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忽视,甲状旁腺和它的囊肿......

 亚伟大帅 2018-04-24



前言


首先我们先简单认识一下甲状旁腺以及它的解剖结构——


甲状旁腺与甲状腺虽然仅一字之差,但是它们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内分泌器官!


身为内分泌器官,甲状旁腺同样需借助自身合成的激素随血液循环在相应的效应器官或效应组织内发挥生理功能。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成分与结构比较单一,是一个只有84个氨基酸组成的短肽链,形状像一根直链条,没有什么枝丫。迄今为止,科学研究发现PTH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调控钙、磷代谢的激素


虽然解剖位置上甲状旁腺与甲状腺是邻居关系,但它们不仅“祖先”不同,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危害也大相径庭。从人体解剖学角度看,甲状旁腺具有“小、多、散”的特点。


小---甲状旁腺大小仅2mm~5mm左右,作为独立的内分泌腺体,确属小个子。

多---甲状旁腺通常有4枚,多的时候甚至可以有8~10枚,这在内分泌腺体家族中确属人口众多的门户。

散---甲状旁腺们并不集中居住,颈部的4枚旁腺分居在气管两侧,每侧各有两枚,同侧的两枚又分为上下,靠的并不近。


即便是在胸骨后方的纵隔腔内,甲状旁腺的踪迹也并非罕至。实物解剖图中标记为黄色的四枚颗粒即为人正常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囊肿的病因及好发部位


病因:

1、甲状旁腺腺瘤囊性退行性变或腺瘤内出血所致。


2、来源于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第三或第四腮裂。


3、甲状旁腺内微小囊肿融合或单个微小囊肿的进行性增大而形成巨大的囊肿。


4、Gilmour提出为Kursteiner管的残留。该管呈囊泡状、小管状或腺泡样的腺样结构,出现在甲状旁腺的发育过程中,通常出生后即消失。


5、潴留学说:甲状旁腺激素(PTH)产生增加或分泌受阻,会导致潴留性囊肿。


好发部位:

本病以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2~3.5,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之间。大多位于甲状腺背侧下级,并以左侧甲状旁腺多见。


甲状旁腺囊肿一般分型


本病可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类,其中无功能性者约占85%,多为女性患者,临床多无症状或仅表现为颈部肿块,血PTH、AKP生化检查均为正常。

功能性者约占15%,多为男性患者,临床上有骨痛、骨质疏松、骨折及泌尿系统结石的症状,血生化检查PTH、AKP增高。


常见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颈部肿块,常为单发,偶有多发着。肿块可上至下颌角下至纵隔,但多位于颈下部,甲状腺下极处,少数囊肿可向前发展而完全长入甲状腺组织内。可触及肿物大小不等,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地柔软而有弹性,或质地坚硬而有张力,无压痛,多可随吞咽活动。


通常无局部症状,而当囊肿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可出现局部不适、疼痛、吞咽困难、呼吸不畅、声音嘶哑、呛咳等症状。

功能性囊肿者除局部症状外还可表现为高甲状旁腺素症状和体征,如高血钙、低血磷,早期症状有肌肉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多尿、腰痛、血尿;晚期病人可出现全身骨骼疼痛、自发性骨折、肾脏多发性结石、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病程由数年至十余年不等。




甲状旁腺囊肿超声检查



仪器:应用高频探头7.5—10MHz;

查前准备:无须准备,对骨质疏松者,减少搬动,避免骨折;

体位:仰卧位;

方法:用直接法注意甲状腺上,下极背侧,颈侧方及胸骨上窝等,应全面探测。

在甲状腺下方可见一个均匀的无回声液性暗区,外围有完整菲薄的壁,且将甲状腺向上推挤移位。






甲状旁腺囊肿的鉴别诊断



1)甲状旁腺增生:甲状旁腺增生时往往四个腺体均有累及,外形不规则,无包膜,腺体中一般无囊肿、出血和坏死等改变,细胞组织以大型水样透明细胞为主,间有脂肪细胞。增生区周围组织压缩而形成假包膜。


2)甲状旁腺腺瘤:腺瘤是良性肿瘤,病变累及一个腺体者占90%,多发性腺瘤少见。腺瘤有完整的包膜,常有囊变、出血、坏死或钙化。

针吸细胞学检查,如吸出清亮稀薄、无色液体则高度提示为甲状旁腺囊肿。若为混浊、咖啡色或血性液体则提示甲状旁腺腺瘤。


3)甲状旁腺癌:约有1/3患者可触及颈部肿物,质地较硬,随吞咽活动。肿瘤呈分叶状,包膜厚并与周围组织粘连。部分患者可出现区域淋巴结或他处转移。该病甲旁亢表现较良性肿瘤更为显著,血PTH值高于正常2~4倍,血钙〉3.2mmol/L,甚或出现高血钙危象。


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