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案 仰老著有《两宋四大家词札记》。四家者,秦淮海、周清真、姜白石、吴梦窗。 仰老自言“读此四家词,著眼角度不同,大抵秦周重在字词诠释。……姜吴重在句意疏通,随手也略作鉴赏。……姜吴虽同重句意,于姜较简括,常见典故不述,与理解本文无甚关系者亦不提。……吴词初畏难,仅拟读二三十篇,后竟至百篇有余。盖极耐咀嚼,愈嚼味愈隽。故言之綦详,几欲一字不遗。” 今特择梦窗、白石部分于搜韵连载,望于学者有所裨益。 梦窗词较难入,异解纷呈,故于仰老札记之外,并附杨铁夫《笺释》以供读者参考。文中凡红字,皆出杨铁夫《笺释》。 文中蓝色字,皆为搜韵编者案语。 水龙吟·张斗墅家古松五粒 有人独立空山,翠髯未觉霜颜老。起得英挺。新香秀粒,浓光绿浸,千年春小。“浸”作实字解,方与上句偶。布影参旗,障空云盖,沉沉春晓。上韵指春时说,此韵指秋时说。驷苍虬万里,笙吹凤女,骖飞乘,天风袅。上二韵松色,此韵松声。 般巧。霜斤不到。汉游仙,相从最早。切斗墅姓。皴鳞细雨,层阴藏月,朱弦古调。“细”疑“縐”误。因“縐”省写作“绉”,遂误“细”。“绉雨”方与“藏月”对。问讯东桥,故人南岭,倚天长啸。此言问讯竹于东桥,又问讯梅于南岭,二者皆故人。二句有互见意。“长啸”即“问讯”也。待淩霄谢了,山深岁晚,素心才表。此韵隐占身份。按《水龙吟》调,收句第二、三字相连是定律。木集“棹沧波远”、“下蓬莱殿”、“占年光永”、“正春寒夜”、“傍西湖路”皆然,惟此“素心”二字相连,于律未合,不宜学,特标出之。 仰斋札 张斗墅,名蕴,扬州人。五粒松,又名五鬣松,松之一种。 起突兀而来,英风傲骨,却是拟人。但髯是翠色的,有髯不觉其老,不同常人。暗示为松。接著乾脆抛开拟人,直接写松。先提出它的特点:新香秀粒,不但粒为其独有,连香也有异于众。枝叶浓密,色极绿有光泽。千岁还算少小。正所谓苍松不老。参旗,星名。散布的树影高可及星,广可蔽空,沉沉如云覆盖。驷,驾车的四匹马。此以虬为马。笙吹凤女,即吹笙引凤之女。骖,在车辕两侧驾车的马,此用作驾。乘,车的量词,即用作车。这四句意为仙女乘著四虬驾的车吹著引凤的笙,声音在天风中轻轻飘扬。这其实就是把松声誇张得像仙乐。 过片说这松的造型很巧,就是鲁班的大手艺也制作不成。般,即鲁般,又称鲁班。斤,斧。汉代有赤松子,传为神仙,张良曾从之游。这松主人姓张,就这样插了一笔以扣题。皴鳞三句,形容松的风格:坚忍、幽静、古雅。闻讯三句,以竹梅陪松,成岁寒三友。杜甫《重过何氏》:“问讯东桥竹。”取竹字。南岭,指庾岭,岭多植梅,又称梅岭,取梅字(用吴蓓笺释)。倚天长啸,拟风吹枝叶之声,而出以巨人的形象,与首句“有人独立空山”相应。淩霄,花名,七八月开。谢了即将入冬。素心才表,取《论语》岁寒后凋之意作结。整个下片就是一篇松的赞歌,很热烈。 解语花·立春风雨饯处静 檐花旧滴,帐烛新啼,香润残冬被。啼则有泪。“旧滴”是雨,“新啼”是风,“润”字单承“雨”。“残冬”垫立春。“帐”、“被”是其姬遗物。澹烟疏绮。淩波步、暗阻傍墙挑荠。梅痕似洗。映风雨,伏下“泪”字。空点点、年华别泪。题虽是饯别,此“别”字,非梦窗之别处静,乃处静之别其姬。“年华”,抱定立春说。花鬓愁,钗股笼寒,彩燕沾云腻。“云”,云鬓也。今则“笼寒”,昔曾沾腻矣。 还斗辛盘葱翠。“还”字折落题中饯行语。念青丝牵恨,曾试纤指。以上说立春,仍不脱故姬。雁回潮尾。所谓“尾”者,即潮减时。征帆去、似与东风相避。至此方说出“去”字,去日立春,故云“与东风相避”。