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鹈鹕的隆多和小牛时期的隆多为什么会差别这么大?

 besunnyaR 2018-04-24

自从鹈鹕4-0淘汰开拓者之后,有一种声音正在坊间流传,也就是所谓的“队魂隆多”。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此人的真实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

首先说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就是隆多这几年的水平“有目共睹”,为何有些球迷就是意识不到问题所在。作为最擅于揣测逻辑链的媒体人,我给出的回答是:“他们原本就默认为常规赛并不是适合隆多发挥的舞台。而离开凯尔特人以后,在小牛隆多是卡莱尔害了,在国王没打季后赛,在公牛缺了他才被翻盘,在鹈鹕又是下克上横扫。”

对于之前的季后赛表现,恕我不花太多笔墨去阐述了。类似“相关和因果要留意区分”,“一个事情的发生不要简单归结于某个因素”这些概念,是我们一直在努力传达的。只讲这个赛季的隆多。

首先是防守。我们从今年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把30支球队82场比赛的开局对位全部记下来。或许有人会问:开局只是比赛很小的部分,记这些有意义吗?当然是有意义的。开局的对位象征着主教练的准备工作,谁在防守端接受的任务最重,谁是特地被藏起来的,通过这些大样本的记录很容易得出一个素描。

而在鹈鹕队内,三后卫的定位大概是这样的:霍勒迪先接管最难的任务,接下来摩尔再挑个高的,隆多捡剩下的。至少从这件事上他就和“防守悍将”无缘了,你见过哪个防守悍将是被主教练刻意保护的?ESPN的真实正负值,给隆多的防守评价是控卫中等水平。如果你觉得常规赛数据没意义,那么继续来看季后赛。

有人看到隆多和利拉德都是控卫,就想当然认为隆多防死了利拉德。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上周五我们做了42张图,可以看到鹈鹕能把利拉德防成这样,浓眉的功劳最大,然后开拓者把握不了被赌博式放空的空位在其次(阿米努末战能把握后进攻就爆了),最后才是初始的对位人。

更何况利拉德的初始对位人通常是霍勒迪,同时摩尔防的是迈克伦姆,隆多防的是特纳。特纳算是开拓者整个前锋轮转里定点威胁最小的球员,持球也是半吊子。常规赛出场超过20分钟的小前锋里,没人的进攻真实正负值比他更低。(洛维原话:任何时候开拓者发现是隆多而非霍勒迪在防利拉德,都应该瞬间进入挡拆模式。隆多是块screen magnet……)

这里并不是隆多本轮系列赛成了防守黑洞,而是至少开拓者并不具备考验隆多防守的能力。接下来就看进攻端了。隆多的短板一直都在,也就是不会投篮。他本轮系列赛的挡拆得分率只高于联盟15%的球员;定点空有效率效率没有产量,屡屡被放空后场均仍只投两次。

但我们仍然可以理解金特里为何重用隆多:

1.隆多是优秀的快攻反击者,凭借一手传球在开放式环境里仍然能迅速找到队友。

2.落阵地以后,浓眉并不是一个强求得分机会的大个子。后卫能把球传到他手上,他面前有防守人往往也能搞定。

3.比较被忽视的一点,就是隆多可以打那种自己站弧顶,等队友跑出机会后再传无球掩护/空切的勇士式篮球。这和鹈鹕除了隆多外都是空间点关系很大,每个人都能够跑动和投篮。

4.轮转中段并没有足够大牌的备胎。克拉克整季的准心起伏不小,米勒又显得过于单功能。

接下来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来了:

如果一个防守端无功无过,进攻端主要职责是推快攻和组织无球的球员,就可以被称之为“队魂”的话。那么……

勇士的格林和伊戈达拉进攻端两样都会,防守还要更好,是勇士的什么呢?(没必要纠结隆多的助攻数高于俩人,这种不建立在得分威胁上的传球,失误风险也会大得多。)

我是这样觉得的。鹈鹕在折损考辛斯之后,需要有人去充当起手式消化球权。霍勒迪平时并不以高产著称,浓眉和米罗蒂奇也终究还是内线,此时隆多在场是可以起到一个丰富打法的作用的,把战线拉长到48分钟仍然挺重要。

但这种丰富度更多是战略层面的,究竟如何与战术层面的精专取得平衡挺值得考量。打个比方,鹈鹕进入关键球,快攻和无球都不是首选,金特里画战术板明确指出让霍勒迪和浓眉打挡拆,这个时候站底角的应该是隆多还是米勒合适?或者说如果隆多由于空间上的拖累被减少了出场时间,鹈鹕是不是就肯定打不出现在的结果?我没有答案,但我至少敢对隆多下这样的假设,对浓眉或霍勒迪可不敢。

可惜的是,现在坊间的风气就是太过结果论了。鹈鹕意外横扫,隆多基础统计好看就被拔到过高的程度。甚至有观点是这么讲的:“金特里难道是傻子,知道隆多攻守都一般还场均让他打36分钟?”这种声音反而是最可笑的,因为我也可以说“NBA的30队管理层难道是傻子,知道隆多攻守都逆天还只给他300万年薪?”

我们多年来常干的一件事就是纠正过度评价的声音,过度表扬或者过度批评都是如此。最近几天夸隆多的文章实在太多了,应该不缺唱唱反调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