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对付生活中的小人

 小蓝2266 2018-04-25

你有没有在生活或工作中被一些小人气的发抖,你咬牙切齿,想要杀了这个杂碎,但是最终无可奈何?你有没有在已经做到很好而且不伤害任何人的情况下,还被一些人中伤?你有没有在被人失信了一次又一次之后,最后还让人把责任推到了你身上?

如果,你有被上述问题困扰,恭喜你,来对地方了,通过这篇文章,你将学到应对小人的方法,从而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每个人有必要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对付这些小人?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关键,重要性远远超过怎样对付。如果这个问题你可以想明白,下面的基本上就不用看了,因为没必要了。

在那一天我被人折磨的不行非常愤怒几近失控的时候,却突然被曾经收藏的一篇文章所惊醒,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本身固有的格局,进入了对方的框架,当失去自我的时候,恰恰就是痛苦的开始了。

所以,你想摆脱痛苦,就要找到自己的框架。而寻找自己的关键,在于问对问题。正确的问题应该这样问:为什么我要对付这些小人?

可以理解两个问题的焦点所在吗?先不要看下面,想一下。

“怎么样”的问题,一般来说,关注的是他人,而“为什么”的问题,关注的是自己。你感受一下就会发现,为什么的问题可以带你离开这个死结,而怎么办的问题则会把你困的越来越深。

我们想要去应对这些小人,是因为这些小人对自己造成了威胁,压力,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我们的情绪被挤压,得不到排解,这就是拼命想要去应对他们的根本动机。你无法处理他们给你制造的不适感,不是吗?如果小人对你的伤害根本不是伤害的话,那你还会去绞尽脑汁应对他们吗?

接下来的问题,就变成这样了,我要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受伤害?需要做的也很简单,那就是找到为什么自己容易受伤害?问题的答案通常是因为自己的不够强大。所以,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应对水平,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达到小人们无法企及的高度。这个时候,你通常会发现,小人对你的态度开始变得好得不得了,几乎没有例外。没办法,谁叫他们是小人呢?

于是,你的生活在你问对问题的时候,也就改变了。

以下是给即使问对问题依然无法改变的自己内心的人的解决方案,因为这些人在生活中占了大多数。

两个步骤,首先是要认清什么是小人?其次是找到一个好的办法。

什么是小人?我们不做具体阐述,不明白的可以自己查字典或者百度。通常,小人是和君子相对应的,俗话说得好,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但是,我今天要说的小人,就是小人,相对应的不是君子,而是大人,或者成年人。

成年人,你眼中什么的人是成年人?是那些年纪比较大的人吗?关于谁是成年人,有一个不太合逻辑的推论,但勉强可以使用一下,我写出来给大家看一下。

现在的你觉得自己是个成年人吗?感觉应该不会太强烈吧?然后让时间退回到二十年以前,你眼中的成年人是谁呢?他们多大年纪的呢?呵呵,有没有想明白一点呢?

如果还不明白,你可以你仔细观察一下你认为是成年人的那些人,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事情。通常,如果你认真的话,会发现,他们看起来可能比你年纪大,但是,这些人真的是白活这么多年了。对他们而言,生活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而年纪,只是这些重复的一个记录,只是一个数字,没有任何意义,更谈不上价值了。他们的生命并没有在一年年之中变得成熟,不过是在一年年之中变老了。有些人喜欢讲的一句话是,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言下之意就是,我见得比你多,我就比你牛逼。但真正的事实是这样的,他不过是见得多罢了,其实对他见到的东西,既不熟悉,也不了解,更谈不上有何深刻见解。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读一下新概念4的第五课《青年》 里面关于年青人和老年人的阐释,至少不会再年纪大了的时候变糊涂。

以上就是那些年纪比你大的小人,因为这些人在生活中是占多数的。至于,那些和你年纪差不多大的小人,你的心理优势会不自觉的强很多,所以,基本不会因为年龄的问题而拉低自己的心理水准。

总的来说,小人都具有一样的特征:心智不成熟。这些人有什么特点呢?就是自尊心强,爱面子,喜耍小聪明,好吹牛,说变就变,说谎,不负责,撒泼,像个小孩子。

好的,让我们稍微调整一下用词,把对付改为应对,这样听起来会和善一点。再次问一下,怎么应对这些小人呢?

当你明白他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你是怎么对待孩子的,就怎么对他。给他足够的面子,因为他们自尊心太强;还要陪他玩,因为他们不明白什么是问题的关键;最重要的,是要在一点一滴中,让他成长。当然,前提是你要先做到那些大人们应该做的事情,先让自己成长为大人。毕竟,大人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最后,送大家一条微博,是罗永浩在200911月发的,虽然不是完全切题,但只要换个词,基本就是一样的。同样的,时间过得越久,这句话读起来就越有味道。

“我年纪越大,就越觉得那些心理阴暗,一肚子心计,满脑子阴谋论的人,是因为智力不够。这和我小时候的认识是大致相反的。尽管存在个体差异,但是整体上,足够聪明的,进化得更好的人群,通常会倾向于选择公平、正义,更容易具有坦诚、善良的品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