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宝琴十首怀古诗“解味” (下)曹祖义

 曹国书馆 2018-04-24

薛宝琴十首怀古诗“解味” (下)

 (2006-02-08 20:21:06)
桃叶渡怀古 其六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此诗是写晋代王献之与其妾桃叶在桃花渡的别离之情。王献之有《桃叶歌》词为:“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隋书·五行志上》)从上述可以看出曹雪芹是采用这个典故写了这么一个特别的诗谜。 
   我们先解俗物谜底。头两句诗意谓:那些干黄的野草,各种植物的花叶等,在锅灶膛里燃烧着,那炽热的火焰,把灶膛照得明亮。锅灶中燃烧的柴禾中有许多桃树的叶子,而桃树的枝干,却被制成桃苻准备过年时挂在房门两侧。它们本是同根所生桃树的枝体,却有着各自不同的用途。一个被当柴草烧了化成灰,一个做桃符迎新春用。 
“六朝”二句,说的是家家锅灶最兴旺、最热闹的时候是“灶王节”期间。中国风俗,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开始过小年,即过“灶王节”,送“灶王神”。家家户户用纸马、糖饴等物送“灶王爷”上天,除夕迎回,时间为六天。同时把“灶王爷”的画像挂在锅灶上的墙壁供奉,所以称“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这个俗物谜底很明显是“灶王爷”。俗物谜底已出,真正的谜底是什么呢?我们再重新研究此诗谜。这也是谐音诗谜,内容应该是这样的: 
      衰曹先画应潜螭,韬子韬爷宗分离。六曹梁栋多如许,消赵空选必上提。 
   此谜第一句是说,按照曹家真正的家谱排列到这辈人,应是深深隐藏起来范“龙”字的人,这个人是谁呢?应该是曹文龙。第二句是以曹文龙口气讲的:在曹玺当时的家谱上,从儿子曹玺向上看是找不到我的,从我的爷爷曹锡章(远)往下看也找不到我,原因是曹玺和原“宗”曹家分离出去了。第三句,“六曹梁栋多如许”,是说自曹雪芹往上的第六代先祖,因历史原因,有好几个人在这个位子上。例如,按《八旗通谱》上的曹家家谱,曹雪芹向上第六代有曹锡远或曹世选,按曹玺原来正宗家谱算,曹雪芹往第六代是曹霖。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消赵空选必上提”。消赵实指消去曹振彦,赵同曹。空选,是把曹世选位置空起来,再把曹锡章、曹霖添上,同时往上提一个位子,空出的位子就是我曹文龙。按这个曹家真正家谱排列起来,我曹文龙就有了自己的位置。 
这个谜底是“振彦去”,“添文龙”,和第一个俗物谜底是完全吻合的。“灶王爷”在阴历二十三上天后讲“真言”,供奉人害怕把自己的过错也讲出来,所以在“灶王爷”上天的六天中供奉“灶王爷”是封其口,不让讲“真言”。其实,这是曹雪芹比喻不让讲“振彦”,而叫“灶爷度”,即“桃叶渡”的谐音,其义“灶爷去”,即“振彦去”(真言)。振彦消去后,添上曹文龙,这条谜底真正人物是曹文龙。 

