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04.24中兴启示录

 我的百科微博 2018-04-24

以一部手机为例:首先,需要芯片、屏幕等硬件配件;然后,需要操作系统等软件;之后,由手机厂商进行组装生产成整机;最后,由应用程序开发商,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出各种APP.产业链的特点是分工协作,每个企业负责自己擅长的一面,优势互补,把整体的效益做到最大化。过去十几二十年,中国大多数企业,是靠人口优势发展起来的。中国人多,市场大,所以做营销型/渠道型企业、技术应用型/用户体验优化型企业,是最经济的选择。没事的时候,大家各自安好,但是一旦上游技术型企业发飙,给你断货了,就像这次中兴,被断掉芯片和操作系统,就玩不转了!意识到中国电子产业“却心少魂”(心是芯片,魂是操作系统)。于是想要追赶,但当你再深入的了解点这个行业后,会发现,它不是那么好追赶的!​

 
 
随着一家家APP开发商投入安卓和IOS的世界,这两个操作系统变得更加强大,演变成了一个生态。这个生态,具有强大的排他性,如果你选择接入这个生态,例如做一个APP开发商,那么恭喜你,这个生态会很欢迎你。如果你想另起炉灶,再搞一个操作系统呢?对不起,这个生态会让你举步维艰!APP开发商习惯了在安卓的环境下做开发,习惯了很多基于底层系统的开源系统;用户习惯了安卓手机。元器件和操作系统的上游核心生态握在别人手里,就是整个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的命脉,握在别人手里!这个危机,叫做产业生态危机!​
 

 市场是逐利的,市场也是讨厌不确定的。为什么越是大公司,转型越难?因为对流程化和确定性的追求,已经阉割了很多大企业创新、转型的能力。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中兴的教训,还不够惨烈吗?1987年,43岁的解放军团级退役军官任正非,与6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集资,加上个人的转业费3000元,凑成2万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此时,联想已成立两年,并凭借着中科院计算所的技术基础,快速做大,在短短十年内,成为全国计算机行业排名第一的高科技企业。把华为远远甩在后面(1995年,联想销售额67个亿,华为才15个亿,只有联想的五分之一)。然而到了1996年,联想改变战略,提出走贸工技路线,华为则坚持技工贸路线。20多年过去,今日的华为,早已一骑绝尘,成为民族科技骄傲。贸工技和技工贸之争,就是市场主导和技术主导之争。
第一步是市场,第二步是销售,第三步是采购,第四步才是把采购来的技术转化为自己的技术;从技术往前推,第一步是自主研发的技术,第二步是产品,第三步是市场,第四步是从市场赚来的钱再投入到技术研发中。中兴事件告诉我们,完全由市场引导,很难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就会存在产业生态危机,随时可能被产业链上游卡脖子!任正非在回答“已没有生态空间,为何还做终端操作系统”时说,应尽量使用国外的好东西,包括高端芯片和操作系统,但要有战略备份,“别人断了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中国经济发展这么多年,并不缺市场导向型的企业,却的是技术导向型的企业。不缺懂市场、懂用户、懂赚钱的企业家,缺的是有产业生态危机感的企业家。​
 

 最激动人心是一家叫“中微”的半导体企业:“当所有的巨头还在为10nm、7nm技术大肆进军的时候,中国中微正式宣布掌握5nm技术”。中微作为设备公司,是提供可加工先进器件的设备,协助他们实现新一代器件的开发和生产。中微不可能脱离他们的5纳米技术开发,而独立地掌握5纳米技术。中微的产品,刻蚀机,就是一种芯片制造设备。中微的核心产品蚀刻机,仅是芯片制造的一个环节,它的进步离不开整个芯片制造业的进步。中微是融入这个生态,在这个生态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和生态一起成长,而不是挑战整个生态!
过去很多人以为中国什么都能造。中兴事件打破了这个迷思。那么是不是我们就要奋勇向前,什么都造呢?从硬件到软件,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全部投入呢?这是非常难的。最靠谱的做法,就是关键点卡位。例如,中微卡的是芯片制造设备的位,如果中微成为世界芯片设备企业前三,那么今天中兴的危机,就不会发生。原因很简单,你不卖我芯片,我就断了你的设备,你有技术没设备,造不出芯片!按照这个思路,在整个产业生态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关键点,先聚焦,再ALL In。先占一个阵地,再扩大战果。这种关键点卡位的战法,比全面开花要靠谱些。
后中兴时代,中国企业,特别是巨头们,会意识到,产业生态安全比市场和利润更重要!半导体、元器件企业获得的投资将增加;随着中国在技术上游的突破,下游企业的成本将会下降,届时,将迎来新一轮的应用型/用户体验优化型企业的爆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