处静悼姬原唱云:树色凝红,山眉弄碧,不与朱颜相恋。同一句法。泥云万里。此言幽明路隔。应剪断、红情绿意。此是慰藉语,亦是点醒语。年少时、偏爱轻怜,和酒香宜睡。此教其遣愁之法。玩“年少时”三字,刘说为弟之说确矣。 仰斋札 处静,梦窗胞弟翁元龙之别号。梦窗过继吴氏改姓吴。 檐花、帐烛,分室内外。旧新分先后。滴、啼参看,滴,滴泪也。由泪想到啼。香字透出在被中哭出眼泪的是其妻子或情人。残冬,是时为立春的前夕。澹烟疏绮,是天色微明,疏绮即绮疏,倒转以适音律。疏,窗也。此为过渡句,由昨夜转至当天。梦窗多为空际转身,似此者少,然亦不现痕迹。淩波步是那女人走过来。想要他不挑菜,因为他就要走了。旧俗立春吃生菜,荠,野菜。梅谓梅妆,妇女额上的一种装饰,梅痕指脂粉痕,似洗,谓泪流满面。这是少年离别之泪,点点空流,人还是要走。彩燕,又是应节。立春日剪綵为燕形的首饰。云喻女子头发。 过片首用还字,表示虽临别涕泣之际还不忘过立春的礼俗。辛盘,立春日用五种有辛味的菜做的拼盘,斗,拼合。青丝谓黑发,念能牵愁惹恨,她曾用手指梳理,当即搔首。雁回潮尾,有资讯回报,潮在退,船要开了。正是春风来,行人去,年华空度,尤令人难舍。此后遥若云泥,相隔万里。应剪断红情绿意,不可沾花惹草,这是点睛之笔。一篇用意几全在于此。原来前面所叙,都是处静与妻子临别的情事。为是亲弟,故借女方之口有此严加告诫之语。继又体念其年少不忍深责。 不看到结尾,不知作者家世,还可能误以处静为女子与己离别。此文人狡狯处。 本篇全用赋体,脉络清晰,毫无不成片段之弊。但须细读,方可理会 塞垣春·丙午岁旦 漏瑟侵琼管。润鼓借、烘炉暖。从天气起。藏钩怯冷,画鸡临晓,邻语莺啭。入元旦。上二句皆“邻语”事。殢绿窗、细咒浮梅盏。此合下短韵,为回忆与姬对饮春酒时情景。换蜜炬、花心短。梦惊回,林鸦起,曲屏春事天远。“梦惊回”三字兜转。“林鸦起”,“惊回”原因。“曲屏春事”是往迹,“天远”是今情。 迎路柳丝裙,看争拜东风,盈灞桥岸。此用灞桥柳者,映别姬处。髻落宝钗寒,恨花胜迟燕。曰“寒”,曰“迟”,皆姬去后语。渐街帘影转。“林鸦”句言晓,“影转”句言暮,换一境。还似新年,过邮亭、一相见。南陌又灯火,绣囊尘香浅。“灯火”固是说到夜,亦切元宵。末句说姬不在,香尘无姬履迹,故曰“浅”。 仰斋札 开头一句就很费解,全篇亦不易晓。试臆度之。 漏是计时器,此指除夜。过年欢庆,管弦合奏。鼓司节拍,有湿润,以炉烘暖。藏钩是一种游戏。怯冷也需炉火。画鸡,董勋《问礼俗》:“正月一日为鸡。”又:“正旦画鸡于门。”除夕临晓,即是元旦。已经听到邻女的娇语。于是举行家宴。咒,同咒,今皆谓为咒骂,其本义却是祝祷,有些字兼有正反二义。此取正义。浮梅盏,饮酒以青梅佐之。句谓酒席上细声祝愿。为了庆祝新年,换上新的蜡烛。花心,谓烛芯。烧久则长,短是新点燃。上述除夕至旦所谓曲屏春事者,被鸦声惊醒,始知皆梦中事,一醒便天样远了。词笔真善于变幻。 下阕方进入正题,正面写丙午岁旦。换头三句,为妇女们出城迎春。灞桥在长安东门外,借指都城临安。髻落宝钗寒,当是从《史记·滑稽列传》遗簪堕珥化来,形容人群拥挤。花胜是剪綵制成的首饰,剪成燕形,新春戴在头上以示喜庆。迟燕,真燕却还没来,因以为恨。燕当喻昔所遇女子。于是回忆起街上也像现在似的新年,和她在邮亭一度相见。结二句,大概是到入夜上灯时间,她才轻轻地走了。 这首词正面著笔不多,多是梦和忆,又惜墨过甚,所以晦涩难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