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思邈的气功养生思想及药王殿铭文

 愚人道缘 2018-04-25

孙思邈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享年一百零一岁。他是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东南)人。少时因病学医,一直到老勤学不倦,自述'白首之年,未尝释卷。'(见《备忽千金要方》自序)他广泛涉猎经史百家学术,精通医学及养生。他不慕名位,长期居住终南山,为人治病,同时勤于著述,后人尊之为'药王'。 其医学名著《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两书中,都把气功养生学放在重要地位,而且均有详细论述。

孙思邈的气功养生思想及药王殿铭文

第一,他重视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行与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他强调'养生缮性',并直称养生为养性。他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第二十七卷专论养生方法,他说:' 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就是说人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性,那么一些致病的因素就轻易的被抹杀在了萌芽状态。当然,这里的习性包括社会交往、情操品行、情绪欲望以及饮食起居等诸多方面。

孙思邈的气功养生思想及药王殿铭文

第二,在精神的修养上,孙思邈认为应当经常保持'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他认为这'十二少'是涵养精神的要领。与此相反,'十二多'是养生者应该避免的,所谓'十二多',即'十二少'的反面,他认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藏(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此十二多不除,则营卫失度,血气妄行,丧生之本也'。从现代人的各方面条件来看,要完全做到'十二少',一般人未免手足无措。但他的中心思想在于'适度'两个字,即把思维、情绪、欲望、行为等方面自我调控在适度的范围之内,正如他自己所说'惟无多无少者,几于道矣'。

孙思邈的气功养生思想及药王殿铭文

第三,在形体的炼养上,孙思邈仍以保持'无多无少'为原则,一方面,他主张养生者应该注意运动,他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但另一方面,他又反对过度的运动,'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他认为过度的运动是一种消耗,是损减寿命的,他说;'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听。'这是因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

孙思邈的气功养生思想及药王殿铭文

第四,在气功方法上,从孙思邈著作中所载述的来看,是以静功存想为主,而兼以导引、吐纳、按摩。在静功方法上,强调意守丹田法中的重要地位。孙思邈在其有关静功论述中,比较重要的贡献,是他在气功文献中第一次详细叙述了入静诱导过程中的五种意境变化阶段,他称为'五时',即:'第一时,心动多静少,思缘万境,取舍无常,念虑度量,犹如野马,常人心也;第二时,心静少动多,摄动入心,而心散逸,难可制伏,摄之动策,进道之始第三时,心动静相半,心静似摄,未能常静,静散相半,用心勤策,渐见调熟;第四时,心静多动少,摄心渐熟,动即摄之,专注一境,失而遽得;第五时,心一向纯静,有事触亦不动,由摄心熟,坚固准定矣。'(《摄养枕中方.太清存神炼气五时七候诀》)

孙思邈的气功养生思想及药王殿铭文

在孙思邈的出生地,今陕西耀县城东药王山,仍保存有纪念孙氏的药王庙。殿前碑亭,刻有反映他养生思想的《枕上记》与《养生铭》,两文由秦王朱守中于明隆庆六年(1752)据孙氏原意撰写而成。现录两文以作补充,并为本文作结。

附:

《枕上记》

'侵晨一碗粥,夜饭莫教足。撞动景阳钟,扣齿三十六。大寒与大热,且莫贪色欲。醉饱莫行房,五脏皆反复。艾火漫烧身,争如独自宿。坐卧莫当风,频于暖处浴。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莫食无鳞鱼,诸般禽兽肉,自死兽与禽,食之多命促。土木为形象,求之有恩福。父精母血生,那忍分南北。惜命惜身人,六白光如玉。'

《养生铭》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侵。勿被悲欢极,当令饭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亥寝鸣云鼓,寅兴漱玉津。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天休论命,修行本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