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周社群实现0-500增长,我是这样运营的

 资源分享大叔 2018-04-25

社群运营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转化,本文作者运营的母婴社群通过一系列策划,八周内实现了从0到500成员的增长,并且转化率超高,一起来学习一下。

8周社群实现0-500增长,我是这样运营的

这张图是我们社群第一个500人群,一位购买的妈妈正在分享链接邀请其她妈妈拼团,目前我们社群80%以上的订单都来自社群运营:

8周社群实现0-500增长,我是这样运营的

一、关于社群运营的核心观点
  1. 社群运营一开始就要做“公式化”数据分解,围绕明确的“目标”做社群,防止后期执行和调优中失去“方向”和“懈怠”,分解的维度主要从“时间+N”开始,N根据自己产品和用户的特性来配置指标,如“活跃度、转化率、订单量、交易额等”。
  2. 社群运营最好选择高频交易的产品,用户对社群和产品的认可是用“订单”投票的,所以没有交易的繁荣是虚假的,唯有交易能看到用户的需求和运营策略的匹配度。
  3. 拉新、留存、转化、复购是社群运营生命周期的一个轮回,用户基于这个轮回才有社群的流动性,才有社群的活跃度,当前“爆款+朋友圈”绝对是社群拉新最有效的方式。
  4. “秒杀、拼团、抽奖、砍价、积分等”多种方式的营销社群对社群转化率的提升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永远不要相信“免费”且“温和”的培养用户,一开始就要上马交易,“订单”是用户衡量社群价值的唯一标尺。
  5. 社群是否让妈妈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成为妈妈们的“第二个家”是运营的核心理念,围绕核心价值观做社群和产品才不会跑偏,正确的“愿景”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二、社群运营的“公式化”数据分解

我们社群围绕“数据”做社群运营,比如目标全部数据化,执行全部数据化:不要围绕“数量”设定社群目标,要围绕价值(活跃度和转化率)设计。

  • 目标:500人微信群
  • 时间:2个月
  • 活跃度:40%
  • 转化率:15%

围绕既定的战略目标,接下来就是执行分解,8周的时间建立500人社群:

第一周目标:新增30人,活跃度90%,转化率30%;

第二周目标:新增40人,活跃度80%,转化率25%;

第三周目标:新增50人,活跃度75%,转化率23%;

第四周目标:新增60人,活跃度70%,转化率22%;

第五周目标:新增70人,活跃度65%,转化率21%;

第六周目标:新增80人,活跃度60%,转化率20%;

第七周目标:新增90人,活跃度50%,转化率18%;

第八周目标:新增100人,活跃度40%,转化率15%。

说明:

  1. 第一周我们的产品不太稳定,社群用户的需求管理需要测试,所以目标客户都以身边的朋友和幼儿园同学为主。
  2. 管理上目标不要太高,难以达到很容易挫败自信心导致无法坚持。
  3. 周活跃度=7天内参与过一次互动(咨询、发言、购买、推荐等)/群总人数*100%,主要的目的是检测运营的“三个质量”产品的质量、活动设计的质量、用户需求的把控质量。
  4. 周转化率=7天有过一次购买/群总人数*100%,主要检测我们的选品效果。
三、目标执行上的六个关键动作1.从10个核心用户到30个种子用户

我们社群用互联网产品研发的逻辑做社群,比如先设计核心用户画像,再根据核心用户画像的需求做产品设计,设计完产品立即邀请核心用户内测,内测完迅速迭代,转化率达到50%以上才公开推广。

核心用户画像:

  • 身份:妈妈(奶爸不行,未来90%的交易用户肯定是奶妈)
  • 孩子:3-6岁(很多亲子的活动和产品需要互动,太大和太小都不利于用户参与)
  • 区域:天通苑(一方面是为了周边合作资源的开发成本,一方面为了社群传播的效率,母婴的地区性很强)
  • 购买力:2500-5000元(孩子的幼儿园支出)
  • 特性:周末孩子主要由爸爸&妈妈带

有了明确的用户画像,找到10个这样的妈妈,然后开始做选品内测,每一款产品都和这十个妈妈一一沟通,妈妈们会从产品的特点、服务、价格、设计、售后、安全、路线等层面给我们建议,针对建议我们迅速迭代,再次内测直至购买率高于50%后我们才公开推广。

更重要的是内测的妈妈因为“参与感”变得非常积极和主动,目前还在群里做客服、维护群秩序(比如严谨广告等)、发育儿经验、解答育儿问题等。

总结一句话就是:根据精准用户画像组建“内测用户”,帮助选品和测试。

2.从30人种子用户到100人早期用户

从30个人开始我们就用到了“邀请”,因为产品都经过“内测”,所以性价比肯定优于同类产品,所以我们鼓励每位妈妈如果玩的开心,请她们邀请周边的2-3个宝妈,而我们也会给予参与邀请的妈妈一定奖励。

比如在产品结构上搭配“一款收费+一款免费”,购买了“彩虹泡泡跑”的用户,只要邀请了一个妈妈购买,就可以免费体验一次周边商场的室内游乐场(价值75元一次,我们社群自己批量采购了一大批,所以成本能控制住)。

这次“收费+免费”的邀请,用了3天就达到了100个用户的规模,而且只动用了一个产品,转化率在40%以上。计算一下一个交易用户我们社群的获客成本控制在了20元以内,收入覆盖了获客成本。

3.到达100人开始培养3-5个核心“稳场用户”

100人之后的管理其实很难,尤其是活跃的妈妈群,各种问题和需求应接不暇,这个时候糖包妈妈一个人基本搞不定,所以就培养了3-5个妈妈来“稳场(当然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比如经常赠送一些免费活动和线下吃饭互动等等)。

“口碑”和“服务及时性”的价值从100人开始,每一个进来妈妈都会被这里的信息和氛围感染,然后选择是否参与,所以“稳场”的价值本质是帮助新用户的转化;

4.从100人到200人的朋友圈社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