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死后,赵高拥立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秦末天下大乱, 赵高又逼杀胡亥而“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众所周知,胡亥即位后在赵高的唆使下尽杀其兄弟姊妹以巩固自己的地位,既然子婴是胡亥哥哥的儿子,那么胡亥没理由让他独活,那又是什么原因让胡亥放过了这个有可能威胁自己皇位的侄子的呢? 其实对于子婴的身份史学界一直有争议,就连司马迁也弄不清楚,他在《秦始皇本纪》里说子婴是“二世之兄子公子婴”,却又在《李斯列传》中记载:“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子婴又变成了秦始皇的弟弟。后世又有人见过司马迁写的是“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由于古文没有标点符号,以致于又产生了“始皇,弟子,婴”,即始皇弟弟的儿子或始皇的学生两种说法。 现代学者一般都相信二世兄长之子的说法,甚至《中国历史人物大辞典》还指出子婴是扶苏的儿子,即始皇的嫡长孙。我们按古代最早15岁生育试算:秦始皇前259年出生 ,前244年15岁,前229年30岁,前210年去世49岁;扶苏前244年出生,前229年15岁,前214年30岁,前210年去世34岁;子婴前229年出生,前214年15岁,前210年19岁;子婴长子前214年出生,前210年4岁。 根据《秦始皇本纪》记载:前207年,“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李斯列传》:“子婴即位…与宦官韩谈及其子谋杀高”,而按照上述推算前207年,子婴22岁,他的长子最大不过7岁,二儿子就更小了,两个7岁以下的孩童怎么可能跟子婴密谋杀赵高呢?可见,此时子婴的儿子至少应该到了十几岁可以讨论政治的年纪,如果是这样,子婴应该不是始皇的皇长孙,更不可能是二世其他哥哥的儿子。那么会不会是秦始皇的弟弟呢? 史料有记载的始皇之弟为长安君成峤,但后来因造反被杀。当然秦庄襄王多子,不能排除始皇还有其他弟弟,但秦国王位继承历史上不乏兄终弟及的例子,很显然如果子婴是始皇弟弟的话会对秦二世的权位构成威胁,而“灭大臣而远骨肉”的秦二世在杀蒙恬、蒙毅时遭到子婴劝阻后仍没有对他痛下杀手,可见他是秦二世不能杀的人,同时也不是秦二世猜忌的对象,所以推测子婴很可能是比较疏远的秦宗室宗亲。 《项羽本纪记载》:刘邦部属左司马曹无伤曾密告项羽“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刘邦从鸿门宴回来后立即诛杀曹无伤,可见刘邦欲以“子婴为相”统治关中应是事实。《秦始皇本纪》记载子婴与其二子谋诛赵高说:“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从这两条史料可知子婴被立为秦王,不是因为他具备继位的资格,而是因为他在咸阳城乃至秦国深得民心,有较高的威望。 根据现存的资料来看,子婴极有可能是秦孝文王之子,即庄襄王的兄弟,秦始皇的叔父或伯父。秦孝文王有20多个儿子,他当了15年太子登基后仅3天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定有活到40多年后的秦二世时期。既然子婴是中老年人,其子有谋事的能力也不足为奇了,而他又与秦二世隔了3代,已属疏远的宗室成员,自然也对秦二世构不成威胁,又因他威望高便成了各方拉拢安抚秦国宗室的对象。 |
|
来自: 潇潇雨ekg9m5f4 > 《中国史一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