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座22年前重建的桥,有个很有故事的名字!

 真友书屋 2018-04-26

卖鱼桥,见证了古时“十里银湖墅”的繁华景象,但时代的变迁已让它与湖墅路融为一体。卖鱼桥南北横跨余杭塘河,虽古桥已拆,但其名仍在,是杭城重要的地理坐标之一。

卖鱼桥,旧名归锦桥。据《湖墅小志》载:“夏时正以大理寺少卿,平生风骨高骞,不随俗流。退出官场,衣锦还乡,居于桥边,故有“归锦”之说。但不知何时,因其地为鱼市所在,俗称卖鱼桥至今。

  

卖鱼桥始建年代以及当时的建构形式,今已无考。民国十六年 (1927)被改建为混凝土梁板桥。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和1966年先后两次重建。现今的卖鱼桥是1996年湖墅路整治拓宽时,整体拆除重建的,桥长11.7米,宽40米。



卖鱼桥不仅是单一的桥名,它还是杭城古代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区域名称,并辐射周边地域。自宋直至明、清,此地一直为城北闹市水陆码头,米店、鱼行众多,往来舟楫聚泊于此,热闹非凡。《湖墅杂诗》中有诗云:“卖鱼桥下水平矶,鹅炙新鲜嫩又肥。五界庙前春戏散,蜜橙百果买包归”。诗中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卖鱼桥一带的春日盛景:盈盈春水一直漫到河边的石头上,西边的古刹前人潮涌动,肥美味香的烧鹅、新鲜出炉的白果糕,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



民国时,在桥北运河边建轮船码头,城乡贸易更趋兴旺。20世纪80年代,运河拓宽改造时,码头移至武林门,市面日渐衰微。但随着湖墅路改造的完成,卖鱼桥又活力焕发。

     


如今,卖鱼桥一带依旧繁华,这是一种新时代发展与历史积淀的延续和传承。这里有古湖墅八景的“江桥暮雨”;有新运河十景的“香积梵音”、“富义留馀”;有七八十年代的老旧小区;有新建的高端楼盘;有近代工业的遗存,更有运河核心商圈的绿地中央广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