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检人的一次“尴尬”:平时读的书可没讲这些啊!

 坚持者胜出 2018-04-25


“成功村的案子你怎么看?”书记冷不防问我。


几天前,纪委常委会围绕这个案子进行了热烈讨论,对村支书处分还是不处分有不同意见,决定下次再议。我列席会议作记录。


“成功村村支书因急于完成惠民事项,垫钱启动农村林盘风貌整治,群众满意,值得认可。但他次年以申报新村公项目的方式领回已完工项目经费,存在一定弄虚作假行为,是违规违纪的。他的行为,给予处分和完全不处理都比较片面,应该客观公正的看待,考虑社会效果,可以适用容错机制,不予纪律处分,给予提醒谈话……”面对书记的提问,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错,没想到你这个‘笔杆子’干部对这个相对复杂的案件还有这么准确的意见,看来平时的书是读进了心里。我们纪检干部就是要不断学思践悟,练就能写能干真功夫!”得到领导的肯定,我心中满是欣慰。这不由让我回想起第一次接触具体案件的糗事,至今让我警醒在心。

纪检人手记

“一室有个敬老院院长涉嫌违规违纪的案子,抽你参加调查组,这是你第一次参与具体案件工作,要虚心向其他同志学习。不能光埋头看字,要在具体实践中检验学到的本事。”2015年的7月的一天,在分管副书记办公室,我接受了第一次案件调查任务。


 “小瞧我的本事!平时我可没少看党纪党规、监察法规的书籍,一个小案子还不手到擒来!”对领导的话,我心里有些“不感冒”。当时,我到县纪委工作3年多,从事文稿综合和宣传教育,经常写一些文章,被单位同事称为“笔杆子”、“才子”,心中有些小骄傲。


然而这份“小骄傲”在接触具体案情时便消失无踪了。什么是“散居供养”、“集中供养”?什么是“聘用院长”,院长不是国家干部吗?敬老院经费不是国家全管吗,怎么还有各种各样的生产经营收入?一连串的疑问将我的脑子搅成一团“浆糊”。“平时读的书可没讲到这些啊!”想一炮打响的我哑火了,不得不收起了狂妄的自信,虚心地当起了“徒弟”。


看着我手忙脚乱,对工作任务无从下手。组长拿过我手里的书本,指着一条条党纪法规为我“释义”。“小罗,你平时爱看书,这是好事。但是你看书虽然不少,但只看表面,缺乏深入思考。要知道我们学习不光要读书本纸张的厚度,更要读懂书本文字的‘厚度’。”面对组长的话,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后来,案件顺利办结,我客观评价自己得了个“参与奖”。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却成了我实实在在的收获。从那以后,我在读书时更加注重学习广度和深度,并将学到的内容在实践中总结提升,工作水平也不断提高。我在笔记上记下了这样一段自省的话:“做好纪检监察工作,不是看一些纪检监察法规就够了。而是要学思践悟,在实践反复体悟消化书本知识,才能练就铁军。”


当前,面对新时代、新任务,破除“老纪检”思维,始终保持“新兵”勤学苦练精神,把学思践悟作为一种行动自觉,一个环节也不少,这才是纪检人不断前进的应有姿态。(大邑县纪委 罗道文)


编辑/陈艾 刘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