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0分钟节目售出3860件冲锋衣

 孟溪ProbeT连山 2018-04-25

今升股份深耕电视购物领域,从零开始做到家庭电视购物多品类全国第一


  •   今升股份瞄上共享经济新风口,推出行业首款人脸识别的共享寄存柜。  长沙晚报记者 伍玲 摄   今升股份瞄上共享经济新风口,推出行业首款人脸识别的共享寄存柜。  长沙晚报记者 伍玲 摄

      长沙晚报记者 伍玲 通讯员 王勇

      提起电视购物,不少人都曾体验过,所售商品五花八门,推销的方式令人印象深刻。殊不知,在长沙隆平高科技园里,有一家企业借助电视购物售卖服装,销售额占据行业市场第一。它就是湖南今升购物股份有限公司。

      从0到行业第一,今升股份用了6年时间。如今,它又瞄上了新风口:共享经济。经过研发,今升股份推出行业首款人脸识别的共享寄存柜,预计在明年达到20万个网点,再次引领行业发展。

      A

      电视购物3个月

      销量超过实体店6年

      电视购物在国内的兴起,时间较早,规模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全国拥有牌照的电视购物频道多达11个,售卖商品以生活消费品居多。今升股份则主要通过电视购物售卖服装。

      2011年,今升股份成立。2015年入驻隆平高科技园,如今拥有今升、凯瑞2个自有品牌和CS、凯瑞摩2个代理品牌。今升股份董事、副总经理覃孔林告诉记者,公司几位创始人涉足电视购物,原本只是“玩票”,成为凯瑞摩代理商的过程,也颇具戏剧性。

      凯瑞摩是英国冲锋衣一线品牌,早在2005年就在国内设立了实体店,10年苦心经营,仍处于亏损状态,亟待零售方式的新突破。得知这一信息后,覃孔林率领团队登门拜访,邀请凯瑞摩商家通过电视购物的方式进行售卖。

      “磋商中,对方对于电视购物这一渠道的效果半信半疑,但也不愿意放弃这一次机会。”覃孔林说,就这样,2015年,今升股份拿到凯瑞摩的部分代理权。

      当年11月,经过策划、包装的凯瑞摩冲锋衣销售节目一经播出,立马引发抢购风潮,到2016年1月,仅3个月,凯瑞摩冲锋衣通过电视购物售出17万件,超过此前实体店6年的销量。

      B

      在广州建立100多人的研发团队

      在覃孔林看来,当下的消费环境已是“三天河东,三天河西,不转变,不创新,就淘汰”。

      对于电视购物,许多人可能还停留在电视导购员声嘶力竭地推销、夸张的肢体语言等印象上,认为电视购物售卖的也多为价格低廉的产品。

      覃孔林告诉记者,其实家庭电视购物对产品质量的把控也非常严格,并非消费者想象的“不靠谱”,每一件在电视购物频道售卖的商品,都要经过质检部门、企业、电视台三道质量检测。

      令人意外的是,今升股份还在广州建立了一支100多人的研发团队,负责产品设计和创新,与此同时在浙江海宁建立了一个生产基地。这也意味着,今升股份实现了从产品研发、生产、包装、节目呈现全流程作业,成为一家“食品+新零售”的平台企业。

      新颖的零售方式,成熟的作业流程,让今升股份创下行业多个纪录:一档40分钟的电视购物节目,售卖凯瑞摩冲锋衣3860件;皮草单档50分钟节目售卖超过1000万元;服装售卖占整个家庭电视购物行业的26%。这三个纪录至今没有企业撼动。

      C

      明年全国分布20万个智能寄存柜

      日前在今升股份,一排储物柜引起记者的注意。“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共享智能寄存柜,只要扫一下微信就可以储存物品。”覃孔林介绍,这是他们研发的第一代产品,第二代将实现人脸识别。

      “酒吧、医院、商超等公共区域,人流量大,对寄存物品的需求也多。”覃孔林表示,今升股份将免费把智能寄存柜投放到上述场所,一个主柜可配9个副柜,收益由投放方与场地方共同分成。

      这是今升股份未来5年,深耕家庭电视购物领域的同时,重点转型推介的产品,今年将在全国分布2万个,到明年寄存柜数量将达到20万个。

      然而,今升股份自主研制的智能共享设备远不止这一件,还包括共享清新净化器、智能按摩椅、智能足疗仪等产品。“抢抓共享经济的风口,实现今升股份的又一轮增长。”覃孔林介绍瞄准共享经济的初衷。

      与此同时,今升股份还自主研发云视频呼叫系统,将PC端客服转移到移动端,目前已投入新疆卫视试用。“未来一个客服人员不仅可以随时随地为消费者服务,还可以兼职多家企业的客服人员。”覃孔林向记者描述未来的场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