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 作者:孟郊 萱草①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游子》重点字词解析】 ①萱是一种百合科的植物,夏天在花梗上开红黄色的花,也 叫忘忧草。萱草,在我国~向有“母亲花”的美称。古时当游子 要远行的时候,就会先在北堂种L黄草,希望母亲在照顾萱草之 时能够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恼与忧愁。《诗经·卫风·伯 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背,北,指母亲 住的北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那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 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 替母爱,叶梦得的诗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北堂植萱” 也引申为母子之情。萱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也就自然成了 我国的母亲之花,国人称母亲为“萱堂”,“萱”代表母亲。另外 一种植物“椿”代表父亲,所以我国人常称父母为“椿萱”。 【《游子》诗歌鉴赏赏析】 这是一首游子想象母亲忧心地倚门望子归的亲情诗。孟郊一 生困顿,大部分时间是在漂泊流落中度过的,家中抛下父母亲, “穷饿不能养其亲”,更使他惦念。游子行在天涯,母亲在家里是 怎样的情景呢?单凭直觉就不难想象,慈亲正在倚门盼望,苦苦 地、年年月月日日地盼望!母亲的北堂前种植着萱草,为什么要 种萱草昵?早在《诗经·卫风·伯兮》里的意思就是为了忘忧, 就是因为想得太苦,所说萱草能起到忘忧作用,但实际情况如何 呢?韦应物的《对萱草》中“本是忘忧物,今夕重生忧”句就是 最好的回答。“不见萱草花”,可能是母亲未见到萱草花而不能忘 忧,也可能是虽种萱草,但未开花,起不到忘忧的作用,总之, 母亲苦营地惦念远游的儿子,无论用什么外力克制办法,也不能 减轻她的系念和担忧。萱草见证了母子二人浓浓的血肉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