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SS魔术师Houdini API介绍

 桃有园 2018-04-24

前言

今天想继续 CSS 的议题,常常会觉得学 CSS 的新技术不太划算,因为每次看到新的 Feature 出现,都只能当下兴奋几分钟,然后就会认命接受可能还要再等个五年才能真正使用的可能性…如果你有跟我一样的感受,那今天这篇文章或许可以带给你一丝丝希望。

在现今的 Web 开发中,JavaScript 几乎占据所有版面,除了控制页面逻辑与操作 DOM 对象以外,连 CSS 都直接写在 JavaScript 里面了,就算浏览器都还沒有实现的特性,总会有人做出对应的 Polyfills,让你快速的将新 Feature 应用到 Production 环境中,更別提我们还有 Babel 等工具帮忙转译。

而 CSS 就不同了,除了制定 CSS 标准规范所需的时间外,各家浏览器的版本、实战进度差异更是旷日持久,再加上 CSS 并非 Javascript 这样的动态语言,我们无法简单的提供 Polyfills,顶多利用 PostCSS、Sass 等工具來帮我們转译出浏览器能接受的 CSS,而剩下的就是浏览器的事了。

这边让我们回想一下,浏览器在网頁的渲染过程中,做了哪些事情?

浏览器的 Render Pipeline 中,JavaScript 与 Style 两个阶段会解析 HTML 并为加载的 JS 与 CSS 建立 Render Tree,也就是所谓的 DOM 与 CSSOM:(对于 Render Pipeline 与 Render Tree 若不了解,可以先看看我先前的文章 Front-end kata 60fps的快感)

而就现阶段的 Web 技术來看,开发者们能操作的就是通过 JS 去控制 DOM 与 CSSOM,來来影响页面的变化,但是对于接下來的 Layout、Paint 与 Composite 就几乎沒有控制权了。

既无法让各家浏览器快速并统一实战规格,亦不能轻易产生 Polyfills,所以到现在我们依然无法大胆使用 Flexbox,即便它早在 2009 年就被提出了…

但 CSS 并非就此驻足不前。

为了解決上述问题,为了让 CSS 的魔力不再浏览器把持,Houdini 就诞生了!( Houdini 是美国的伟大魔术师,擅长逃脱术,很适合想将 CSS 从浏览器中解放的概念)

CSS Houdini

CSS Houdini 是由一群來自 Mozilla, Apple, Opera, Microsoft, HP, Intel, IBM, Adobe 与 Google 的工程师所组成的工作小组,志在建立一系列的 API,让开发者能够介入浏览器的 CSS engine 操作,帶给开发者更多的解決方案,用来解決 CSS 长久以来的问题:

Cross-Browser isse

CSS Polyfill 的製作困難

Houdini task force 目前起草了一些 API 规范,并逐步努力让其通过 W3C,成为真正的 Web standards。由于都是草稿阶段,有些甚至只有规画,还未被真正写入规范,所以变动很大,有些我也不是很了解,所以就大致介绍一下,若有错误拜托务必告知!

另外,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从这里 CSS Houdini Drafts 看详细內容( Drafts 的更新时间都非常近期,活跃中的草稿!)。

下面这张图我将 Google 提供的 Render pipeline 与 Houdini: Maybe The Most Exciting Development In CSS You’ve Never Heard Of 中提到的 pipeline 做个结合对比,显示出 Houdini 试图在浏览器的 Render pipeline 中提供哪些 API 给开发者使用:

其中灰色部分就是只在规划阶段,而黃色部份就是已经写入规范正在推行中。

Houdini API 介绍

CSS Properties and Values API

先介绍一个最能够使用的 API,除了 IE family 以外,Chrome、Firefox 与 Safari 都已经能夠直接使用了! caniuse

相信很多人都使用过 CSS Preprocessors,他给予开发者在 CSS 中使用变量的能力:

$font-size: 10px;$brightBlue: blue;.mark{ font-size: 1.5 * $font-size; color: $brightBlue}

但其实使用 Preprocessors 还是有其缺点,像是不同的 Preprocessors 就有不同的 Syntax,需要额外 setup 与 compile,而现在 CSS 已经有原生的变量可以使用了!就是 CSS Properties and Values API!

