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建筑木作中,抬樑式构架与穿斗式构架各有什么优缺点?

 行者无忌图书馆 2018-04-24




一、抬梁式构架的特点及优缺点。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多采取梁柱模式,常言道横梁直柱

梁,主要负责承托建筑物上部构件和屋顶的全部重量。

柱,主要负责承托梁架结构及其他部分的重量。

抬梁式,即在柱顶或柱网上,在与房屋进深相一致的方向放置房梁,随着房屋顶部逐渐收缩,房梁随之减短,如此层叠直至屋脊。


同时,为了支撑屋面的屋椽,需在房梁的两头,沿建筑面阔的方向架置檩条,以承托屋椽和屋顶的重量,如此相互叠加,房屋的屋面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房基。

抬梁式的特点,柱子数量少,与梁、檩、椽相互交织,其构件器形较大,结构复杂。下图为抬梁式实例。


下面这张看的更一目了然。


抬梁式的优点:用柱数量少、跨度大,可营造出很开阔的空间,更能体现出建筑内部的雄伟气势,在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普遍采用。

抬梁式的缺点:由于采用了大量的横梁,所用木材耗费较多,需要整根的木料作为屋顶支撑。其次,由于没有三角形架构,整体稳定性不足。


二、穿斗式构架的特点及优缺点。

穿斗式,即柱子的顶部直接承接檩条,柱与柱之间用穿枋串联,形成网状的整体型屋架结构。

穿斗式特点,主要是梁用枋替代,柱子数量多,且较为细密,其结构缜密牢固。下图为穿斗式实例。


穿斗式的优点:用料较少,可事先拼装成整体屋架,然后树立安装,便于施工、比较经济,在南方民居建筑上较为常见。而且其网状结构也很牢固,整体韧性较强。

穿斗式的缺点:由于采用了大量的柱、枋相连,室内不能形成贯通的大空间,不适用于宫殿等需要空间较大的建筑。


因此,为了追求空间的开阔性和整体的坚固性,常采用抬梁式与穿斗式构架相结合的方式,在山墙部分使用穿斗式,而在建筑中部使用抬梁式,互补长短,达成空间与实用的完美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