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上海旭日东升 2018-04-24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灵山村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呈坎镇东南,依山傍水而建,建村于后唐930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整个村庄基本上是沿着一条小溪,在两边山坞中延伸、展开,地形虽然狭小,却整齐有序。村口有一座廊桥和一座四角亭,转一个湾,可以见到路中间立着一座石牌坊,使人俨然觉得此处虽然是穷乡僻壤,却依然是藏龙卧虎。由于附近没有开发工业,而古建筑又保存得相对完好而受到摄影爱好者的关注。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灵山村,原名灵阳村,位于呈坎东南,因其在灵金山之南而得名。东汉名臣汉黟候方储之三十三世孙杰兴公(字世隆)于后唐长兴庚寅年间(公元930年)为避五季之乱而迁于灵山,见灵山山环水绕、瑞气腾腾,遂与三子定居于此,是为灵山方姓之始祖。从杰兴公来此居住,方姓遂成为灵山村第一大姓,灵山村现有村民90%为方姓。整个村子依山傍水而建,以其灵秀之气和人们眼中的佛祖禅佛圣地而为世人尊崇。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灵山水口处建有雷祖庙,庙两旁各有一个菩萨殿,对面是翰苑牌坊。庙前有一条弯曲的小溪,绕到庙南菩萨殿身底,通过灵阳桥,东流入新安江支流丰乐河。雷祖庙及左右菩萨殿旁有一路亭,名“五福亭”,来往路人均从亭中走过,川流不息。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灵阳桥,单孔跨溪,花岗岩石筑。桥拱券有额,镌“清道光年间辛丑年重建”。上面三间廊屋,南檐下有靠椅可凭栏休憩。桥西置一间亭屋,进村道路从中过。亭东墙嵌有一块清嘉庆三年的告示碑“奉县宪示禁”。桥正面有联“钟声伴逐前溪去,山色都随彼岸来”,桥外题联“流水潺潺无岁月,青山隐隐有春秋”


皖南村落的的选址大致有三个原则:背山、面屏、环水,灵山村也不例外。进入村口是村落的水口,弯弯曲曲的水口,在徽州人看来是聚财的意思。沿着石板路走进这座千年古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水口建筑群,由灵阳桥、天尊阁、五福庙和翰院牌坊组成。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翰苑坊: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是徽州区现存历史最悠久石坊。明武宗朱厚照敕造,由徽州知府熊桂等为灵山方英立。牌坊南北走向,跨进村道路,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高十米余,宽八米。牌坊正中匾额上书“翰苑”二字,因为皇帝下诏、地方出银建造,故上龙凤榜刻有“恩荣”二字,东西两面一样。建筑构思巧妙、设计新颖、匠心独具,石雕惟妙惟肖、精美绝伦,堪称一绝。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天尊阁:又称“雷祖庙”,传明代洪武年间方圣安、方圣平、方圣功三兄弟为供奉方氏始祖轩辕帝左相方山侯方雷而建,是徽州区现存最为雄伟的阁楼。文革时被毁。现在里面没有供奉神位,仅供参观。与之比肩原有文昌阁,现仅存遗址。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五福庙:又名五猖庙,位于灵山村东南水口,座东向西,砖木结构三间小屋。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历史上与灵山有关的名人有:明代开国宰相李善长,明代三朝元老大宰相许国,明代太医方有执,翰林学士方英等。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村庄居于灵金山、丰山之间的山谷内,一条长长的灵金河从村中缓缓流过,将村庄分为南北两部分,河西边依林靠壁,筑房造屋。灵金河左边房子坐北向南,右边房子坐南向北,遥遥相对。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灵山村坐落在丰山和灵金山之间,一条小溪弯弯曲曲绕村而过,沿小溪而建街道,小溪形状类似凤凰,此街又叫凤凰街。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老人今年83岁了,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老人告诉我,原来小时候他在上海生活过6年时间。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通过牌坊,沿溪水逆流而上,通过一座小桥,走20米路左右,便来到了灵山方氏宗祠。祠堂建于明弘治年间,大门上的砖雕于文革时被毁,上面的五角星我猜测也是那个时候弄上去。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灵山村中有一条长3华里、1米多宽的灵山古水街,街道由青石板铺成。沿水而下,村内水街上有古石桥36座。整个村庄似一条长长的飘带,令人想象无穷。源远流长的小河水,时时发出“叮咚、叮咚”的悦音,兼之鸟鸣、虫吟,奏起了和谐的“田园交响曲”。整个村庄就是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无处不透出灵秀之美。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沿小溪而建的街道由一块一块的石板铺就,据村里老人说,这石板路于宋代形成,石板大多是由残破的老房子上拆搬过来的,现看到的长约3华里的水街是多么不容易。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灵山水街:古名凤凰街,长约3华里,因山脚上望,宛如盘旋在古村落空中,故又被誉为“天上水街”。水街纵贯南北,高低错落,曲折有致。两边明清建筑面溪而建,鳞次栉比,古色古香,中间偶有窄巷互通,宁静幽婉。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一幢幢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紧紧相连,面溪而建,房屋之间偶尔间隔有很窄的小巷内通。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灵山古村长长的青石板路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和村民的勤劳朴实。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灵山村四周竹林环绕,竹海茫茫,横无际涯,这即是灵山的竹海。灵山人对竹子有着深厚的情愫,户户皆会竹编,编织出竹篮、斗笠、簸箕、筐子等精美竹器,这便是灵山一绝——竹器。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灵山竹编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一只三条脚的母狗一瘸一瘸朝自己的小狗跑去,见到小狗后累趴下了,小狗非常心疼狗妈妈,用小嘴去亲吻安抚狗妈妈,画面很感人,实景抓拍。

灵山就像一幅融汇于山水之间的水墨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