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效达成目标:就这9招,让成功率提高3倍!

 heii2 2018-04-23

00:00/34:48

大家好,欢迎来到维书会,我是小乔。今天要为大家解读的这本书叫《高效达成目标:就这9招,让成功率提高3倍! 》,这像是一本短小精悍的“目标达成”行动指南,可能一下午的时间就能够读完它,但它带给人的改变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总是完不成自己的计划,懊恼自己意志力薄弱的人。

几十年来关于成就的研究表明,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取得个人和事业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天生所具有的某些特质,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做对了一些什么事情。根据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他们用以设定和追求目标的策略,对他们的表现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当然有时这些策略并非他们有意为之。研究动机的科学心理学家们,已经开展过上千个研究去辨析和测试各种策略的效力和局限。发现这些策略都非常直接明了和简单,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这本书里的方法去改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作者简介

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哥伦比亚商学院动机科学中心的副主任。曾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该大学与卡罗尔.德韦克合作共事。海蒂是一系列风靡世界的畅销书的作者,如《成功,动机与目标》、《给人好印象的秘诀:如何让别人信任你、喜欢你、帮助你》、《你离成功,只差9步!成功者目标达成术》等。她常在《哈佛商业评论》《大西洋月刊》《今日心理学》等著名杂志上发表文章。

海蒂还是神经领导力研究院的高级顾问,帮助各个组织制定策略,以化解决策中的潜意识偏差,并培育一种着眼于组织成长的思维模式。

解读文稿

这本书的推荐序是国内一个著名的博客写手刘洋写的,他的兴趣爱好之一是研究习惯是如何形成的,但到目前为止,他没有很明确直接的答案,他认为相关的可改变因素太多。而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博士在本书中根据最近几十年来心理学的研究,总结出的成功人士的9条设定和追求目标的策略,在他看来确实简单明了,容易应用。 

3年前,刘洋在网络上发起了一个改变习惯的公益活动,名字叫做“100天行动——通过100天来培养一个好习惯”,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几十万人加入,并且有好几万人已经成功挑战了一次100天行动。此活动设定了一些基本的核心规则,这些规则跟书中的9条策略基本重合,他发现只要在培养习惯时遵守这些规则和策略,就能很明显地提升成功率。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在年初时定下一个新年计划,到年底时目标的成功率在12%左右,而按照这些规则来执行,公开性的活动成功率能提高2~3倍,在33%~36%。刘洋以一个最近的大规模习惯培养活动为例:他跟某个读书会联合发起的百天阅读训练营的公益活动,要求每个加入活动的人,每天坚持阅读并且对当天的阅读做出总结和摘录,发布在一个微博上,用 #100天阅读计划# 作为标签,在活动的初期有2500人参加,100天后还在坚持的有800多人,这些人一直连续记录了100天的阅读历程。

参加活动的人绝大多数基本上都遵循了与书中9条策略类似的规则,才完成了自己的挑战目标,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下面,我们就逐个来说说这9条策略。

第一个策略叫:把目标具体化

作者海蒂有这样一个经验,每当他问及人们的目标时,人们总会说这样的话,比如“多赚点钱“、”买个大房子“、 “吃得健康点”。然后作者总是回问一句:“好吧,那你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算是达成目标了呢?”通常这时对方常常会沉默或回应一个疑惑的表情。接着他们会为自己辩解几句,然后承认自己“并没有真正思考过这个问题”。

作者告诉我们,花点时间把目标具体化,并把你要达成的东西明确地讲出来,这样能降低你退而求其次的可能性。什么叫退而求其次?比如告诉自己做得已经“足够好了”。举个例子,如果我的目标是“改善和我父亲之间的关系”,那我到底该做什么还是不明确。但如果我更具体一点,把目标改为“每周我和父亲交谈两次”,我就知道我到底该如何去做,以及做这件事的频率了。再比如,“减肥5公斤”就比“减肥”要好得多。大量的研究都表明,具体化是完成任何目标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时常被忽略的一步!

用更精确的语言来描述你的目标的好处是:在你为之奋斗的目标很模糊时,你状态懒散、气馁或感到厌烦时,让自己少花点心力的诱惑来临时,如果你设定的目标很具体,你便骗不了自己,你心里清楚自己是否达成了目标。如果目标还未达成,你便没有其他选择,因为如果想要成功就只能坚持下去。

把你的目标具体化是第一步,下一步,你还需要把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碍也具体化。作者在这里引入了一个概念:心理对照。心理对照的定义是:反复考量,思考我们的目标是什么的同时,也考虑达成它所需要走的每一步。而事实上,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

要使用心理对照技巧,首先你要想象一下自己成功后的感受。在你的脑海里把这种感受刻画得越生动越好——认真体味其中的细节,然后思考要取得成功,你将遇到哪些阻碍。比如说,如果你想要得到一份更好的、收入更高的工作,首先你想象自己得到一份顶尖公司的好差事后,那种既骄傲又兴奋的感觉。然后,你思考一下自己要得到那份工作会遇到哪些阻碍,比方说,你会有很多优秀的竞争对手。这样一来,你是不是可能会忍不住想要再修改一下自己的简历。

这叫做体会行动的必要性。这种紧迫感对于达成目标来说至关重要,通过促使你把注意力和清晰的思路放在要做的事情上,最终把你的愿望和欲望变为现实。研究表明,心理对照能有效地引导人们付出更大的努力,投入更多的精力,制定更好的计划,并且通常使得人们的成功率更高。所以,花点时间反复考量你想要的未来和你要跨越的障碍上将帮助你找到通往成功的方向和动力。而这些都是把目标具体化的内容。

策略二:把握为目标行动的时机

作者在这个策略中提到,光想着提高效率并不能真的让你提高效率。你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解决有限时间中的干扰、打断和琐事,比如因为同事分神、特别想要浏览手机信息、又或者在某个无关紧要的细节里钻牛角尖。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策略能够在这个时候帮到我们,这个策略叫做“如果-那就”计划。

这个计划的公式是:如果X事件发生了,那我就做Y事件。很好理解,比如,“如果午饭前我还没写完报告,那么我饭后就立刻重新投入到报告中。”“如果同事对我的干扰太多,那么我就和他们聊上五分钟,然后马上回去工作。”“如果现在是下午六点,那么我就在公司健身房锻炼一个小时再回家。”作者告诉我们,提前计划好何时何地采取某一特定行动能让我们成功的机会增至两倍或三倍。有效的原因是“触发”,如果我们早已决定自己该做什么,那么我们就可以即刻着手,不必再刻意思考或犹疑自己的下一步行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