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 多 节 龙 凤 纹 佩 战国早期 长48厘米 宽8.3厘米 厚0.5厘米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 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博物馆藏 出土时这件玉器被卷折着置于曾侯乙的下颌附近,一说为配饰,一说为玉缨(即帽带)。其功能究竟如何确定,尚无定论。 玉料呈青白色。全器呈长带形,由5块玉料分别对剖制成,共26节(一说16节),分为五组主体构件,套扣成一个形似长龙的整体。其中有四个活环,利用金属榫插接,可以拆开;八个活环采取镂空技法制作,不可拆卸,但各分段都可以自由卷折。整件玉佩中共雕刻有37条龙、7只凤、10条蛇(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找看)。 各节构件的主纹饰是龙、夔龙、凤、兽面,形象正面和侧身兼备,也有集龙、凤鸟于一体的现象。上述主纹饰表面再加以蚕纹,杂以弦纹、云纹、绞丝纹,纹饰繁缛。 此器集切割、平雕、分雕、阴刻、剔地、透镂、接榫、碾磨等多种玉雕技艺于一器,工艺复杂,难度绝世,是战国时期治玉工艺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一件玉雕精品。 (图片via微博毒兔,文字参考杨伯达主编《中国玉器全集》) 【END】 |
|
来自: 昵称5929329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