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边缘人类学入门 | 诗与诗学

 置身于宁静 2018-04-25
  起风后,细长的芦苇顺势
摇晃任性的枯黄,不再甘于
仅仅充当静观的对象。
万一存在的深意被自称是
过客的人看走眼了呢?
这么冷寒的天气,冬天的色彩
居然不受影响,比主观还镇静;
难怪起伏加剧情绪之后,
它们试图摆脱人类的视线
强加在它们身上的固定形象——
要么是铺垫,以便人生故事
堕入俗套时,时间的消耗
可以找到一个纯粹的理由;
要么是背景过于单调,
在岸边,它们带给命运的荒凉
俨然如一种新的风姿。
借助主动性,它们开始试探
与我们互为边缘的可能。
不就是把现象掉一个个嘛。
在你面前,它们依次充当过
世界的边缘,人生的边缘,
风景的边缘。出于回报,
在它们面前,你敢不敢暴露
我们身上的那个边缘。或者,
有没有底气在世界的虚无中
也信任一把即兴性?
就像帕斯卡感叹的那样,
所有的肢体都借自禾草挺拔,
但是很明显,它们的舞蹈
已远远超出植物的义演;
当你不再把它们简化成合影时的背景,
它们的舞蹈就会把你带向
宇宙的深处。在那里,
随便扭下腰肢,都是最好的游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