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山之石|纵观美国四大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银缕一瞬 2018-04-25

导读:《诗经》有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下的中国,在历史的洪流中正在经历怎样的发展与变革?我们相信,于细微处见真知,进门财经携手各行业顶尖分析师,独家策划了《他山之石》系列栏目。我们希望借助顶尖分析师的独特视角,站在社会经济金字塔的最顶端,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考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洞悉产业和公司的兴衰与交替。为进门财经的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多元的视角来观察今日之中国。美国银行业200多年的历史,并购成为了其发展宏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并购,美国银行业走向了全能型银行的道路,这也是如今全球银行业的大趋势。未来几年,中国的银行业或许也会经历波澜壮阔的整合期。

一、中美银行存在历史差异性

讲到美国的银行,很多人认为跟中国的不一样。美国最大的四家商业银行是大摩(J.P.Morgan)、美国银行、花旗银行,还有富国银行。富国银行在中国的知名度非常高,很多人都将富国银行跟中国的招商银行进行比较。这两间银行确实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美国银行业两百多年的历史看下来,我们觉得是一个并购史;这一点跟中国很不一样,中国银行业并购非常少,倒闭也非常少。

过去二十年,美国的银行数量,从一万多家,到现在大概五千家的水平。其中80%的消失是因为合并,20%可能是因为倒闭。在美国,银行倒闭是正常情况。

我们认为银行倒闭的需要一些前提条件。包括健全的法制,存款保险的制度等等。这么多年以来,中国的银行业很少有并购或者倒闭的现象,这与中国存款保险起步较晚有一定的关系。中国的银行业过去所出现的一些状况,最后引发了政府的介入,所以,在人们心里就觉得银行很少会倒闭,因为倒了会出现社会稳定问题,这也是存款保险制度起步较晚的一个背景因素。

二、美国四大行的发展轨迹

(一)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在它的历史当中最重要的一笔并购发生在1998年——世界上两个银行巨头合并。老的花旗跟旅行者公司合并成一个新的花旗集团,就是现在的花旗集团。合并之后,花旗的市场规模达到了七千亿美金的水平,成为了全世界银行业的巨头。所以,1998年亚洲正在发生金融危机,美国正在发生的是世纪大合并。合并的规模在历史上来看前所未有。

关于花旗的定位。为什么我们一直讲到花旗就讲到信用卡?讲到花旗就讲到它非常好的个人服务?这和它所并购的旅行者公司密切相关。旅行者公司的前身商业信贷当年创立的定位就是帮助个到麦当劳买汉堡包,它更专注于服务个人客户,而非服务企业,这也它是与大型的商业银行最大的区别。

反观中国的银行业,一直以来,中国的银行也主要聚焦于服务企业,很少将整个服务的中心到聚焦在个人身上,这样服务的效率非常低。

美国的花旗银行一开始的创业就是要服务个人客户。等到旅行者集团跟老的花旗集团合并的时候,将它之前的优势进一步的巩固了。

花旗银行合并之前,它的海外业务做的比美国其他的三大行都要好。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美国的四大商行当中,花旗是海外分支最多的一家银行。它主要与花旗银行自身早期的定位有关系。花旗银行很多年前就认为在美国开展业务很困难。因为美国是联邦制,设立的银行要转移到另外一个州,面临很多的监管障碍。在20世纪初,花旗银行就开始向海外去拓展。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花旗已经成为了美国海外业务做得最好的一个银行。这一点像我们的中国银行,中国银行是在中国四大行中做海外业务布局最最深入的一家银行。

在70年代的时候,花旗银行开始聚焦发展消费型业务,主要是做信用卡和个人贷款。1993年,花旗银行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信用卡发行银行。它的优势是非常明显。

现在的花旗银行有几块业务,不仅是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还有财富管理,在有一些国家也有券商的业务。当前的花旗银行,我们认为是一个全能型银行。

2007、2008年,花旗银行也遇到了很大的问题。特别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花旗银行深深参与其中。因为它作为一个做个人业务为主的公司,很大的一块跟个人的房贷是有关系的。所以在08年金融危机当中,花旗的股价跌得非常多,濒临破产的边缘。

后来,濒临破产危机的花旗跟美联银行并购,再经过美国政府的输血,后来整个金融危机的结束,花旗从危机中走了出来,目前已经回到了相对比较好的一个状态。

目前来看,2017年6月底的时候,花旗总资产规模大概是1.4万亿美金。这么一个资产规模,跟中国工行相比并不算大。1.4万亿美金相当于不到10万亿人民币。中国目前大行的规模基本上都超过20万亿人民币了。

在美国最大的商业当中,摩根大通总资产大概是2万多亿美金,比农行、建行的规模都要小。但是,从市值的角度来看,美国四大商行的市值非常高。摩根大通市值接近四千亿美金,比工行的市值高一点。虽然工行挣的钱比摩根大通多,但是市值比摩根大通低一点,就是因为摩根大通的估值水平,PB估值水平比工行高很多。

(二)富国银行

富国银行是一家非常有趣的银行。我们将富国银行看作世界零售银行的龙头。招行这些年来一直积极在参与竞争世界零售银行的龙头,目前各个方面跟富国银行相比,差距也没那么大。

