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adeleine Vionnet:和Coco Chanel齐名的“斜裁女王”

 zmlyzzy 2018-04-23

集齐了!经典配色方案之红、橙、黄、绿、青、紫、无彩色系



❤2017.9.13 来自扒时尚 03:09

Chris Garneau——《Fireflies

提到上世纪20、30年代的著名时装设计师,大家往往能想到的就是香奈儿,毕竟有句话说“每个女孩都应该拥有一件香奈儿”。今天给你们扒的是在同时期和Coco Chanel、Elsa Schiaparelli齐名的设计师——Madeleine Vionnet。

在八妹看来,能被称为服装设计大师的人很多,这些大师分为创造者和创新者,创造者如Christian Dior,“new look”的出现彻底重塑了女性轮廓,创新者如John Galliano,用更为反叛的设计刷新了“new look”的呈现。而Vionnet是前者,因为她发明了服装裁剪的手法——斜裁。

斜裁(bias-cut)

斜裁法原名为bias-cut,Vionnet巧妙地运用面料斜纹中的弹拉力,进行斜向的交叉,也有人称这种服装为“手帕衣服”(hand kerchief Clothes)。

斜裁法是采用45°对角裁剪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掘面料的伸缩性和柔韧性,更适合人体运动。并利用其自然垂坠使衣服仿佛身体的第二层肌肤。

在此之前,所有时装都是直向的裁法缝制。

直裁是以布料的经纬作为服装悬垂方向,因为布料的经纬方向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所以直裁是延续时间较长的一种服装裁剪方法。

斜裁法最困难的莫过于边缘的处理,Vionnet经常运用菱形、三角形的接合制成裙装下摆,还有抽纱法、缝补法、刺绣,以及由贴边处垂下的长条缝饰等千变万化的多种处理手法。

“斜裁”法至今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时装设计师。包括现在熟知的Issey Miyake 、Jean Paul Gaultier、Vivienne Westwood、Alexander McQueen等。

1876年,Vionnet出生于法国的奥贝尔维利耶,因家庭经济缘故,十二岁便去巴黎裁缝店当帮工,十八岁匆匆结婚,不久即告离异,第一个孩子也夭折了。

个人生活的不幸,没有使她消沉,她只身欧洲工业、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城市伦敦,Vionnet在朋街的凯特·贝莉的制衣店里学习裁缝技术,虽然她不谙英语,但仍用心学习。

伦敦的生活奠定了Vionnet的服装专业基础,1900年再度回到巴黎,她先受聘于当时出名的卡洛姊妹服装公司,1907年转入著名的杜塞公司工作,最终离开了工作五年的杜塞公司,1914开设了自己的时装店。

1930年,她已经成为高级时尚的领导者,性感的斜裁礼服被当时欧洲上流社会贵族和好莱坞明星 Katherine Hepburn、Greta Garbo等穿着。

当一战波及法国时,她关闭了自己的店面,前往罗马避难,但两年后她的服装店在巴黎的重启对于激发Vionnet的创作灵感和品牌推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当Vionnet身在意大利时,她发现自己痴迷于古希腊和古罗马世界的文化艺术。这些珍品成为了她返回巴黎后对于造型与审美的灵感。法国版Vogue曾发表过一篇关于Vionnet的采访,其中她解释道:“我喜欢关注老式服装和现代流行趋势,因为它们想表达的是所在的年代。”

Vionnet在阐述自己设计理念时还说道:“不为时尚,我只关心能够恒久的东西。”古时女人们动摆的服装和流畅的衣纹无疑是她灵感的来源,但Vionnet的杰作则是引发了古典时代的第二次文艺复兴。

Vionnet是20世纪初期少有的几位将女性着装从紧身胸衣中解放出来的设计师,另外几位是Paul Poiret和Coco Chanel。她的设计强调女性自然身体曲线,反对紧身衣等填充、雕塑女性身体轮廓的方式。

1924年,Vionnet在纽约时报中曾说:“自然的则是最好的,肌肉的紧实是每个女性通过锻炼都可以得到的。但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要进行承重训练,而是要常做那些能让你感到健康和快乐的事情,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不仅仅是裁剪的手法,Vionnet的设计在感觉上也使得后人无法轻易超越,Vionnet的设计中,蔓纱及丝的使用,使得服装整体效果更加飘逸,体现出完美的气质感。

由斜裁法做基础,Vionnet创造出名噪一时的露背式晚礼服、修道士领及斜角花瓣式裙。这种独创的技艺很难复制,很长时间都让同行望尘莫及,其独到之处,与其说是一种款式,不如说是造就了一种崭新的女装结构。

在设计过程中,她注重人体和立体造型。首先,她对画平面草图不感兴趣,她说:“如果只藉着素描就做出服装,可能就不会这样强烈地影响服装界。”

每逢设计时,她都是直接在人体模型上反复试验:缠绕、打褶、别布和剪裁,不厌其烦,直到满意为止。

为了准确体现人体,她用木头、帆布做了一个按比例缩小的、约一米左右的人体模型,该模型具有人体必须的关节,不仅能表现人体美感,其手足的移动更能使她的设计注意到人体运动时的活动幅度及动态美。

运用这种方法,她能方便地在小模型上取得“草图”,然后再放大到真人尺寸,最后完成昂贵面料的成衣。所以,Vionnet认为利用“人体模型”是设计服装的唯一方法,这过程还能发现面料的特点,以便创造出最佳效果。

因而,Vionnet又被人称为“服装建筑师”。她自己也说:“相比于画家,我可能更多的是一个雕刻家——对形状比对颜色要敏感。”

Vionnet的做工上乘,面料要求亦上乘,她特别喜爱那些透明而硬挺的面料。为了实现其独特的设计,她要求厂家为她生产140厘米阔门幅的丝绸,它比通常门幅宽出一倍。

她喜欢选用软丝绒、缎子、暗翼纱(玻璃纱)、雪纺绸、金银丝织物,她对面料使用上的一大突破是:将长期用作内衣的双绉面料,首次用作外衣面料,在当时确属大胆尝试。


Vionnet以后的设计师们,设计风格虽与传统时装大相径庭,但在谈到对自己设计影响最大的前辈时,都会不约而同地提起Vionnet,时装大师迪奥曾说:“Madeleine Vionnet 发明了斜裁法,所以我称她是时装界的第一高手”,法国高级时装大师Azzedine Alaia也说:“她是一切的源泉,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基础。”

相比于当年她设计的服装只有非常富有或著名的人才有资格穿着,如今Vionnet的影响力已不如同时期的其他品牌,但谁都无法否定她为时尚界留下的最大的功绩“斜裁”法,至今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时装设计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