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血液循环角度解释中医治病的逻辑

 369蓝田书院 2018-04-23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好像是某句广告语,我猜这是商家从《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里引申出来的,原文是这样的:“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翻译成白话文:“人身经脉中的气血,周流全身,循环不息,寒气侵入经脉,经血就会留滞,凝涩而不畅通。如果寒邪侵袭在经脉之外,血液必然会减少;若侵入脉中,则脉气不通,就会突然作痛。”


文中的寒气其实不只是字面上的寒,而是囊括所有内邪外邪,痛字也不局限于疼痛,而是指各种不舒服和疾病。无论是寒、热、郁、虚、湿等等哪种原因,都可以引发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发生疾病,通的本质就是要清除阻碍正常血液循环的绊脚石。


审视中医各个时期经典名方的配伍结构,你会发现,他们都在作同一件事情,就是“通”,根据疾病位置所在的不同经络脏腑,选择不同种类的药来通气血,或者导滞通气,气行则血行。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首先,诸方之祖桂枝汤(汉代《伤寒论》),治疗风寒邪气进入肌腠引起的循环不畅,头痛发热汗出等症状,桂枝驱寒调卫(气),芍药调营(血)。


大承气汤(汉代《伤寒论》),治疗大便不通的内热实证。厚朴、枳实调气,大黄、芒硝通便。


逍遥散(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循环不畅,血虚脾弱。柴胡疏肝调气,白芍养血,当归即和血油理气。方子里的另一组合茯苓、白术、甘草辅助健脾。


补中益气汤(金元时期《脾胃论》)。治疗因气虚引起的循环不畅,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气短乏力。以黄芪为君药补气,用升麻、柴胡提气,用当归养血。


藿香正气散(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治疗湿邪内阻引起的循环不畅,症状头疼、恶心、腹痛、恶寒发热。藿香、紫苏、白芷、驱上焦湿邪,半夏、陈皮除胃湿,厚朴、大腹皮除肠道湿。


有些只信西医的朋友笑着摇头,说中医治病没什么科学依据,那看看西医是如何从循环系统角度解释疾病的:身体中有无数细胞,每个细胞在存活期间,都需要依靠身边毛细血管里的血液带来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依靠血液把排出的垃圾带走。如果某个局部出现血液循环不畅,这里的细胞就无法依靠血液来完成除旧纳新的工作,慢慢的细胞开始缺氧,细胞周围的垃圾也越积越多。于是,这里就出现病变了。


你看,西医血液循环学对疾病的解释,是不是和黄帝内经相互印证的。别忘了,黄帝内经是成书于西汉!从中西医多视角都越发验证让病变部位的气血流通是身体康复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