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觅踪 | 梁武帝萧衍其人、其书及其文《草书状》

 虚花悟看红尘世 2018-04-25

                                                                                                                                                                            


南朝梁武帝萧衍,是历史上四个活过八十岁的皇帝之一 (还有武则天、宋赵构、清乾隆),他在位四十八年,一生文韬武略,仗打得好,诗文也佳,虽偏居一隅,仍不失为一个有作为的君主。

   

萧衍出身于贵族官宦之家,年轻时南齐为官,谋略出众,屡建奇功。后羽翼丰满,率兵灭齐建梁,一方称帝,是他自己拼出来的。
   

他喜读书,爱好文学,年轻时与文人名流沈约、谢眺、王融、范云交往甚密,诗书酬和,被称为“竟陵八友”。执政后仍手不释卷,精通文艺,崇教事佛,虽年老后一度昏聩,被人逼宫下台,但平生终究是业大于过,可圈可点啊!
   

他大儿子萧统(昭明太子)深受其父影响,少小聪慧,博览群书,年纪尚轻即名重一时,牵头编选《昭明太子文选》,扬名天下,影响波及后世,也属梁武帝育子有方!
   

《草书状》局部


梁武帝热爱书法,尽收前朝二王及名人书法墨迹,达几百卷,上万纸,充实内府书库。虽继任帝王后来未能保全这些珍贵墨宝,多半焚毁,但从中足见萧衍崇尚名流、重视书法的程度。
   

他自己也舞文弄墨,以临池习书为乐。从他存世不多的几件墨迹中,可看出其书风典雅,婉约有致,清秀中和,古意内蕴,二王的神韵依稀可见。他对王羲之尤为推崇,是宣扬肯定大王书法最早的帝王。颇为可贵的是,他还写出了传世名篇《草书状》,意佳词丰,对草书理解深刻,譬喻精当,深得草书三昧,读之让人心动! 感其一代帝王,在草书上能有如此的见地,简直是不可思议!
   

晨起,万籁俱寂,余抄录《草书状》。越书越兴奋,第一纸稍嫌平和,第二纸已激情勃发,第三纸时则满纸云烟了。此作虽不为自己满意,但已见书写内容对书者情绪的调控、影响啊!
   


学古知己不足,当不忘初心,行进于草书漫漫征途中,兴来恍惚不知晨昏也!



                                                                                                               


《草书状》原文

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雅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云集水散,风回电驰。及其成也,粗而有筋,似蒲葡之蔓延,女萝之繁萦,泽蛟之相绞,山熊之对争。若举翅而不飞,欲走而还停,状云山之有玄玉,河汉之有列星。厥体难穷,其类多容,炯娜如削弱柳,耸拔如袅长松;婆娑而飞舞凤,宛转而起蟠龙。纵横如结,联绵如绳,流离似绣,磊落如陵,暐暐晔晔,弈弈翩翩,或卧而似倒,或立而似颠,斜而复正,断而还连。若白水之游群鱼,藂林之挂腾猿;状众兽之逸原陆,飞鸟之戏晴天;象乌云之罩恒岳,紫雾之出衡山。巉岩若岭,脉脉如泉,文不谢于波澜,义不愧于深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