SCSS 与 Native CSS Custom Properties 的一个主要差別可以看下图:

原生的 CSS variable syntax:

/* declaration */--VAR_NAME: declaration-value>;/* usage */var(--VAR_NAME)

变量可以定义在 root element selector 內,也能在一般 selector 內,甚至是给別的变量 reuse:

/* root element selector (全域) */:root { --main-color: #ff00ff; --main-bg: rgb(200, 255, 255); --block-font-size: 1rem;}.btn__active::after{ --btn-text: 'This is btn'; /* 相等於 --box-highlight-text:'This is btn been actived'; */ --btn-highlight-text: var(--btn-text)' been actived'; content: var(--btn-highlight-text); /* 也能使用 calc 來做運算 */ font-size: calc(var(--block-font-size)*1.5);}body { /* variable usage */ color: var(--main-color);}

而有了变量以后,会为 CSS 带來什么好处应该很明显,他的 Use case 可以多写一篇文章來介绍了,或是可以直接看這篇的详细介绍,我这边介绍几个我觉得比较有趣的:

模拟一个特殊的 CSS rule:

单纯透过更改变量來达到改变 box-shadow 颜色

.textBox { --box-shadow-color: yellow; box-shadow: 0 0 30px var(--box-shadow-color);}.textBox:hover { /* box-shadow: 0 0 30px green; */ --box-shadow-color: green;}

动态调整某个 CSS rule 內的各別属性:

此外,我们也可以用 JavaScript 来控制:

const textBox = document.querySelector('.textBox');// GETconst Bxshc = getComputedStyle(textBox).getPropertyValue('--box-shadow-color');// SETtextBox.style.setProperty('--box-shadow-color', 'new color');

非常好用的特性,几乎所有主流浏览器都已经支持了,大家快来使用吧!

Box Tree API

Box tree API 并沒有出现在上图中,但在 Paintin API 中会用到其概念。

大家都知道在 DOM tree 中的每个元素都有一个 Box Modal,而在浏览器解析过程中,还会将其拆分成 fragments,至于什么是 fragments?以 drafts 中的例子來解释:

上面的 HTML 总共就会拆出七个 fragments:

最外层的 div

第一行的 box (包含 foo bar)

第二行的 box (包含 baz)

吃到 ::first-line 与 ::first-letter 的 f 也会被拆出來成独立的 fragments

只吃到 ::first-line 的 oo 只好也独立出來

吃到 ::first-line 与 包在 內的 bar 当然也是

在第二行底下且为 italic 的 baz

而 Box tree API 目的就是希望让开发者能够取得这些 fragments 的信息,至于取得后要如何使用,基本上应该会跟后面介绍的 Parser API、Layout API 与 Paint API 有关联,当我们能取得详细的 Box Modal 信息时,要客制化 Layout Module 才更为方便。

CSS Layout API

Layout API 顾名思义就是提供开发者撰写自己的 Layout module,Layout module 也就是用来 assign 给 display 属性的值,像是 display: grid 或 display: flex。你只要透过 registerLayout 的 function,传入 Layout 名称与 JS class 来定义 Layout 的逻辑即可,例如我们实战一个 block-like 的 Layout:

