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一栋老式楼房里,有位90岁的老人——孔庆普,他待人和气,礼数周到。谁能想到,老北京城的大半城墙,都是他主持拆掉的。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图:中华门,1958年拆除。孔庆普一生跌宕,12岁遭绑架被关八天,文革时被批受辱。但最令他痛苦的是,他曾亲自指挥拆除自己亲手修缮过的北京城楼。 图:结构完好的阜成门城楼。1951年政府拨款15亿元(法币,当时100法币只能买一张纸)修缮城楼,8个月里,孔庆普主持维修了东直门、阜成门、安定门等7座城楼。 图:长安左门。由于修缮经费少,修缮时能省则省,例如古城楼两边山尖贴的金箔,用金粉代替,为的就是能多修几座。 谁知,1953年风向突变。政府要把北京建设成一个新型城市,城墙、城门、牌楼成为建设新城市的“障碍物”。 一时间,承担北京城运输任务的骆驼在城门口消失了,北京地铁开始规划。孔庆普也接到了拆迁命令的通知。 图:1900年德军把守下的西便门。西便门,就是当年拆迁的第一座城楼。 图:朝阳门。孔庆普回忆说,“当时共拆除瓮城9座、城楼11座、城台12座、城门箭楼9座、箭台12座、城门闸楼1座、城角箭楼3座。共拆除城墙23.3公里,占全部城墙34.4公里的67.7%”。 图:崇文门。当年,拥有600年历史的北京城墙被扫平了大半,外城几乎都没了。其中有6座是刚刚修好的。 图为1915年拍摄的正阳门。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德胜门箭楼等建筑,是当年仅剩的古建筑中的一部分。 图:孔庆普笔记本上的测绘图。每拆一座,孔庆普都备受煎熬,于是他仔细测量城楼各部的尺寸,并当场绘图。如今,这些消失了的城墙,以另一方形式呈现在世人眼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