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式函数入门基础知识2:运算符和引用

 吾道有涯 2018-04-24

上次我们学习了公式和函数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到在公式中除了函数,还可以包括运算符、引用和常量,今天就来聊聊这几个概念。


运算符

运算符分为四种不同类型:算术、比较、文本连接和引用。

1、算术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包括:加(+)、减(-)、乘(*)、除(/)、乘方(^),百分比(%)。

来做个小测试:

3+(5+20)÷4这个算式写成Excel的公式该如何表示?

10×[(5+7)÷6]这个算式写成Excel的公式该如何表示?

提示:在Excel公式中,数学算式里的中括号和大括号一律用小括号代替

23×(4-2)这个算式写成Excel的公式该如何表示?

提示:乘方(^)的输入方法是shift 6

通过以上三个练习,我们了解到前五个算术运算符的用法,下面来看看百分号的用法:

A1单元格输入一个数字,例如:150,B1输入公式:=A1/100,回车后B1显示结果为1.5,这个公式中用到了单元格引用(A1)和运算符除号(/),意思是对A1单元格的数据除以100,在C1单元格输入=A1%,回车后你会发现结果和B1的公式结果一样,这里就是利用了百分号(%)直接参与运算了。

提示:除100(/100)可以用%代替,公式结果一样,除10000(/10000)如果用%的话怎么写呢?

不妨自己动手试试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菜鸟成功秘技:在学习Excel的过程中,尤其是公式函数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胆假设后动手去验证结果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2、比较运算符:包括=(等号)、>(大于号) 、<(小于号) 、="">=(大于等于号) 、<=(小于等于号)><>(不等号) 。

提示:Excel中大于等于是>=,不是≥,小于等于是<><>,不是≠。

例如:=(A1<=b1),=(a1>B1)*10,=A1=优秀,这三个公式里用到了比较运算符,比较运算的结果为逻辑值,关于逻辑值以后会详细介绍,这里了解即可。


3、文本运算符:&,这个符号使用shift和7键即可输入。打开一个空表,A1输入:学习,B1输入:公式函数,C1输入:=A1&B1,回车后可以看到,这个公式会把两个单元格的内容合起来。

提示:使用&得到的值是文本类型,假如A1内容为3,B1内容为5,=A1&B1可以得到35,但是这个35是文本类型的数字。

 

4、引用运算符:“:”(冒号) 区域运算符、“,”(逗号) 联合运算符、“ ”(空格) 交集运算符。

 

在以上四类运算符中,算数运算符和比较运算符经常会见到,也不难理解,文本运算符其实就是一个符号,要点是在对数字进行连接以后,会变成文本格式。

关于引用运算符,涉及到三个符号,仅从概念来说非常抽象,为了弄明白这三个符号的作用,我们还需要先来了解一下【名称框】是怎么回事。


名称框

图中红色箭头所指的白色区域就是名称框,通常显示当前选定的单元格位置,左图中选定的C4单元格。

名称框的一个应用技巧:

当表格数据较大时,如果要选择后面的单元格,可以直接在名称框输入,比如,要选择Z100单元格,可以直接在名称框输入Z100,回车,而不用去拉滚动条来找单元格了。


当选择一个区域的时候,同时观察名称框,会显示选择范围的行数和列数,字母R代表行,字母C代表列,图中选定的范围就是7行3列的一个区域。


掌握这一点很重要,当你后面学习了函数的时候,经常要知道行列等信息(例如vlookup函数),就可以通过名称框来知道这些。


名称框的第二个应用技巧:

当你需要选择较多的单元格时,例如要选择A列的1000个单元格,用鼠标拉选会很费力,这时候可以在名称框里输入A1:A1000,回车即可完成,可谓是准确快捷。


在第二个技巧里,已经用到了冒号,下面再通过几个例子理解一下引用运算符的含义。

分别在名称框里输入E5:F6回车、3:5回车、E4,F7,G1:G8回车、5:7 C:G回车(7后面有个空格哦),你还可以输入更多的引用方式,通过这些测试,我们选择了不同组合的单元格区域,相信可以理解冒号(区域)、逗号(联合)和空格(交集)在引用中的作用了,这里需要提示一下,理解作用即可,不必纠结具体定义和为什么会这样。

上面这段话里我们提到了引用这个概念,接下来就看看什么是引用。


引用

引用给Excel公式运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公式中无须再一一输入数值,可直接引用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进行计算,而且在更改单元格中的数值时,公式将自动根据更改后的数值更新计算结果。


在Excel中有两种引用样式:A1引用样式和R1C1引用样式。


默认情况下,Excel 使用 A1 引用样式,字母和数字被称为行号和列标,例如,B2 引用列 B 和行 2 交叉处的单元格。

A1,E7,AB3,F22……等等这些都是如此,在2007以上的版本中,列号从 A 到 XFD,共 16,384 列,行号从 1 到 1048576,共1048576行,最后一列最后一行可以表示为:XFD1048576。


