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一生仅留下三首词,其中这一首美得令人窒息!

 dbnjhkq 2018-04-25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是南宋抗金将领岳飞的一首经典词作,它也是岳飞传世三首词中意境最美的一首。虽然没有《满江红》家喻户晓,但是它不同的风格展现和艺术表达手法,配上含蓄隽永的词语,美得令人窒息。寓情于景,更是抒发了岳飞壮志难酬和担忧时事的爱国情怀。

他一生仅留下三首词,其中这一首美得令人窒息!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寒蛩”点明了此时的季节是在深秋,面对国破家残,山河飘摇,岳飞宿夜难寐,恢复中原的责任就如同昨夜的蟋蟀一样时刻在脑海中鸣叫不停。一次又一次把岳飞从金戈铁马对抗金兵的梦中惊醒,一直到了深夜的三更天。抒发了岳飞在梦中也不忘收复中原的爱国之情。

他一生仅留下三首词,其中这一首美得令人窒息!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这三句词描写了岳飞在深秋的月夜,被梦惊醒,再无睡意,独自一人在台阶前徘徊的情形。“独自”二字说明岳飞此刻的心境是孤独寂寞,心事无人诉说,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凄凉心境。

下阕首句“白首为功名”,表达了岳飞终其一生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痴心不改的心愿。因此岳飞在词中以“旧山松竹老”来比喻在金人的统治之下,还能顽强挺立,渴望早日复国的中原父老。以他们的年老,暗示了收复中原的时间之长以及艰难,而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人阻挡收复中原的进程。

他一生仅留下三首词,其中这一首美得令人窒息!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在这首词的最后,化用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并借此寄托了自己的满腔愤懑之情。岳飞将自己苦闷的心情,以及壮志难酬和忧国忧民的心境寄托在琴弦之上。岳飞在词中表达了自己没有知音,就算是把琴弦弹断了也没有人来听的悲凉处境。

他一生仅留下三首词,其中这一首美得令人窒息!

综观岳飞的这首词作,即景抒情,寓情于景。岳飞把自己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放在了深秋凄清的月色下徘徊,他想要收复祖国失地,却面临百般阻拦,在委婉含蓄的词句中,流露出了岳飞沉郁悲怆的情怀。其中尤以“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三句最为绝美,深受人们喜欢。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