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途小冬老师: 今天,小冬老师依旧将带大家从段落素材、名句素材、故事素材三个方面一起攻破“理解与尊重”这个作文话题,未来大家如果在考场碰到这个主题的作文,一定能发挥的游刃有余。 近来,各地有关外卖小哥的不少新闻令人五味杂陈——浙江杭州萧山的一名外卖小哥到达送餐地址时却怎么也联系不上顾客,订单无法完成,无奈的他冒着大雨,推着没电的电瓶车,步行将近6公里回家;某地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不慎跌进鱼池,浑身湿透仍坚持送外卖;电话一接通就挂,后来接到短信才知道外卖小哥是聋哑人;因为送餐超时,北京一名外卖小哥在电梯里嚎啕大哭…… 随着网络订餐的兴起,外卖小哥作为一种新兴职业,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就业选择。《2017外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有3亿人叫过外卖,而身穿各色服装的外卖小哥,穿梭于餐饮商户与大街小巷中,撑起了中国超2000亿元的外卖市场。 “敬业者,人恒敬之。”过去,对诸如供电、环卫、公交等传统行业从业者的工作状况和辛苦程度,公众相对熟悉了解,社会层面也对其给予了充分的尊重、理解和关怀。如今,快递员、外卖小哥、共享单车管理员等新兴职业与普通人生活接触越来越频繁、密切,对这些行业从业者有更多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为他们提供更人性的管理制度,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比如,外卖平台需要有更多担当和作为,有必要改进粗线条的、僵化的用户评价机制,走出简单粗暴的“差评即扣钱”的怪圈。对外卖小哥送餐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事先给予必要提示以及尽可能的援助。 比如,广大消费者对外卖服务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在国内各类服务业快速发展、全球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当下,消费者对待服务业以及从业人员的态度也应有所改变和升级,至少收起居高临下的姿态。从业者与客户双方建立更友善的对话、更融洽的氛围,其实也是现代商业文明的真实注脚。 消费者拥有维权意识是好事,但不等于吹毛求疵地对权益过度伸张。无需承担风吹日晒,不必担忧堵车超时,给予我们这种舒适和便利的,是一路奔跑的外卖小哥。他们风尘仆仆的样子,见证着对这份工作的珍惜与努力。收到外卖时道一声“辛苦”、送上一个微笑,除非特别情况不过分计较时效……这些举手之劳传递给外卖小哥的善意和温暖,他们将传递给更多人。 段落素材 01 理解是一束阳光,照亮迷茫的心灵;理解是一片海洋,激起前进的风帆;理解是一场春雨,滋润友谊的鲜花;理解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了理解,就好比世界没有阳光。高尔基曾经说过:“如果人们不会互相理解,那么他们怎么能学会默默的相互尊重呢?”理解是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理解,但首先要先学会理解别人。 02 妈妈每天的辛苦操劳你理解吗?曾经,你是否因为母亲一句严厉的批评摔门而出?然而你又是否注意母亲双鬓间那日渐增多的白发,额头上那日益突显的皱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又有哪个母亲不疼爱自己的儿女呢?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渗透着丝丝爱意,然而我们总是看不见,看不见那颗关爱的心,看不见那辛酸的泪,看不见……母亲理解你,你能理解她的心意吗? 03 朋友之间也需要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朋友圈,但患难与共的又有几个呢?当你的朋友因为一句无心的话而伤了你,你会翻脸不认人吗?当你的朋友因为一个误会而疏远你,你会主动沟通吗?或许是,或许不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才能少误解,多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若是理解,不必在乎时间的长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若是理解,又何须在乎空间的远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朝朝暮暮,咫尺天涯,理解只在乎真心相通。 名言素材 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 ——威尔逊 坦白最容易博取别人的理解。 ——汉威尔 如果人们不会互相理解,那那么他们怎么能学会默默地互相尊重呢? ——高尔基 理解人的方法只有一个:判断他们的时候不要急躁。 一一圣佩韦 谁能谅解人,谁就能拯救人。 一一尤・邦达列夫 爱是理解的别名。 ——泰戈尔 我们平等地相爱,因为我们]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一一托尔斯泰 朋友间的理解和体谅,使友谊之事常青。 一一艾青 故事素材 鲁迅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大碍于孩子发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