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腾讯阿里砸钱入场,但艺术片的春天尚远

 文娱价值官 2021-03-05

文娱价值官解读:

市场上本来没有共享打车,也没有O2O,补贴多了,才有了一个个新的市场。

撰文丨占太林

编辑丨沈多

近日,阿里旗下的淘票票宣布加入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将在未来3年出3亿扶持20部高品质艺术电影。当天,“首都之星艺术联盟”启动仪式也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标志着艺术电影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无独有偶,腾讯旗下的猫眼也联合了4家电影公司推出“A.R.T.文艺片计划”,计划用3~5年制作10~15部文艺作品,并且扶持青年导演。

阿里还是腾讯,同为互联网文娱巨头,为何都瞄准了艺术电影这样一个小众的市场?

 

小众电影会有市场吗?

艺术电影或者文艺片,它只是和商业片相对的一个概念。

无论最早的观众来自于退伍后进入大学的年轻人,还是现在的导演制片人,他们都是在整个电影群体当中都是很小的一部分,此外艺术电影追求的是极端或者个体的感受,而商业电影则是追求最广泛的共鸣,因此艺术电影在供求两端都相对小众。

艺术电影其实代表着这个市场上电影的最高水准,是世界四大电影艺术节的常客,而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而且按照目前的增速,很快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票房市场,但是艺术电影这一块并没有很突出的成绩,因此从观众的需求端来看,艺术电影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

在好莱坞,因为发达的电影工业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有很多导演能够把艺术和商业结合得天衣无缝,所以对他们而言,要做的是商业电影,但是他们又在艺术方面做得同样很不错,所以他们的部分商业片又能做到艺术电影的质感。

 

意在争夺一二线观众

和百年好莱坞相比,中国的电影既没有那么强大的电影产业链,也没有强大的向外输出能力,我们的电影市场其实是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根据品途智库发布的《2018中国电影产业数据洞察》,中国电影市场已经从一二线城市走向了三四线城市,无论是去年的《战狼2》还是今年的《红海行动》,左右总票房的不仅仅是一二线的观众,还有三四线的观众。

票房占比最高的均是二线城市,一线城市票房占比最低

这样的趋势也代表着中国目前的票房分布情况,由图可知,目前二线城市是票房的票仓,一二线加超过50%票房,其余大量的票房都在三四线城市。

这就造成了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上票房与口碑的分化,2017年上映的院线电影当中,票房前10的国产电影占5位,而口碑(豆瓣评分)前10当中,国产电影只有3部,分别是《二十二》、《相爱相亲》、《嘉年华》,但是只有《二十二》票房过亿,这1亿里面还有大量的友情支持,许多观众买了票没去看。

对于一个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而言,艺术电影在中国的位置相当尴尬,一方面市场容量相当小,很少有观众会买票去看,另一方面,愿意从事制作艺术电影的导演、编剧等从业人员也处于小众,所以艺术电影在中国还处在爹不疼娘不爱的状态。

就在中国的艺术电影处在一片荒芜之时,阿里和腾讯显然是从中看到了机会,因为2017年上映的《二十二》、《冈仁波齐》等小众电影都取得了票房上的突破,在口碑上更出现了一边倒的好评。

这是由于大众化的电影无法同时满足一二线和三四线消费者的需求,高质量的小众电影便成为一二线消费者的心头宝,和满屏特效与小鲜肉相比,艺术电影更能洞察人心,但又没有《战狼2》宣泄得那般直白。

更重要的是,阿里和腾讯是看中了一二线观众的消费潜力,无论内容、渠道如何下沉,一二线观众的购买力都要远远高于三四线的观众,但是随着商业电影市场向三四线市场倾斜,一二线市场便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真空”。

这无疑是艺术电影的最佳时机,除此之外,阿里和腾讯恐怕看上的不仅仅是票房市场,更是以内容为核心的整个IP消费,构建起一个庞大的文娱帝国,以电影为中心,涉及到视频、音乐、动漫、游戏和零售等等,而这一切的关键就是一个个辨识度高的IP,线上线下的零售与授权,阿里已经做了不少的尝试,而且结果看起来还不错。

当大众电影浩浩荡荡向广阔的三四线市场倾斜时,阿里、腾讯以艺术电影为切口,使了一招回马枪重新杀向一二线城市,而这次,还不仅仅为了一张小小的电影票。

 

为什么我不看好阿里和腾讯

鲁迅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艺术电影相比于商业题材有更高的剧本要求,但是近年来在互联网思维的冲击下,商业电影逐渐变得僵化和单一,纯粹为了流量或者票房用炫酷的特技和自带流量的小鲜肉,剧本和演技被忽视了。

好莱坞的电影也是如此,电影产业高度工业化和流程化,从剧本创作到宣发放映已经实现了流水线式的生产,并且有着严格的预算控制,电影如同福特工厂里的汽车,编剧和导演都是流水线上的一个工人。

然而商业片尚且如此,何况艺术电影?2015年《闯入者》在国内上映,排片不足一成,导演王小帅感叹:“这是商业片最好的时代,艺术电影最坏的时代。”

而阿里和腾讯在电影行业还没有足够深的根基,根据品途智库日前发布的《2018年电影产业案例研究》,在这份研究报告中,互联网影视巨头阿里和腾讯,前有传统老牌影业公司中影、华谊、光线,后有院线公司万达、横店、金逸,中国的电影市场总共也就不到600亿人民币,狼多肉少,而中影、光线、华谊、万达等都先占着坑。

 

作为影视行业的新秀,以他们各自之前制作宣发的经验来看,阿里和腾讯自身制作的可能性很小,财务投资的概率比较大,或者抱别人大腿自己打个酱油。

那问题就来了,艺术电影在中国有强大的需求,大众化的电影不能满足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的需要,然而整个市场还处在早期,国产艺术电影既没有制作基础,也没有受众人群。

阿里文娱一盘棋本来就难弄,随便上马个项目要是没搞好会搞得自家文娱声名狼藉,腾讯更多的是投资让别人替自己打工,真做电影,两家互联网公司在老牌的电影公司面前毫无优势可言,但是这两家互联网霸主的战略布局我们是猜不透的。

阿里强势高调,但是腾讯就未必低调安分,攻守之间没准市场就出来了。

国产艺术电影基础差、受众群体小,但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的高度。小公司没有足够的实力试错,因此尽管不看好阿里和腾讯此番布局,还是要鼓励他们的积极努力,也要相信终究一日,国产艺术电影能够站起来。

正如市场上本来没有共享打车,也没有O2O,补贴多了,才有了一个个新的市场,艺术电影基础虽弱,没准他们就补贴出了一只独角兽了。

【原创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