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承吴风楚韵,修气贯淮扬,小小滁菊的辉煌历史!

 369蓝田书院 2018-04-23
全国四大药菊之一

属安徽省十大皖药之一,是药、茶两用佳品。主要产于滁州,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

菊花可作枕明目、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

属肝阳上亢者

可使用滁菊做成的药枕。


滁菊功效

滁菊的药用保健价值详见“十大皖药”滁菊篇介绍和中华药典(《中药志》,《本草纲目》)介绍。



所含元素丰富


现代药理检测分析表明,滁菊含有黄酮、挥发油、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有效成份,其挥发油中的桉叶油素、龙脑、桉叶二烯酮明显高于其它菊花。


32%-61%

滁菊总黄酮量比其它菊花高32—61%;


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10种微量元素;


8-40倍

滁菊中的“硒”比其它菊花高8—40倍。


——中国药科大学检


故已,我国名医中有,

滁菊可以代替其他菊花之用,

其他菊花不可代替滁菊的行规。


滁菊

气味清香

入口清凉


历史古韵
滁菊

早在北宋年间,人们就用滁菊做糕点食用,泡滁菊酒消毒祛火。


清乾隆年间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记载:“甘菊,安徽池河皆产,入药用”,可见滁菊已有二百多年的栽培历史。


大约1885年,一位姓范的菊农将菊花引至滁县,目前在全椒县等地广为种植。


清光绪年间被列为贡品,故又称“滁贡菊”。


古今赞誉
滁菊


清朝光绪年间《滁州志》曾记载“甘菊产大柳(今南谯区大柳镇)者佳,谓胜于杭产而不可多得”。


滁州太守王禹偁(chēng)在其《甘菊冷淘》中对滁菊入馔曾作过精彩描述:“经年厌梁肉,颇觉道乏浑。孟春奉斋戒,敕厨唯素餐。”


1862年《本草纲目》云:“滁州菊,单瓣色白,味甘为上。”


1957年中国《中药通报》评价到:“中医界公认滁菊为全国四大名菊中品质最优。”


《现代实用中药》一书评价“安徽滁州产者最清凉,不苦不甜,白菊中以此为最良”。


滁菊
辉煌发展且看今朝


“金陵锁钥、江淮保障”,滁州市金玉滁菊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滁州市滁菊研究所)坐落于美丽滁州,占地320亩,成立于1999年5月。


辉煌发展——做什么?

滁州市滁菊研究所专门从事滁菊新品种培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新品种开发,是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服务型机构。是滁州市、南谯区滁菊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


辉煌发展——强大的技术伙伴



近年来,滁州市滁菊研究所通过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安徽中医学院和滁州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先后承担国家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等国家、省、市滁菊科研项目十余项,研发了具国内领先水平的滁菊干花加工工艺,开发出“金玉”牌滁菊保健、药用、茶用及深加工等四大系列十余种产品。 


辉煌发展——取得的“一点”小成绩


滁州市滁菊研究所生产的金玉牌滁菊2002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04年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


2005年获国家“星火计划”金奖产品,中国绿色食品,;


2006年获安徽省十大名牌农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安徽省优秀旅游产品;2006年11月9日作为特供产品进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2008年7月通过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


2009年获安徽省著名商标,并获得四项国家设计专利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获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2010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推介会;


2014年获得“安徽老字号”;


2015~2016年获安徽省百佳旅游必购商品;


2017年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2017年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品牌;2018年元月获安徽省名牌产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