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香伴四季--潘珠苗文

 弘净 2018-04-24
    翁森的《四时读书乐》是一首歌咏读书情趣的劝学诗。宋末元初,他因不愿做元朝的官而隐居浙江仙居乡里,办了个书院授徒讲学,极盛时弟子达800人。四时读书皆有乐,经冬历夏乐何如?从诗里看,春读,绿满窗前草不除;夏读,瑶琴一曲来薰风;秋读,起弄明月霜天高;冬读,数点梅花天地心……真是各有各的风景和情趣。
    爱书人将读书作寻常,不分四季,不管场合,不拘姿势,翻开书页分花拂柳,哪怕有累累断层,哪怕经年也走不出一本,也只是读,只是读……
    家人出远门,定要列一张书单塞给他们,托他们帮忙带书回来;自己去旅行,背包里少不了三两本闲书,那些从家里带出去和在路上带回家的书,从陌生到熟悉,一起分享我散落在山水之间深深浅浅的脚印、悲悲喜喜的心情、沉沉浮浮的思绪,多了一分记录生活的意义。
    儿子受我影响,每晚临睡都以枕边书催眠,时常看得忘了时辰,偶尔还会将泪水滴在书页上,悄悄拉起被子蒙头遮羞。我看他轻耸的被头和忍住的抽噎,既觉得心疼,也十分安慰。世间情味就此打开,酸涩悲苦都要尝过了,人生才能厚重。
    姐姐爱书,比我有过之而无不及。每逢年节,她都赠书给我作为礼物。因为喜爱,许多书籍被她拍照发到微信朋友圈。书静卧在桌,色调因手指摩挲而裹上包浆,变得光滑润泽,如一件件积淀时光的宝贝,令人温暖备至。
    姐姐在单位要三班倒,从事着近乎机械式的劳动,周而复始着单调的动作,生活两点一线,时常夜不能寐。当别人枕着月亮星星美梦酣睡,正是姐姐这样的“夜班族”备受煎熬的时刻:擦亮眼睛、打起精神,与生物钟抗衡,让精神与肉体对弈。可以预见,在8小时以外,在柴米油盐之上,那些厚薄不一的书,将给枯寂的心灵以多少慰藉。
    如果你懂生活,你一定读得出一种源自内心的挚爱,那是一道不沾尘俗、没有功利的精神盛宴。有些书是富贵人的装饰品,汗牛充栋,然而能读者寥寥无几;有些书是学问家赖以生存的衣食源泉,韦编三绝,非倒背如流不足以游刃;有些书是闲客的红粉佳人,浅尝辄止,一声凡尘的吆喝就将其丢得无影无形,无迹可寻。
    姐姐曾说:生活就像一把钝刀子,一点一点割去我的灵性与柔软,而我不屈服,我要在书香里把对于生活的热望再一点一点地找回来。在她的家里,最多的莫过于书,从鞋柜到沙发,从书桌到餐厅,乃至于卧室、阳台、卫生间,无一处不可见书。辛苦挣来的夜班费、加班费,她全都用来购置和订阅书刊,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把生活予我删减的空间,从更多人的生活里拓展开去”。
    博尔赫斯曾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在繁华的尘世间,有许多种方式布散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生亦如镜花水月,皆可遣散;在晦涩的日子里,唯有书香能为我点亮心情、陪伴四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