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松年,又名而昌,1925年生,江西南丰县人。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高级建筑师。从事设计工作50年,曾主持设计多项重大建筑工程,多项设计获优秀设计奖。南昌市建国四十周年评选的十佳建筑,设计其中四项。 省立南昌一中高中及交通部电信技校毕业,始在交通部南昌电信局任技术工作。自1950年开始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自学完大学本专业学科,先后任江西省建筑设计院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建筑师、上海设计分院总建筑师。五十余年追随时代需求,不断领先创新,主持设计了省内外许多建筑工程。 1954年主持设计了多功能组合的省中苏友好馆(现省文联)。 1958年主持设计的江西宾馆大楼是本省50~70年代唯一的高层建筑(11层) 1985年主持设计的南昌经济大楼是江西省80年代具有现代化电子信息设施的综合性最高建筑(25层),主楼顶层增建的旋转大厅和裙边多层汽车库均为省内首创。 1988年负责上海设计分院,主持设计上海市15层的中山宾馆和25层的高层公寓。 不少设计作品选介于《中国建筑年鉴》、《江西省建筑志》、《省科技进步成果汇编》,或发表于其他技术书刊。 事迹载入《1949—1989中国美术年鉴》、《中国专家大辞典》等史志。著有《昌松汇稿》,诗词《晚草集》等。 擅长诗词艺术的研究、探索与创作,注重深入实际感悟人生,其作品以极为凝炼的笔墨,烘托出极为深邃的意境和宽广的情蕴,行文简洁犀利,想象奇特新颖;文字对仗工整,清娴淡雅幽香; 抚今追昔,勇于创新,在创作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新的理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撰写了多首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的精品诗作,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仅凸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艺术把握,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一个诗人在二十世纪所取得的创作业绩和向社会奉呈的代表性佳作,为有关部门和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参考借鉴史料,为中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抚州—张晓春(整理编辑) |
|
来自: 广州大少 > 《梦都抚州、才子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