青冢怀古 其七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此诗明写西汉时昭君出塞和亲一事,说王昭君被汉元帝赐给匈奴呼韩邪单于为“阏氏”,死后葬在黑河岸。诗中抒发了昭君远离家乡、亲人的悲凉哀怨之情,讽刺了汉元帝昏庸无能和不识好歹的窘态。 
   这首诗和前面一样,要先解出俗物的谜底。根据诗的题目,按谜语分析应该和过世人后事有关。此谜的前两句意思是:逝者的亲人眼眸已被泪水蒙上,但强忍悲痛不使泪水掉下来,忙着给逝者做寿材。工匠们紧张地忙碌着,各种工具加工寿材有节奏的声音,暂时掩住亲人的痛苦之心。“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二句说的是:汉族在办理去世人后事的风俗习惯方面确实使人称道,尤其是寿材,讲究用上好的杉木制成,而不用樗栎等杂木做,樗栎怎么不以此为羞呢?解到此,谜底不说自现,是“棺材”。这是俗物谜底,那么真正的谜底是什么呢?再看谜的谐音隐寓: 
       黑水茫茫野不留,兵燹剥尽屈宗仇。汉家制度诚勘探,出礼应惭万古羞。 
诗谜的意思是:黑水即后金八旗兵起兵反明,并进犯明朝关内陆区,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多少汉人家庭家破人亡,多少孩子被强迫做了旗人的后代,和自己的宗族失去了联系和关系。但汉族的每个家族范世起名的规律是有章可徇的,你要诚心地寻找,就能知道自己的宗族渊源和家族关系。当你知道你自己的宗族身份后,却不能回归自己的宗族上去,那才是万古羞辱之事。此谜底为会意谜底“朝乱”,意朝廷即国家发生兵乱。 
   此诗谜前后隐寓配合是非常巧妙的。首先以王昭君出塞和匈奴人和亲,来影射曹玺和旗人曹家“和亲”而成了旗人的儿子。俗物谜底“棺材”,它的含义有:“棺材”是木板组成全封闭的,所以它六面完全是壁即“完壁”。人死了,人生就“完毕”了,也隐“完壁”。“棺材”谐音“官材”,意制做官印的材料,影射“玺”。“棺材”的材料要求用杉木为佳,即“亦杉”,其谐音字义为“亦山”,亦和山上下组合一起为“峦”字,并和第二个谜底“朝乱”相合。“朝乱”谐音字应为“曹峦”,这就是这首诗谜的真正谜底。“曹峦”又叫“曹玺”字“完壁”,此名是“官差”的,据说是康熙笔误所致,这是他成为曹振彦养子后的名字。《石头记》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中,女先生儿说书名“凤求鸾”,这“鸾”实指“曹峦”,“曹峦”即“贾母”。“曹峦”要“请宗”,和诗题目“青冢”谐音合,意“曹峦”要请回自己的“宗谱”。因曹家的百年历史是从曹峦成为曹振彦养子开始的,因此曹峦是《石头记》中的家长,核心人物。曹雪芹为写明这件事,确实运用了他非凡的艺术手法,设计了这个连环谜,指明了“曹玺”原名叫“曹峦”,是曹雪芹的曾祖父。在这里“曹峦”终于回归自己的“本宗”上去了。 

马嵬怀古 其八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这首诗是描写杨贵妃寿终马嵬事。杨贵妃受唐玄宗宠爱,兄弟姐妹皆封官晋爵,显赫一时,势压天下。后“安史之乱”暴发,叛军逼近长安,唐玄宗携杨贵妃逃亡四川。行至马嵬,为叫平叛六军发,无奈缢杀杨贵妃。此诗描写了杨贵妃虽死,而其风流遗韵犹存。其实这都是为其隐寓作引,下面先解俗物谜底:“寂寞脂痕渍汗光”意谓:万籁寂静的夜晚亮着一盏油灯,灯捻浸在油脂里,上头燃烧发光,下面不断汲取着油脂。油脂逐渐减少,器皿露出原来盛油的痕迹,就像被汗水浸渍一样,在灯光映辉下闪着晶光。“温柔一旦付东洋”,灯光虽然温柔而弱小,在夜深时能为人们带来光明。一旦,即东方发白太阳升起来时,便不起照明作用了。“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是说油灯天亮了就用不着了,但燃烧散发的油烟味,还能在人衣服和被子上嗅到。此俗物谜底显然是“油灯”,另谓“脂檠”。 
那么,这首诗谜到底说谁呢?我们再看诗谜谐音字的含义: 
    寂寞字痕自寒光,闻猷一旦付东洋。字因移得封留祭,此日益庆尚有香。 
此谜的第一句义是:“寂寞”二字的字痕,即部首的“宀”字头。寅的字痕也是“宀”字头,“寅”又当寅星讲,亦有寒光义。所以这个有“宀”部首还含有寒光的字,该是“寅”字。“寅”是指曹寅,字子清。第二句“闻猷一旦付东洋”,是指曹宣,字子猷。因为,字痕“宀”,加上“一旦”为“宣”字。曹宣因避讳康熙名玄烨的“玄”字,后改名“曹荃”。原名“宣”不能用了,即付东洋。第三句义,是把这个字痕“宀”头,移到“祭”的上半部分,把祭的上半部分移掉,祭的本意还要存在,此字为“宗”字。第四句意谓,当上述的事情都能实现的话,即曹家真正回到自己“本宗”上去,曹寅、曹宣也能回到自己应范的“宗”字辈的宗谱上去时,应庆祝,应该上香祭祀自己的祖先。 
  上述说明第二个谜底的人物是曹寅、曹宣,字子清、子猷,和第一个谜底的谐音字相合,即子清(脂檠)、子猷(脂油灯)。曹寅、曹宣是曹髦后裔探春十八世人,应范“宗”字。曹玺为将来回归“本宗”,在两个儿子起名上,保留了“宗”字的痕迹“宀”字头。此诗题目“马嵬怀古”的马嵬谐音可得“孖位”二字,含义为:同胞兄弟,即指曹寅、曹宣是两兄弟。 