富国一开始主要做邮差业务。根据我们的统计,富国在它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1600多次的大大小小的并购,整个并购过程中,富国由小到大,成为美国四大商行之一。

2008年,富国做了一个非常经典并购—他并购了美联银行。当时参与并购美联银行的不仅有富国银行,还有花旗银行,这两家的银行一起竞购美联银行。在2008年这一次并购之前,富国银行在美国银行业一直属于第二梯队。跟美联银行合并之后,富国银行成功跻身美国银行业第一梯队。

富国银行跟美联银行在业务方面、收入结构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它们有很强的协调性。这些并购完成之后,富国的规模基本上是翻了一倍,特别是存款这一块是增加了一倍多,变成了美国排名前列的银行。当前来看,富国银行总体业务有三块:

第一块是社区银行。

第二块是批发银行。

第三块是财富管理。

我们为什么将富国银行作为零售银行的龙头,主要是它一直跟社区银行有关系。富国银行的董事长非常推崇交叉交错,每一个富国银行的客户可以用到富国银行的八个产品。他认为当客户使用同一家银行的产品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会有很强的粘性。但是,这种销售压力考核之下也导致了造假的问题,也就是虚拟账户问题。这个问题后面引起了一系列的发酵,让富国过去两年的股价表现非常低迷。

(三)摩根大通

关于摩根大通。摩根大通是全球市值最高的银行,超过工行。它的历史中业经历了很多合并。但是,这家银行跟其他三家银行来看,相对比较稳健。

摩根大通的传奇人物叫做戴蒙,它的CEO。这个人带领摩根大通安全地度过了2008年的经济危机。他在2008年之前不太信任衍生产品,特别是跟房地产相关的衍生产品,所以JP摩根基本上是没有做这一类的投资。因为它在金融位机中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保留了实力在危机中去收购了其他银行。

所以我们看到2008年摩根大通收购了贝尔斯登,丰富了它的投行业务。摩根大通不仅是传统的商业银行,它更是一个全能型的银行。    

摩根大通的老大戴蒙为什么要建一个全能型的银行?他有一个说法说就是因为你不仅有零售银行的业务,有私人银行的业务,有投行,有资管的业务。这样整个业务将非常多样化和全面,会增加收入的稳定性。

另外,他认为全能型的银行有助于销售金额。相互的业务会有一定的关联性,或者是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1998年,摩根大通并购美一银行之后,将整个业务从美国的一个区域拓展到了美国中西部、西南部,在美国整个的市占率大幅度上升。美一银行也是美国第三大信用卡发行银行。合并之后,摩根大通在信用卡方面也做得非常好。

目前来看,我们把它分成三项业务:一个是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二是资产管理业务。三是信用卡业务。2008年收购贝尔斯登之后,摩根大通在投行业务也有所布局。到今天,摩根大通成为资产规模超过两万亿的一家全能型的银行。每年的营收超过一千亿美金,盈利大概两百多亿美金。

(四)美国银行

美国银行也是一个全能型银行。2008年,他并购了当时快要倒闭的美林证券,所以现在美林证券叫作美银美林证券。通过这一次并购,美国银行作为一个之前的传统商业银行变成了一个全能型的银行。

大家可以发现,基本上我们所谈到的这四家美国的大行,都是全能型的银行,跟中国的传统商业银行是有一点的差别的。其实换个角度看,中国的银行业也是混业的,工行、农行等大型银行都有自己的证券业务布局—包括在国内、香港和海外的一些证券业务布局。因此,中国的银行业目前也不单单是纯粹的商业银行。

美国是混业经营,美国的银行业普遍体现为全能型银行;中国是分业经营,中国的银行业更多的体现为金控集团。

总体来看的话,现在美国的银行也基本上要回到了当初的水平。盈利处于非常好的时候。

三、启示录

(一)全能型银行是大趋势

从美国的四大银行的例子来看,我们觉得基本上全能型的银行是全球银行业的一个大的趋势。中国目前虽然是一个分业监管的一个态势,其实美国历史上也经过了分业,但发展到今天还是走上了混业。

美国一九零几年的时候通过一个法案,确立了分业的监管。90年代的时候,又通过了另外一个方案叫做《现代金融服务法案》,确立了美国的混业经营的道路。

目前对于中国来说,全能型银行未来可能也是一个大的趋势。鉴于目前的监管要求,各家银行更多的是通过子公司去布局相关业务。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上市银行也有券商业务,有保险业务、信托业务,有金融租赁业务,有基金公司业务。但是在母行层面是很难直接设立一个部门做这个业务。

跟国外的商行相比,中国的全能型银行做法有一些差别,这个差别主要来源于监管制度的不同。

(二)银行业的并购整合

未来的五到十年我们认为中国的银行业会有一个并购的整合期。

2015年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为中国银行业的整合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直到目前来讲,银行基于存款保险制度一直在交保费。但是,保险还没有付过费(赔付)。未来几年,在整个金融防风险的过程当中,我们预计会有一些小银行因为经营的问题发生危机甚至倒闭。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存款保险制度未来可能会有助于整个中国银行业的整合。

免责声明:本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