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故事之中可能有过不少状元迎娶当代公主的故事,凭借自己的寒窗苦读,奋斗十余年然后迎娶公主走上人生的巅峰。但是这样事情实际上在现实的历史之中是极少发生的。几乎所有的状元都没有娶公主,甚至到了在这么多年的历史之中,已知的也只有一位唐朝的状元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迫迎娶了当代的公主。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一点就是这些状元在无数的考生之中脱颖而出,实际上他们是及其骄傲的。而确实他们都是有骄傲的资本的。他们根本就不屑于成为驸马。因为驸马这个官职的地位太过于尴尬了,根本没有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并且哪怕自己的才华在高,抱负在大。成为了天子的亲戚之后,就很难施展出来了。毕竟在家里可能连自己的老婆都压不住。所以几乎可以说所有的状元都是不愿意成为驸马的。毕竟迎娶了公主之后,自己的政治生命就可以说是到了头了。以后也很那难再有更进一步的机会了。 在隋朝之前,皇帝的女儿大部分都是嫁给了当朝掌握权势的那些贵族。这是早期的皇帝常用的一个笼络人心的手段。但是这样子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这样的得到天恩的贵族很容易在皇帝去世了之后掌握大量的权利。 历史上就有不少的外戚专权。他们实际上大部分多少都是曾经受过皇帝青睐的那一拨人。所以为了减少这个外戚的影响力,于是就有了科举制度这一个制度的出现,实际上就是为了扶持一些专属于民间的团体,并且对于皇帝的忠心程度相当高的一个团体。这样的团体实际上是为了对抗朝中贵族而成立的,所以状元事实上在这样的阵营的基调之下,就很难去做到迎娶公主这样的一个事情。 毕竟,在迎娶了公主之后,自己在朝中的身份多多少少已经被划分到了贵族那个阶级紫红,再加上驸马这个身份的特殊性,所以驸马在朝中是很难有真正掌握实权的位置的。大部分驸马能够担任的位置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虚职。 这又回到了最早说的那一点。那就是这些满腹才华的状元们愿意让自己的才华无处施展而泛泛的虚度余生吗?当然他们的是不愿意的。因为这样的身份就足够让自己多年的努力就化为泡影。一个身份就足够的碾压自己半辈子所有的努力,这样的阶级鸿沟不得不说实在相当的嘲讽。 |
|
来自: 零壹贰012 > 《政治经济(国家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