在A2单元格输入:=A1,这就是一个单元格引用的公式,这时候,不管你在A1单元格里输入什么内容,A2单元格都会随着改变现实结果。


=Sheet1!A1,这个公式也是一个单元格的引用,不过带了工作表 (也就是sheet)名,公式会随着sheet1这个表的A1单元格内容发生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公式里,sheet名后面要加个感叹号。如果sheet名是自己修改的,那么引用其中的单元格后,sheet名还会有一对单引号,例如:='1’!A1,='1月’!$A$1,如果修改的sheet名只有字母,则不需要单引号,例如=Sheet!$A$1,=a!$A$1。


以上的引用都发生在同一个文件(工作薄)里,对于跨工作薄的引用,还需要带有文件名,文件名在一对中括号里,例如:

=[1.xls]Sheet1!$C$5

=[舒尔特训练法.xlsx]Sheet1!$F$1。

对于单元格引用,可以输入等号,然后点击需要引用的单元格,或者复制要引用的单元格,然后在目的单元格选择性粘贴链接即可。


在R1C1引用样式中:R代表行(row),C代表列(column),也就是使用“R”加行数字和“C”加列数字来指示单元格的位置,在A1方式下,列在前行在后,在RC模式下,行在前列在后。


如何切换到R1C1引用样式?

【Excel 选项】-【公式】分类中的【使用公式】部分下,【R1C1 引用样式】前面打钩即可进入RC模式。

使用RC模式后,表格里的列号会以数字方式显示。

B4单元格的地址会显示为R4C2,表示第四行第二列的单元格。

温馨提示:如果你刚才在选项里勾选了“R1C1 引用样式”。那么提醒你赶快取消这个勾。


A1引用样式下的公式:=SUM(A:A)在RC模式下会变成=SUM(C[-1])

R1C1引用样式理解起来并不难,但由于已经习惯了A1模式,在RC模式下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怪怪的,难免就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RC模式有什么用?


RC模式有什么用:在录制宏的过程中,Excel 将使用 R1C1 引用样式录制一些命令。在某些函数中,例如:indirect,支持RC模式的引用方式,对于一些特殊的引用问题非常有用。

一般来说,能够用到这个模式的都不会是初学者了,如果你有幸在初学者的阶段就遇到此类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也不会一头雾水了。


在引用这个概念中,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这部分内容我们下次专门来讨论。

最后再来看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常量


常量

常量是不用计算的值。如果在公式中使用常量而不是对单元格的引用(例如,=30+70+110),则只有在自己更改公式时其结果才会更改。


汉字、字母、数字、符号、日期、时间这些都是常量。


在A1单元格输入一个1到12之间的数字,B1单元格输入一个1到20之间的数字,C1单元格输入公式:='今天是'&A1&'月'&B1&'日',可以根据A1和B1的内容得到一句话,今天是某月某日。

这个公式里用了三个常量(都是汉字的)和两个变量,还用了文本连接符&。

要强调的是,在公式里(包括函数里)引用常量时,只要不是数字,常量一律要加双引号(是英文状态的)。


认识更多的公式

=5+2*3    将 5 加到 2 与 3 的乘积中。 

=A1+A2+A3    将单元格 A1、A2 和 A3 中的值相加。 

=SQRT(A1)    使用 SQRT 函数返回 A1 中值的平方根。 

=TODAY()    返回当前日期。 

=UPPER('hello')    使用 UPPER 工作表函数将文本“hello”转换为“HELLO”。 

=IF(A1>0,'包含', '不包含')    测试单元格 A1,确定它是否包含大于 0 值。

通过这两次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一些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不妨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

小测试:以上公式中分别包含了函数、运算符、引用和常量的一种或几种?


小结

要点1:了解算术运算符有哪些,练习一下%的用法;

要点2:了解其他的运算符有哪些,能够掌握&的用法;

要点3:会看名称框里的信息,会在名称框输入引用地址;

要点4:掌握引用单元格内容的方法,了解中括号和感叹号在引用中的作用。

老菜鸟闲话:不知不觉已经介绍了好多概念,也许你觉得学概念好无趣,老菜鸟也觉得记那些很累,其实根本不用记的,知道是怎么回事足够了,学excel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笔试和机试);

如果学excel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那么你可以继续坚持,但是会觉得累;

如果你觉得excel挺有意思,挺神的,好玩,那么保持你的这种心态,excel不会让你失望,你只会发现更多好玩的东西,终有一天不知不觉你也成为了高手之一!

下次我们学习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的概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