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戊戌六君子”慷慨赴死时,围观民众恨不得唾其面食其肉,为什么?

 丰少少爷 2018-04-25

你肯定看过鲁迅的小说《药》吧?

小说中,贫苦农民华老栓的儿子得了痨病,听说用馒头蘸血可以治痨病。有一天,杀革命党夏瑜,华老栓就把辛辛苦苦攒的钱给了行刑的刽子手,那馒头蘸了夏瑜的血。其实,革命者夏瑜正是为了推翻旧社会,解救华老栓们于水火,不幸被华老栓们蘸了馒头。这就是愚昧的庸庸碌碌的百姓。

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是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捷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却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

从这点上,你就知道为什么“戊戌六君子”慷慨赴死时,围观民众恨不得唾其面食其肉,这是为什么了。经过清朝267年的异族统治和愚民教育,广大老百姓只认识一个皇帝,觉得有个皇帝是天经地义,推翻皇帝的统治是大逆不道,就是乱民,是叛乱,是犯上作乱。“戊戌六君子”虽然只是让皇帝变法,图强革新,但对于那些保守老派的官员和百姓来说,这也是不可接受的。“祖宗之法不可变”,奴才的日子过惯了,不让做奴才根本就无所适从。

所以,那些百姓才会在菜市口对着铁笼里的六君子们扔鸡蛋、抛菜叶,恨不得生啖其肉。其实,他们并不是与六君子有深仇大恨,就是看热闹,起哄,是看客而已。

谭嗣同对这点就看得很清醒,他说:“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变法还没有人流血,请自嗣同始。”这就是我以我血荐轩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