registerLayout('block-like', class extends Layout { static blockifyChildren = true; static inputProperties = super.inputProperties; *layout(space, children, styleMap) { const inlineSize = resolveInlineSize(space, styleMap); const bordersAndPadding = resolveBordersAndPadding(constraintSpace, styleMap); const scrollbarSize = resolveScrollbarSize(constraintSpace, styleMap); const availableInlineSize = inlineSize - bordersAndPadding.inlineStart - bordersAndPadding.inlineEnd - scrollbarSize.inline; const availableBlockSize = resolveBlockSize(constraintSpace, styleMap) - bordersAndPadding.blockStart - bordersAndPadding.blockEnd - scrollbarSize.block; const childFragments = []; const childConstraintSpace = new ConstraintSpace({ inlineSize: availableInlineSize, blockSize: availableBlockSize, }); let maxChildInlineSize = 0; let blockOffset = bordersAndPadding.blockStart; for (let child of children) { const fragment = yield child.layoutNextFragment(childConstraintSpace); // 這段控制 Layout 下的 children 要 inline 排列 // fragment 應該就是前述的 Box Tree API 內提到的 fragment fragment.blockOffset = blockOffset; fragment.inlineOffset = Math.max( bordersAndPadding.inlineStart, (availableInlineSize - fragment.inlineSize) / 2); maxChildInlineSize = Math.max(maxChildInlineSize, childFragments.inlineSize); blockOffset += fragment.blockSize; } const inlineOverflowSize = maxChildInlineSize + bordersAndPadding.inlineEnd; const blockOverflowSize = blockOffset + bordersAndPadding.blockEnd; const blockSize = resolveBlockSize( constraintSpace, styleMap, blockOverflowSize); return { inlineSize: inlineSize, blockSize: blockSize, inlineOverflowSize: inlineOverflowSize, blockOverflowSize: blockOverflowSize, childFragments: childFragments, }; }});

上面这段代码是来自 Houdini Draft 的示例,完整放上来是想给大家看一下实战一个 Layout 需要注意的细节有多少,其实并不是如想像中的轻松,相信未来会出现更多方便的 API 辅助开发。(放心接下来不会再有这么多 code 了 XD)

有了 Layout API,不管是自己实战或是拿別人写好的 Layout,你都可以直接如下方式使用:

.wrapper { display: layout('block-like');}

CSS Painting API

Painting API 与 Layout 类似,提供一个叫做 registerPaint 的方法:

定义 Paint Method,这边偷偷用到了待会要介紹的 CSS Properties:

registerPaint('simpleRect', class { static get inputProperties() { return ['--rect-color']; } paint(ctx, size, properties) { // 依據 properties 改變顏色 const color = properties.get('--rect-color'); ctx.fillStyle = color.cssText; ctx.fillRect(0, 0, size.width, size.height); }});

宣告使用:

.div-1 { --rect-color: red; width: 50px; height: 50px; background-image: paint(simpleRect);}.div-2 { --rect-color: yellow;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background-size: 50% 50%; background-image: paint(simpleRect);}

.div-1 与 .div-2 就可以拥有各自定义宽高颜色的方形 background-image。

Worklets

在上述的 Layout API 与 Paint API 中,我们都有撰写一个 JS文件,用来定义新的属性,然后在 CSS 文件中呼叫取用,你可能会觉得那个 JS 文件就直接像一般 Web 嵌入 JS 的方式一样即可,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需要通过 Worklets 來帮我們载入。以上面的 Paint API 为例:

// add a WorkletpaintWorklet.addModule('simpleRect.js');// WORKLET 'simpleRect.js'registerPaint('simpleRect', class { static get inputProperties() { return ['--rect-color']; } paint(ctx, size, properties) { // 依據 properties 改變顏色 const color = properties.get('--rect-color'); ctx.fillStyle = color.cssText; ctx.fillRect(0, 0, size.width, size.height); }});

同理,Layout API 则是 layoutWorklet.addModule('blockLike.js')。

Worklets 光名字就有点像 Web Worker 了,都是独立于主要执行者之外,并且不直接与 DOM 互动。你可能会想那为何还需要有一個 Worklets?