蒲东寺怀古 其九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此诗表面上是写唐代元稹《会真记》及元代王实甫据此改编的杂剧《西厢记》中的故事。故事中张生与崔莺莺相会的地方是蒲东寺,原名普救寺。故事描写了红娘蔑视封建礼教,瞒着老夫人,把张生与崔莺莺撮合在一起,自己虽受委屈,但促成了他们的美满婚姻。 
上述是作者借引说谜,还得先猜俗物谜。谜中说“小红骨贱最身轻”,是说这个俗物是个本质非常轻的俗物,价值也非常贱,而且染有红的颜色。从后三句诗谜的意思中,可以认定,这个俗物是钓鱼用的“漂浮”。“漂浮”下面栓着钓鱼的鱼钩,鱼钩上“私掖”着鱼饵,即用鱼饵掩住锋利的鱼钩。钓鱼就是用挂有鱼饵的鱼钩“偷拐”咬钩的鱼。一旦有鱼咬上了带饵料的鱼钩,“漂浮”马上会产生波动,钓鱼人会迅速挑起鱼杆,鱼就会被钓上来。说到此,确实是个钓鱼用的“漂浮”。但这个“漂浮”不是一般的“漂浮”,它有骨有身,染着红色,钓鱼时还同行。那它是什么样的“漂浮”呢?它应该是一个小双棒葫芦做的“漂浮”。 
俗物谜底已明,再看真正的谜底为谁?还得来译谐音字谜语: 
       晓红顾见罪身倾,是页头写强撮成。虽悲父人失掉稽,移颈媾认彼通行。 
   此谜释文:第一句为通晓《红楼梦》人的名字,是由“顾见”二字去“厄”字旁会意组合成一个字。见字这里当预“兆”的“兆”字用,顾字去左边“厄”字旁,可以理解为罪自倾,即自动消掉“厄”字旁,再和“兆”字旁合成为“頫”字,通晓《红楼梦》人的名字叫“頫”。第二句“是页头写强撮成”,意思是,这个“頭”字的页字旁要留着,要写必须写成头的同义字,喩为“强撮成”,这个和“页”强撮成,又含头一样字义的字为“顒”(“顒”,大头之义)。谐音谜的三四句意思是,虽然为失去父亲——“顒”而悲哀(“稽”字大头之义),但又认叔父“頫”为父了。 
这首诗谜真正的谜底很明显是曹顒、曹頫。曹顒英年早逝,曹家在康熙帝的旨意下,将曹宣的四子曹頫过继给曹寅为嗣。因曹雪芹是遗腹子,长大后才知自己的亲生父亲是顒,因此说“虽悲父人失掉稽”。曹雪芹的母亲也可能是在他出生后不久死去。他从小是叔父曹頫抚养长大的,早已把叔父当作父亲了,即“移颈媾认彼同行”。俗物谜底为“葫芦漂浮”,正好代表曹顒、曹頫俩人的字。曹顒,字孚若;曹頫,字昂友,二人的字会意有“漂浮”的意思,所以曹雪芹用此物来隐喻其父和其叔。这个“漂浮”是双棒葫芦,正好代表他们兄弟俩,因为双棒葫芦紧密相连,也说明他们都是曹雪芹的父亲。 
诗的题目《蒲东寺》(补东嗣,东为长),说明了曹頫是补长房长兄的位置,隐喻曹頫是“红娘”,反看即父亲。 

