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草]识花认草篇——野豌豆与小巢菜

 精彩篇章 2018-04-25

图片:003.jpg




                                                         百草篇——野豌豆与小巢菜


       春天,是万物萌发的季节。好花不常开,但绿色贯穿着生命的始终。来到山地上,惊诧于眼前,野菜野草绿汪汪的一片,像泻了的春水,恰如朱自清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近些年来,民间崇尚饮食的绿色生态之风,野菜也渐而成了时尚之物。常采挖的野菜主要有荠菜、马兰头、青艾等,而野豌豆及蒲公英这类好东西,嗜好的人却似乎不太多。上个月,我曾去横山头的水渠旁,挖了一袋子的蒲公英,入沸水锅焯一下,与香干拌炒,确实是一道不错的美味,保健又营养。



       山地里,这些带卷须的藤蔓类野菜也时有所见,此为豆科野豌豆属草本植物救荒野豌豆(Viciasativa Linn.),姿态柔曼,密密麻麻地拥挤成郁郁葱葱的嫩绿色。救荒野豌豆,又名大巢菜、薇菜、箭舌豌豆等。其为双数羽状复叶,叶轴末端具卷须;小叶矩形或倒披针形,顶端截形并具细尖;总状花序腋生,花1~2个,蝶形,有短花梗,深紫色或玫红色;荚果扁平。全草可入药,性味甘、寒,《本草拾遗》谓之“调中,利大小肠”。



       周日下午,待女儿返校后,又去超山转了一小圈。发觉大巢菜有些果子的顶端正挂着干枯的残花,好像戴着尖尖的高帽子,依稀有屈夫子那峨冠博带的影子,却也有趣。

       朱元璋第五子朱橚撰写的《救荒本草》,也收载此物。《尔雅》又称之为“垂水”,曾有人释之,“草生于水滨,而枝叶垂于水者曰薇。”野豌豆的嫩茎叶可供食用,香味神似豌豆苗。春可食苗,夏收荚果,还可收种子,医病和充饥俱备,故其在历史上既有救荒之名,显然也应具救荒之实的。

       薇菜,即野豌豆。不提伯夷、叔齐之“采薇西山”也罢,莫怪命之哀矣,嗟叹何益。《诗经》里有篇《采薇》,可看做是最早的边塞诗,“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生死漂泊,征途劳苦,一番读来令人顿觉满纸凄凉。



       同属的小巢菜形态相似,但叶形更细小,花白色、淡蓝青色,长不及7毫米。小巢菜(Vicia hirsuta (Linn.) S.F. Gray),又名硬毛果野豌豆、雀野豆,荚果被褐色长硬毛。大、小巢菜有时相伴而生,形成明显对比。小巢菜那些细碎的小花,若不加仔细观察的话,是很难被发现的。

       小巢菜也是食疗两用的草本植物,同时还是优质的草饲料。种子另以“漂摇豆”入药,据《中华本草》,具活血、明眼的功效。

       夜阑人静,我独自端坐在电脑前。周迅的《采薇曲》,旋律舒缓,在耳畔回响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015年4月26日,阿听007摄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