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铮轶闻

 吴越尽说 2018-04-24
[ 来源: 吴江日报│ 作者:沈莹宝 │ 时间:2012/7/27 9:37:04]

    避寇踉跄袖册趋,
    刀光寒处捍头颅。
    谁知帖括能延命,
    莫笑书生作计迂。
    徐铮,字頫烟,画家徐溶之父。
    清顺治二年乙酉(1645年)八月,清兵攻克松江,后一路纵肆淫掠,于十月十三日进入盛泽镇,盛泽惨遭兵祸(世称乙酉兵灾)。
    松江兵进盛泽时,徐铮袖藏制艺(制艺指八股文,这里泛指书籍)数百篇,踉跄而逃。逃亡路上遭遇清兵,兵举刀砍徐铮,徐铮举袖来挡,随即倒地晕厥。待徐铮苏醒后,发现袖中的书籍都已断裂,而身体却完好无损。经此一劫,徐铮遂绝意功名,“韬晦以终”。
    徐铮之子徐溶,自号“白洋山人”,画家,工山水,先后师从常熟王翚和娄东(太仓)王原祁,极受老师们的器重。王原祁曾请徐溶比较两家优劣,徐溶回答:“先生与王翚老师,就如李白与杜甫,李白天才卓越,人不易学,杜甫诗律精细,学不易到,故而两家都不能偏废。”徐溶的诗“亦秀韵”。
    徐溶之子徐椿,字宝龄,“仰承庭训,亦善绘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