梅花观怀古 其十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这首诗是以明代汤显祖作的《牡丹亭》做为题材,来叙述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不在梅边在柳边”是杜丽娘题自画像诗的最后一句,原诗作:“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梅花观是《牡丹亭》中所写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梦与书生柳梦梅相会,醒来思念成疾而死,杜家为守护杜丽娘坟墓而建造了“梅花观”。三年后柳梦梅寄居观中,拾得丽娘生前自画像,引来丽娘游魂,而后丽娘起死复生,终与柳梦梅结为夫妻。 
   实际上,这首诗的目的,不在于这个美妙的故事,它隐寓着全书最有意义的秘密。为了解开这个秘密,首先我们把俗物谜底揭示出来。此俗物谜底并不太难,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就可以认定谜底应该是“燕子”。因为谜语写道:不是在梅花开放的时候,而是在柳树吐翠的季节来到我们这里,它们都是成双成队像恋人一样生活着。不是这个季节的时候,人们不必回忆这美好的景象。要想再看到此景,只要春天一到,百花喷香,柳枝吐翠的时候,它们就会按期到来。就这样,它们秋去春来,一别一年的忙碌着。上述景象的描写,一目了然是对“燕子”的描写,所以,俗物谜底是“燕子”。 
那么,真正的谜底说的是谁呢?接下来看谐音谜的说法: 
       不在枚边泽六编,个中说十画搀眷。团圆末一春相到,一别惜逢又一廿。 
此诗谜头两句意思是:一个数字补在个位边,(枚当个字讲)这个数字经选择为“六”字。个位数是多少呢?因“个中说十画搀眷”,个位数是“十”字。个位的“十”和个位旁的“六”字,像眷属一样互相搀扶相连,即书写在一起,应为“六十”,“六十”是此谜的核心和目的。第一,说明了曹家已经繁延到六十代人,这一代人也是“探春”范世最后一代人。(曹家范世详见《曹雪芹的祖籍与宗族》一文)第二,表明了曹雪芹就是曹家第六十代人,即“探春”二十代人的最后一代人。所以谜中说“团圆末一春相到,一别惜逢又一廿”。谜中说的“春”,是指“探春”和“惜春”。(曹家范世规律是二十代为一个周期,曹雪芹在书中以“春”表示)“探春”和“惜春”相会即团圆在一起,实际上是“探春”最末一代人和“惜春”第一代的连接和划分。当“探春”最后一代人和“惜春”第一代人分别的时候,就完全进入了“惜春”时代。 
   为什么说曹雪芹是曹家第六十代人,即“探春”范世第二十代人呢?因为,曹雪芹按曹家正宗范子排名,应范“延”字。俗物谜底“燕子”隐指“延”字,正是曹雪芹本应范的字,也是曹家“探春”第二十代人的范字。“惜春”第一代人范“连”字,是范“延”字的下一代人。由于曹家的特殊范字规律,所以,“延连”这两个范字,却代表着曹家两个不同的范世周期。在谜中,曹雪芹用“画搀眷”来形容曹家“探春”末世和“惜春”第一世是“延连”(燕恋)一体的,他们的范字是相连的。 
这首诗,实际上是曹雪芹借用《牡丹亭》中杜丽娘自画像,来影射是自己的自画像。通过俗物谜底“燕子”,来说明自己应范“延”字。所以他“牍立样”(杜丽娘),在书中立下他和其上面六代人,以及三位始祖的名字。“留梦谜”(柳梦梅),通过十首怀古诗谜来描述和传世。“倘显祖”(汤显祖),倘若后世人使曹家这些人显现于世,“望世补”(王世甫),希望后世人,能把曹雪芹家这些人物、史实补到曹家(即曹髦后裔“探春”后七代人)家谱上去和历史史料上,使曹家“莫断停”(牡丹亭),曹家这样才不能“断裂、停滞”,还曹家一个真面目。这都是我“末花观”(梅花观),即探春最后一代人曹雪芹的想法和希望。上述可以看出,曹雪芹的《梅花观怀古》,把《牡丹亭》的资料运用的恰到好处,条条相关,展示了曹雪芹“一手也而三牍”的高超艺术手法。不但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也留下了独一无二的文学作品。 
   十首怀古诗全部解释出来了,现在大家都十分清楚了。十首怀古诗是曹雪芹家的三位远祖和回归本宗的真正家谱,复原为: 


曹操——曹丕——□□——曹髦 
                                              曹寅——曹顒——曹雪芹 
曹锡章(远)——曹霖——曹文龙——曹峦(玺) 
                                              曹宣——曹頫— 
这个家谱是曹雪芹为回归自己本宗在书中立下的。曹振彦由于不是曹玺的生身父亲,所以在第六首怀古诗中有区分。但本人认为:从历史上讲,曹振彦是曹玺养父的历史地位不能否定。曹雪芹在书中描写的也非常清楚,我们只是区别开来就可以了。总之,《石头记》中,写了三个曹家情况,一是以曹玺为焦点的有直系血缘关系的曹家;二是曹玺的生身父亲堂叔伯兄弟“亲宗”的曹家;三是曹振彦的曹家。这三个曹家中,曹玺及其后代是和曹振彦及其后代在一段时期是融合在一起是,是一个家庭。后来,由于种种矛盾,导致后代分裂,家族关系完全破裂。但不管怎么说,这三个曹家都是《红楼梦》的组成部分,只要我们对此进一步进行研究,就能逐步解开《红楼梦》这部书的面纱。 


注:《薛宝琴十首怀古诗“解味”》是本人历时四年研究写成的,1998年11月20日出席北京全国红学研讨会在大会发言时公布于世。会后收录在二月河主编的《采红集》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