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说了视觉设计方向中的文字编排,文字编排只是版式和文字应用的一部分,也是版式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对版式来说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版面的编排,版面中除了会出现文字信息之外,还会有主体和其他元素出现,本篇文章将立足于版式的基础上之上,用一种简单明了的编排形式,让大家对版式编排了解更深入一些,同时学会一种形式多方面应用的方式,以敬畏之心,尝试更多的可能; · 什么是画中框 · 面中框即是挖版图,角版,出血版三种版面构成结合使用的视觉表现,也可称之为框版,即是在有限的版面空间内重新创建一个内容的载体,是承载画面主体并加以强调的,有力的版面编排形式,也是基于网格系统最有效,最直接,最快速的版面划分,亦是与背景和画面中其他元素区分的直观视觉表现,对要强调的内容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和突出作用; 图1: 全屏版面是设计中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版面编排,是在整个空间大小的基础上对其进 行一定的划分,即涵盖整个版面版面,可以给人一种整体统一的感觉,并且大面积的留白 也可以给人一种想象的空间,但对于版面的划分和整体的把控相对较难一些; 图2: 面中框则是在整个全屏版面的基础上延伸出的另一种版面形式,其变化灵活,可操作性较 强,相较于全屏对版面的划分和视觉的锁定更加直观容易一些,在基于网格的各种划分上 可以更加直接和快速的帮助我们稳定版面,确定主体内容的载体区域并丰富版面视觉形式; 在整个版面版面编排中,框在稳定整体版面的情况下则可以灵活多变,以不同的视觉形态满足不同的需求,同时也是版面编排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在相同的版面中,把画面的主体以框的形式进行强调并做区分,使其与文字之间形成独立 的个体,但同时又是在整个版面中占据不同的比例,也是对整个版面进行合理的划分,使 其在视觉上看起来更加直观清晰,也让版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整个版面版面编排中,框在稳定整体版面的情况下则可以灵活多变,在有限的空间内灵活的创造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可以让整个画面比较稳定,在变化中寻求稳定,并对其他内容加以有效区分;以不同的视觉形态满足不同的需求,同时也是版面编排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 画中框的作用 · · 有边距与无边距 · 在版面中我们把其分为全版型和框版型两种版面编排表现,在以框的形式作为视觉表现时,不管对版面采用什么样的划分方法都离不开无边与有边的形式,无边即是版面中所创建的载体框一边或者多边与版面对齐不留边距;有边则是载体框四周以等边距或者不等边距与版面留有一定距离;两者相辅相成,在共用的情况下可以使整个版面更加丰富; < 无边距=""> 框版在版面中的使用无边距的情况下,其主要是为了在全版和框版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即能展现出全版简洁的特征,同时又有框版聚焦的特征,而不同无边距的框版演变也会传递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具体则需要根据需求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无边距框; 在无边距的框版演变中可以看出,无边距的一面则是版面起始的地方通过不同方向的边距调整,则可以整个为版面带来不同的视觉方向引导,从而传递出不同的视觉感受,无边距并不是真的没有边距,而是以文字的安全边距为基准对框进行无形的划分,同时也是融合工整与突破的双重性格; < 有边距=""> 在有边距的框版中可以让主体内容更加的明确突出,从而与文字信息形成两个相对较为独立的个体,让版面的视觉看起来更加简洁明了,而有边距的演变则是不管任何情况下都始终与整个版面的边缘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还需要注意两者之间的色彩搭配关系; 框版的边距可以随着编排进行变化调整,在稳定性和规整性较强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创作出较为个性且不拘一格的版面形式,其关键在于框的运用和形态; · 框版是用来打破的 · 在设计中打破常规是每个设计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而很多设计师甚至连规则都不清楚就想着打破,这是很不科学的想法,要打破框首先要去创建框,这也是很多大师会经常使用到的设计表现手段,而框版则是实现打破常规的其中一个重要设计手段,是通过对框版的调整使其具有一定的视觉假象现象,在打破框的同时增添版面的个性; 图1: 