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历史悠久,开展最广泛,独具特色的运动项目,2006年,“曲棍球竞技运动”被国家选录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训练场上 在上级领导及旗委旗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8月,莫旗职教中心曲棍球专业开始开设。当时,4名喜欢曲棍球运动的队员走进了莫旗职教中心,成为职教中心曲棍球专业的第一批队员。 新疆达斡尔族学生不远万里来到我校 在教练的悉心教导下,最初来到学校的几名学生球技快速提高,这也让更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更有6名新疆达斡尔族学生不远万里来到我校学习曲棍球,该专业现有学生164人,生源数量无论从地域上还是人数上都实现了新的突破。 ![]() ![]() ![]() ![]() 孩子们经过系统的训练开始在各类赛事上获奖,两年中,获国家级冠军4次,亚军1次;区级冠军5次,亚军2次;市级冠军5次。莫旗职教中心很快在曲棍球这个专业上被各个专业队所关注,有了成绩就有了谈话的资本,学校又为孩子们的出路想起了办法,哈尔滨体育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及国内知名的体育院校对我们的生源特别感兴趣。 ![]() ![]() ![]() ![]() 大部分孩子将走对口升学上大学,技术特别好的直接就被内蒙队、其他省队包括国家队直接吸收了。现已为国少队输送6名队员,内蒙古队输送8名队员。北京队输送1名队员。20人获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24人获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2人考入哈尔滨体育学院。 努力.拼搏 ![]() ![]() ![]() 为国少队输送6名队员 考入哈尔滨体育学院 学生代表王琪 ![]() ![]() ![]() ![]() 达斡尔族传统体育项目曲棍球,在学校成功实现了课程化、专业化、学历化。曲棍球专业课教师们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与训练体系,确保了学生们的曲棍球技能实现了质的飞越。 ![]() ![]() 2017年全国首批29名曲棍球转冰球运动员中我校曲棍球专业的学生就有16名,成为北京体育大学冰球集训队的主体力量,并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重视。他们有望参加2022年冬奥会,为孩子们的专业发展又多了一条新路。 ![]()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苟仲文 向我校队员敖健明了解学习和生活情况 随着曲棍球专业知名度的提高,莫旗职教中心的农学专业、汽修专业、计算机专业、幼师专业等也通过解决学生就业引来了越来越多的生源。 ![]() 一份份比赛荣誉,一批批的队员成长,也让曲棍球项目有了发扬光大的基础,更让莫力达瓦曲棍球之乡的美誉有了叫响的底气。 ![]() 荣誉榜 2016年8月参加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U18男子组,获得亚军; 2016年参加内蒙古青少年锦标赛,分获U18组男子组、女子组冠军, U15组女子组冠军、男子组亚军的优异成绩; 2016年,在呼伦贝市曲棍球比赛中男女三个队均获冠军; 2016年,三人入选国家少年队; 2017年2名队员顺利考入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学习本科; 2017全国青少年锦标赛U18男子组冠军;全国青年曲棍球锦标赛冠军; 2017全国青少年锦标赛U15冠军; 2017全国U15曲棍球总决赛冠军; 2017年内蒙古青少年锦标赛比赛男子U18组亚军; 2017年,呼伦贝尔市青少年锦标赛U18组冠军; 2017年呼伦贝尔市青少年锦标赛U15冠军; 2017年,有6人入选国家少年曲棍球队; 2017年响应国家体委曲改冰的号召,我校16名学生成为北京体育大学冰球集训队的中坚力量,受到国家体育总局高度重视。 2018 年初,为内蒙古曲棍球队输送8名队员。另外1名同学被北京曲棍球队选中。5名同学也将到甘肃等省队效力。 在不到3年时间,我校共培养一级运动员18名;二级运动员43名; 国家曲棍球 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 监制/范兴元 策划/关晓旭 编辑/王旭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