因为 Houdini 是希望将开发者的程式码 hook 到 CSS engine 中运作,而根据规范內的叙述,web worker 相对笨重,不适合用来处理 CSS engine 這种可能会牵扯到数百万像素图片的工作。

所以可以推断,Worklets 的特点就是轻量以及生命周期较短。

共实除了 Layout Worklets 与 Paint Worklets 外,还有所谓的 Animation Worklet,虽然还沒有放入规范,但已经有在着手进行中,也有 Polyfills 了,Chrome 的 Sticky Header 就是采用 Houdini 的 Animation Worklet。Twitter 的 Header Effect 也是采用 Animation WorkletAnimation Worklet 是想介入 Render Pipeline 中的 Composite 步骤,也就是原本利用 JS 与 CSS 控制动画时,浏览器会重新执行的部分。

关于 Animation Worklet 的详细操作介绍可以看这份PPT: houdini-codemotion

CSS Parser API

Parser API 目前还是处在 Unofficial draft,但我相信如果这个 API 确认的话,对前端开发有绝对的帮助,她的概念是想让开发者能扩充浏览器解析 HTML、CSS 的功能,也就是说,你可以想办法让他看得懂最新定义的 pseudo-classes 或甚至是 element-queries 等等,这样就能正确解析出 CSSOM,从此不用再等浏览器更新。

CSS Typed OM

CSS Typed OM 就是 CSSOM 的強化版,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将 CSSOM 所使用的字串值转换成具有型別意义的 JavaScript 表示形态,像是所有的 CSS Values 都有一个 base class interface:

interface CSSStyleValue { stringifier; static CSSStyleValue? parse(DOMString property, DOMString cssText); static sequence? parseAll(DOMString property, DOMString cssText);};

你可以如下操作 CSS style: (source from CSS Houdini- the bridge between CSS, JavaScript and the browser)

// CSS -> JSconst map = document.querySelector('.example').styleMap;console.log( map.get('font-size') );// CSSSimpleLength {value: 12, type: 'px', cssText: '12px'}// JS -> JSconsole.log( new CSSUnitValue(5, 'px') );// CSSUnitValue{value:5,unit:'px',type:'length',cssText:'5px'}// JS -> CSS// set style 'transform: translate3d(0px, -72.0588%, 0px);'elem.outputStyleMap.set('transform', new CSSTransformValue([ new CSSTranslation( 0, new CSSSimpleLength(100 - currentPercent, '%'), 0 )]));

根据 Drafts 的內容,有了型別定义,在 JavaScript 的操作上据说会有性能上的显著提升。此外,CSS Typed OM 也应用在 Parser API 与 CSS Properties API 上。

Font Metrics API

Font Metrics 也沒有出現在上方的 Houdini API on render pipeline 中,但它其实已经被写入 Draft 规范 中了。

老实说看不是很懂他的 spec 写的內容,但我猜测这东西的用途应该跟这篇文章 Deep dive CSS: font metrics, line-height and vertical-align 其中提到一个问题有关,(里面非常详细的介绍了 font metrics、line-height 与 vertical-align 在网页上如何互相影响,推荐大家有空的话耐心阅读一番。):

不同 font-family 在相同 font-size 下,所产生的 span 高度会不同。

要想控制 Font metrics,也就是控制字所占的宽高的话,目前可以先用 CSS Properties 來处理,根据已知字体的 font-metrics 动态算出我们要 apply 多少的 font-size:

p { /* 定義好我們已知字型的 Font metrics */ /* font metrics */ --font: Catamaran; --fm-capitalHeight: 0.68; --fm-descender: 0.54; --fm-ascender: 1.1; --fm-linegap: 0; /* 定義想要的高度 */ --capital-height: 100; /* 設定 font-family */ font-family: var(--font); /* 利用 Font metrics 的資訊與想定義的高度來計算出 font-size */ --computedFontSize: (var(--capital-height) / var(--fm-capitalHeight)); font-size: calc(var(--computedFontSize) * 1px);}

而想必 Font Metrics API 就是希望能 expose 出更方便的 API 來达成上述的事情。

总结

Web 开发基本上就是由 HTML、JS、CSS 三大要素构成,然而 JS 与 CSS 的发展差异却极其庞大,一个速度快到让人跟不上,一个则是等半天还是无法放心使用新规则,实在非常有趣…

但透过这次了解 Houdini API 的过程,理解到了 CSS 算是朝向好的方向前进,虽然很多离实际采用还有段距离,但至少我们已经能夠在最新的浏览器上使用 Custom Properties 了!CSS 的未來还是充滿希望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