在全版的情况下要想打破现有的版式是很难做到的,其载体本身就是相对较为固定的大小 只能在修饰素材的修饰上做一些视觉的延伸,给人一种向外一直扩张的感觉,但想要给人 一种打破现有版面的情况是不太可能的; 图2: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试着在版面中重新创建一个框,调整好左右的边距大小,然后把最下面的底色颜色与环境色融为一体,在保证主体内容较为稳定的情况下,修饰元素则会给人一种腾空的感觉,相较于左边更加个性; 延伸之后的效果依然具有打破常规的效果,框的形态同时也可以做相应的变化,同时文字也可以放在内框的外边,以营造更加强烈的视觉差,且保证画面的稳定性; · 画中框的表现 · 对称型就是把整个版面用框的形式将其划分成同样大小不同的等份,而载体框则与文字形成对称的形式,以相对稳定的版面形式,其编排方式大多数是依据框的形式进行排布; 【 案例演示 】 在设计中面中框作为版面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是把版面中出现的图片和文字以更加清晰直观的形式展现在观者眼前的一种形式,其在版面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让版面的划分更加清晰,便于理解;如果说网格是一直隐藏在版面里的,那么框版就是依据网格系统用不同的方法让网格可视化的表现,是对整个版面清晰梳理的另一种版面表现形式; 图1: 先把素材素材复制一层,在版面中画一个框,以上下对称分割的形式置于版面,然后对其中一层执行去色,并调整图层样式为颜色减淡剪贴蒙板到矩形框里面得出效果; 图2: 把复制的图层移至到下半部分并转为智能对象,框底选择深蓝色并剪贴蒙板进去,然后对素材执行色相饱和度,调整素材的色彩并把图层样式选择为颜色减淡; 图1: 把素材处理好之后,针对整个版面进行分析得出,素材的视觉效果并不是太理想,出血版式的延伸让视觉不容易锁定版面的主体,反而造成松散的视觉效果; 图2: 在此基础上适当的调整一下框版的边距,使其把背景色显示出来以作为区分但同时又不影响整体的视觉效果,之后把文字置入到版面当中,并以对称形式编排以贴合整体画面; 居中型则是不管框版的大小均是以中心位置为基础对版面进行适当的划分,在平衡版面的同时也可让版面更加的个性;居中型较为常用的划分法则是三分法和对称型结合; 【 案例演示 】 框版通常会伴随着主体的大小而对框做相应的大小调整,在设计中很多情况下会受到主体的限制,或大或小,或宽或窄,对于框版来说则可以作为很好的内容载体以满足画面,我们把较小的人物素材置入到画面当中,然后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图1: 对人物素材执行相应的处理手段,并创建框使其以上下居中的形式,并把人物素材剪贴蒙板到框里面以为文字编排留下可操作的空间,同时则需要注意文字编排也可以压盖在上 图2: 把文字编排置入到画面当中,然后适当的调整位置文字整体均是围绕着框进行适当的编排和调整,以贴切整个版面的,最后加入一层纹理,覆盖在背景和文字上面; 黄金型就是以黄金分割线为基础的划分方法,同时也是框版所占的版面面积大小,以最佳视觉呈现版面,在设计中也是经常使用的最佳完美版面比例; 【 案例演示 】 当我们拿到一个要设计的需求时,为了实现所要表达的目的,首先对需求进行分析,并针对目的构思大致的构图形式和风格方向,在没有想法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框版作为载体,然后对其进行编排和创意的体现; 图1: 把需求的主体置入到画面当中,在考虑以黄金划分版面时要考虑到,黄金分割比较适合较大画面中是针对整体的最佳视觉把控,是先对整体版面进行划分当然也可以后续以此做调 整,把背景选择合适的颜色与框版进行区分,让主体更加突出; 图2: 上下左右均以黄金分割的形式以框版的形式呈现更加直观,在使用时则可以在黄金分割内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实际的需求,横向要比黄金分割多出一些,而纵向要少一些,但多与少则是相同的,针对整体的版面来看,则会以角把最终形式呈现; 图1: 红色标注则是针对整个版面的纵横向黄金划分,在此基础上把文字置入到版面中进行编排,并在四周留出相应的边距,以保证文字的可读性,而主体框在这种情况下则不需要考 虑右边边距,其他信息依次进行编排即可; 图2: 在基本的框架确认好之后,即可以以整体的视觉角度对其进行审查,在审查的过程中也是细节反复调整的过程,对主体和文字信息整体再添加一些修饰性的纹理,使其更加具有视 觉效果,但要基于整体的风格和气质之上调整; · 最后的总结 · 面中框的作为版面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基于版面编排的基础上使画面主体的视觉更加聚焦,其自身的形式也是变化多端,在实际应用中与其他版面编排的方法并不冲突,而是多了一个内容的载体,其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在不明白编排的各种分割方法时则可以用框版的形式加以练习,使其可视化增强自己对版面的认知和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